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

得知这个噩耗后,邓小平大为震惊,他立刻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协商讨论,毕竟这件事在当时关乎于中国统一的进程,是世界性的大事。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

而在听取了台湾事务办公室对台工作小组的报告后,邓小平曾意味深长地对身边人说:“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与共产党过去有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合作。”

说完后,他还感叹了一句:“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而我们从其中,也并不难看出当时邓小平内心的痛心与惋惜。他痛心在于自己失去了挚友,而惋惜则是因为他认为台湾的回归自此将会增加不少阻力。

其实一直以来,蒋经国在中国统一与两岸友好这件事情上作用就非常重要。而邓小平之所以会这样说,还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由于邓小平“很懂”蒋经国,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2)

一、蒋经国与邓小平的结缘

从上帝角度来看,他们二人的相识既有偶然,也存在某种必然。但在那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两人以后会分别成为国共两党的领导人,更不知道他们二人的这个关系会在将来对中国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1925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成为了中共旅法支部的负责人之一,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当时遭到了法国政府的迫害,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转移到了莫斯科,毕竟苏联可是当时的“红色圣地”。

而就在同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惨案”,还是学生的蒋经国由于参加了反帝国主义压迫游行,导致自己被学校开除了籍,还一度被关押进警察局。而在失去学业后,为追求真理与解放,当时这个年仅15岁的热血青年也来到了苏联留学。

由于那个时候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对中国开放,并且专门培养国共两党干部的一所名校,所以他们二人都是在这所大学念书,就这样两人成为了校友。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3)

其实当初在苏联留学的年轻人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即:救国救民。

所以大家无所谓自己具体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多都是同吃同住,为了同一个理想一起努力奋斗,他们每天探讨最多的就是国家局势的动态。

有着这样的学风与时代背景,加上邓小平的年龄又只比蒋经国大6岁而已,两人差不多算是同龄人,因此他们相处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由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所以身为学弟的蒋经国非常喜欢听他讲在法国的经历,历经坎坷的邓小平有着乐观看待生活态度,以及少有的豁达性格,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慌张,这让蒋经国极其钦佩。

当时的蒋经国甘愿把邓小平当“老大哥”来看待,但凡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都会向他请教。而对于邓小平而言,蒋经国这个“弟弟”也同样是非常优秀的,毕竟他不仅学习很刻苦,为人也十分的热血、率真。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4)

两人一直是相互欣赏,因此时间一久他们的感情也就深了。

1926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并一手策划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众多中共党员,还包括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当时在海外的学生都对蒋介石非常不满,而作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自然少不了被同学口诛笔伐。

蒋经国即迷茫又委屈,毕竟一边是革命大业,另一边则是骨血之情,于是在手足无措之下,他再次找到了学长邓小平请教,对于邓小平的价值观与原则性他还是信赖的,他认为邓小平一定能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而在听到蒋经国言语间的无助后,邓小平很严肃地对他讲:“第一,广州三二0事件说明你父亲是站在反共、反人民立场,是破坏国共合作的严重政治事件,同学们对他谴责是应该的;第二,我们中国人家庭观念很重,你有这个家庭背景,大家对你有看法是可以理解的;第三,每个人的路都是靠自己走,你要和你的父亲划清界限,真诚地站在无产阶级这一边。”

听完邓小平这番话,蒋经国茅塞顿开,在表达了感恩和崇敬之情后,他很快给父亲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严厉指责了父亲蒋介石反革命的种种行径。

假如两人当时能够再相处的久一些的话,或许双方之间的同门情谊还会更深一些。

但由于国内革命形势突变,所以在苏联预期2年学制还没有结束,邓小平就在1926年底提前回国了,而蒋经国则仍旧留在苏联,两人相处的这段时光也暂时画上了句号。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5)

二、邓小平释放统一信号

对于邓小平归国之后的事迹,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

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了我党工农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之后又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参与领导了诸多著名战役,建立了赫赫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开国元勋的他一度成为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之后虽几经波折,但仍旧成为了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并带领着新兴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向了繁荣富强。

