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

作者:孙民倩

我的奶奶,1930年冬出生于豫北黄河北岸的一个农村。17岁那年嫁给了邻村的爷爷,从此与我们这个孙姓家族联结在了一起。

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1)

饺子事件

奶奶一生养育七个儿女,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在农村来说“五男二女”是典型的享福命。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奶奶跟着爷爷过着清苦却也幸福的生活。因为家里孩子多,年龄又相差较近,养活这一大家子老小实属不易。

打我记事起,奶奶总爱说的一件事情就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家里好不容易吃顿饺子,奶奶一个人坐在炕头上包了六锅拍子饺子,那个年月白面少,白面包完了就接着包高粱面的。那个时候父亲和几个叔叔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

一锅饺子还未出锅,一群半大小子守着,盛好的碗立马哄抢一空,吃完一抹嘴就跑出去玩了。隔不久,等到下一锅饺子盛出来的时候,灶台前又站着三两个孩子嚷嚷着没有吃饱,结果又吃一轮……如此反复,几轮下来,白面的饺子都吃完了,还有人在那张望着是否还有饺子吃。

伺候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饺子已经没有了,奶奶忙活了半天,却未吃上一个饺子,看着一群孩子又生气又心疼,嗔怪说:“要是有一个人心疼恁娘,也会有人惦记着我没有吃呢,还是小,不懂事啊。”

之后,每次春节,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奶奶看着包好的饺子总是感慨,现在这么多人才包这么几锅拍子饺子都吃不完,那个时候那么穷,孩子们怎么就那么能吃呢,如今真是越过越有,却都吃得少了。

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2)

奶奶的拿手菜

奶奶做了一辈子的饭,却总是得不到大家的好评,多是咸了。爷爷每次都打趣说,你今天是不是又打死个卖盐的?这盐都不要钱吧。奶奶总是不以为然,说凑合吃吧,哪有那么正好的事情。即使是这样,奶奶也有自己的拿手菜:摊煎饼、烙油饼、豆角炒鸡蛋。

奶奶摊煎饼的面糊,总是稀稠正好,每次一大勺溜进锅里,赶紧拿锅铲往外往上摊匀,地锅的小火烘烤着锅底,不多久,锅里的煎饼变得大而圆,且两面金黄。不像山东杂粮煎饼那么薄,厚而敦实,却非常好吃,松软筋道。通常奶奶第一个煎饼会摊烂,但第一个通常因为摊的时间较长,会有焦饹馇,吃起来比较香,我每次都守在锅边,等着吃第一个烂煎饼。每次奶奶总是得意地摊上一小摞,大家就着蒜瓣,或者抹上辣椒油,卷上菜,再配一碗地锅熬的大米粥,真是无上享受。

烙油饼也是奶奶不得不提的绝活,奶奶称之为“里外zhang油儿”。烙油饼从饼坯子下锅到最后出锅,要多次放油,奶奶总是很舍得。即使在不宽裕的年景,奶奶也会多放油,她不说油饼,她说是油馍(mo),她说油馍,油馍,不放油叫什么油馍,只有油多才能吃起来香啊!

豆角炒鸡蛋,之前爷爷每到夏季都种上两垄豆角,搭上豆角架,整个夏天的菜就算是有着落了。奶奶一到饭点,就开始去摘豆角,转上一圈,手里头就一大把豆角了,葱花蒜片一爆锅,就把撅好的豆角倒进去,撒盐、十三香和生抽炒至半熟,加上半碗水,就开始在锅沿上磕鸡蛋,打进去三四个鸡蛋,鸡蛋稍等片刻就会凝固在一起,绿绿的基底配上黄一块,白一块的鸡蛋煞是好看,奶奶这个时候就开始翻炒几次,凝固的鸡蛋沾满酱汁,豆角也熟得差不多了,盛出装盘。说来也怪,别看平时很多时候奶奶炒其他菜不好吃,但是这个菜总是发挥得很稳定,特别好吃,咸淡刚好,也是这么多年我和哥哥尝试多次,却怎么也炒不出来奶奶的味道。

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3)

奶奶的儿歌

小时候的夏夜,总是喜欢跟着奶奶去门口乘凉,好多老头老太太还有小孩儿坐在一起聊天,虽然蚊子很多,咬得全身包,奶奶总是很悠闲地扇着扇子给我唱她小时候学的儿歌,确切地说是溜曲儿。

她最常说的就是“瞎话儿,瞎话儿,窗棂上种了二亩倭瓜儿,光屁股小孩儿偷走了,聋子听见了,瞎子看见了,没有胳膊的拉住了,没有腿的撵上了……”我总是说,奶奶你说的就不对,没有胳膊的咋拉住啊,没有腿咋撵啊?奶奶这个时候就会呵呵一笑,很得意地说要不就说是瞎话儿呢。

奶奶还常溜的一个曲儿就是:“为人嫁个好女婿,走走娘家也排气,三天不吃饭,看看也不饥;为人嫁个猪八戒,走走娘家哭半夜。”每次溜完儿这个曲,我奶奶就会特意嘱咐我一番,女人啊,一定要找个好婆家,嫁个好女婿,这一辈子就算是值了。

我总问她,什么样的人好啊?在奶奶眼里,就我们家的人长得好,虽然外人不这么认为,但她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特别自信。奶奶总是很得意的说,模样呢,就跟咱家的人长得这样的就行,主要是要心地好。

后来,我长大了,上大学了,读研究生了,每每回去奶奶都悄悄地问我:有没有找个对象啊?我每次说没有的时候她就有些失落。我总跟她打趣说,你孙女长得不齐整,人家相不中。奶奶总是说,咳,那是还没有遇见呢,别着急!

研究生毕业才终于把自己心爱的人带给了奶奶看,她高兴得不得了,还总是偷偷跟我说,这个人长得还怪好嘞,比咱家的人还好看。每次我都笑她,难得夸一次别人家的人。

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4)

奶奶的一些“大道理”

小的时候看同学写作文,别人的奶奶都是掂着小脚,慢悠悠的走着。奶奶小的时候,还流行裹脚。奶奶愣是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才同意裹脚,因为裹着疼,她总是自己悄悄地把裹脚布扯下来。好在后来放脚,奶奶才终于大胆扔掉了裹脚布,她的脚几乎跟没有裹一样。正是因为这没有裹的脚,奶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锅边灶台,地里屋外,忙忙活活一辈子。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还总是跟着爷爷去地里,帮着点绿豆,或者摘棉花。每次我们说,年纪大了别去了。奶奶总是说:活着的时候干点儿活好,等到不会动了,自然也就不干了,活人,活人,就得干活才行啊!

在我记事起,奶奶就很少哭,无论是面临生活困境还是亲人离世,她觉得女人哭哭啼啼的不太好,有事情就解决,哭有啥用?看到村里不孝的人在爹娘去世的葬礼上痛哭流涕的模样,奶奶总是很不屑地说:死后给他爹娘唱几天大戏,都不如活着的时候给口水喝。这也给我们灌输了一种理念,尽孝要及时且要落在实处。

印象很深的还有奶奶还很喜欢坐门口,看来来往往的人经过时,打招呼“吃罢了吗?”“下晌了”“搁这吃吧,做中了”……我总是问奶奶说,你为啥见个人都要让一让人家在咱家吃吧,奶奶都嘿嘿一笑说:咳,让让是个礼儿,锅里没下米儿,都是街坊邻居,打个招呼呗。

奶奶还喜欢去看唱戏,村里唱大戏的时候,她都喜欢搬个凳子去,一去也是半晌一天的,每次回来,我问奶奶是啥戏,奶奶都说“du ji 回家”。我不解,为啥每次都唱这一出戏呢?奶奶说,咳,谁知道唱的啥,反正是我就看着可热闹,听着也可好,管他唱的啥呢,我就知道听啥也不能耽误回家,肚里饥了得回家。哈哈,原来奶奶说的是“肚饥回家”。

养老院奶奶诉苦(亲情低诉我的奶奶)(5)

细细想来,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八年多了,之前委托一位好友做了奶奶的纪念片,每次看到片子最后,奶奶的遗像从鲜艳变成暗淡的时候,心也一点点地暗下去。从奶奶去世后,不止一次在梦里梦见奶奶,每次在梦里还总是跟奶奶说话。梦里觉得奶奶生活得很好,醒来觉得些许安慰;梦见奶奶被雨淋湿和爷爷住得特别破旧的时候,醒来又会忍不住难过。

多想奶奶早上再推我的门,喊着“爽攮(赶快)起来吧,饭都凉了”;

多想奶奶觉得我在开她玩笑,嗔怪地说“你个孬孙,光逗恁奶嘞”;

多想回到老家时,奶奶看见我惊喜地拍着手说“咦,俺嘞孙女回来了”;

多想……

唉,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说一句:可想你啊,奶!!!

  作者简介:孙民倩,封丘县荆隆宫乡孙庄村人,现供职于郑州某银行,资深文艺青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