而蒋经国这边就是截然不同的了。

因为当初蒋介石后续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所以蒋经国在苏联期间难免会受到父亲的牵连,他当时是被苏联下放劳动,先是在车站做搬运工人,接着是在矿场挖金矿,直到1937年,他才得以归国。

不过即便两人在归国后都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但命运的羁绊并没有让他们的交集自此停止,因为他们二人在各自成为国共两党话事人后,曾在中国统一这个大事上重新开启了交流。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6)

1973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内发生了两件大事。

首先,蒋介石因为身体原因,在这一年将手里的事情大多交给了蒋经国,也就是说此时蒋经国已逐渐获得了定夺台湾省政务的决定权;而就在同年的大陆,毛主席也做出了重要决定,即: 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过“涉外事务”重担,准备与国民党方面探讨统一的问题。他分析了当时的背景,认为在这个阶段可以优先考虑用和平的方式统一台湾省,只是仍旧需要等待一定“时机”。

而为了这个“时机”,他也释放了一些信号,比如开始下令释放曾经的国民党囚犯,并且让他们自己决定到底是留在大陆,还是返回台湾。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已经可以很直白地看出邓小平的态度,这是对台湾方面的示好,同时也是对和平统一的渴求。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7)

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蒋经国在1978年5月正式成为台湾方面的话事人。

只是在面对大陆方向抛过来的橄榄枝之时,他的内心是有些反抗的,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让他认为无论大陆是如何释放善意,都只不过是统战阴谋,共产党会对台湾不利。

而且或许他曾经的确是一个斗士,一个向往民主革命的热血青年,但如今的他却是代表着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利益,他自以为有美国的幕后支持与所谓经济成就,便能在未来把台湾模式和平推广到大陆上去,因此也就无视了大陆方面的好意。

而对于学弟蒋经国的爱搭不理,邓小平却一直没有放弃,他觉得如今蒋经国的论调虽然与自己的统一思想相差甚远,但双方还是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毕竟两人是都赞同和平解决统一问题的,只是在如何达成共识上有着一些差异。

那如何要打破这个差异呢?邓小平想到的做法是软硬兼施,比如在继续向台湾方面示好的同时,也要打击蒋经国的“信心”。而当时蒋经国的信心来自于美国,因此要想在台湾问题上取得进展,就必须在与美国的外交上继续深入。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8)

1978年12月15日晚上10点,蒋经国接到了美国驻台湾大使安克志的电话。

在电话中,安大使将中美要建交的消息告诉了蒋经国,而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因为这证明他最大的靠山已经不是自己的绝对保障了。

果不其然,当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生效,两国建交的消息正式公之于众之时,整个台湾的股市大跌、新台币贬值,经济受到重创。然而与之相对比的是,同一时间的大陆,邓小平名声大噪,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他知道这是邓小平出手了。在此之前,毛主席接见尼克松,给了蒋介石一个重击;而如今历史再次重演,“学长”也给了他一记重拳。总之,中美建交这一仗邓小平打得蒋经国有些措手不及。

而解决完美国隐患之后,还是在1979年1月1日这日,邓小平就“乘胜追击”立即下令停止金门炮击,并同时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向世界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9)

当时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大陆继续向蒋经国示好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蒋经国原本固执的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虽然对北京对台办负责人廖承志致信要求进行国共第三次合作仍旧表示拒绝,但他却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些松口了。

比如他曾说:“北京现在热切鼓励两岸之间扩大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长此以往对于台湾必然是利大于弊的。如果两岸人民旅游、贸易往来审慎发展,必可提升台湾在全中国的形象与影响力。”

而这段话,也算是蒋经国对大陆方面的一种肯定,是邓小平和平攻势所取得的成果。

三、邓、蒋携手打造两岸友好平台

在有了之前打下的基础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局势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当时在重归于好的过程中,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中间人,他一直游走于大陆和台湾直接,成为了两岸谈判的润滑剂。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0)

李光耀在1980年访问中国,与邓小平对台湾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这也是李光耀第二次访问大陆,曾经他在1976年之时就与毛主席会晤过,此时由于台湾问题他再一次与邓小平洽谈。

在私下里,李光耀和蒋经国关系球赛非常好,每一次李光耀到台北都会和蒋经国进行很长时间的单独谈话,当然,两岸关系属于非常重要的谈话主题之一。

通过李光耀的传达,蒋经国知道了大陆对台湾方面有十足的诚意,不仅会有意避开一些对两岸关系有分歧的地方,还将友好、和平、统一的姿态给全部摆了出来。

当然大陆对蒋经国个人的“示好”也从没有停下过,比如在1981年,中共中央还特意下令给浙江地方党委,为蒋经国的母亲与祖母修缮墓地,除此之外还公开邀请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回老家瞧瞧”。而这也是为了让他看到大陆的善意,毕竟蒋经国一直是大孝子,对亲人,对家乡一直十分怀念。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1)

但是由于历史所留下的包袱实在太重(有自己的、也有台湾境内顽固派的),蒋经国始终走不下这个台阶,一直在犹豫当中。而就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又把“一国两制”的统一架构传达过来了,在上面邓小平明确表达了要赋予台湾特殊地位,让台湾拥有高度自治权的想法。

大陆的种种举措都足够表现出真心,这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因此,当时台湾境内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蒋经国抓住历史机遇,促成统一,不要错过与中共谈判的最好时机。当时甚至还有人主张让蒋经国能够效仿孙中山空手北上,主动与大陆协商。

而此时蒋经国其实也已经明白,中国的日益强大是离不开两岸合作的,一直无意义的抵抗也只会拖垮台湾。因此在1983年,他曾私下指出:“由于邓小平推动经济改革和务实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日渐强大,如果台湾和大陆能够结合,中国未来必将有伟大的前途。”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2)

只是他认为贸然全盘调整对大陆的政策,会让顽固派不满,从而滋生混乱,于是他打算循序渐进地来推动统一。当时蒋经国安排了一个叫做沈诚的亲信专门与大陆进行秘密联系,在八十年代时期,沈城曾三次秘密前往北京受到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待。

在1987年3月,沈诚回到台湾,并将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一封亲笔信转交给蒋经国。在看完书信后,蒋经国愈发认为和平统一,回归祖国才是台湾唯一的出路。

于是他在后来接见沈诚的时候,还对他说:“我觉得中共是有诚意的,党对党中央层次的对等谈判是可行的,现在到该下决心的时候了!”

于是从1987年7月15日开始,蒋经国解除了“戒严令”,除了开放党禁、报禁之外,还让台湾岛内的居民可以来往大陆旅游,彻底结束了近40年来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其实在实施这些“解禁令”的过程中,他仍旧受到了顽固派的阻碍,但蒋经国却对他们说:“不用担心,让他们到大陆去看看,这可以让台湾人民了解大陆的情势,也可以让大陆人民了解台湾的局势。”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3)

蒋经国这番话自然更加让顽固派不满,于是他们抱怨道:“国民党怎么能放弃推翻中共的历史责任呢?”而蒋经国则耐心解释:“大陆人民有权选择共产党,也有权选择国民党与其他政党。”

从中可以看出,他内心已经是完全倾向于统一了,无论多困难他都要走下去。因为他觉得如果两岸不选择统一的话,台湾将越来越难以单独存在,采取主动的方式踏上中国的统一之路是台湾未来的最佳选择。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却出现了预警,并最终在1988年1月,带着无限的苍凉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而要知道在去世前不久的元旦那天,他还下令让台湾正式结束对报纸的限制,让民众能够自由办理刊物。他虽然等到了两岸隔阂的打开,但却来不及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部署,这不得不说是极其遗憾的!

蒋经国吧(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14)

当时中共中央在得知蒋经国去世后的第一时间,立即致电国民党中央深表哀悼,在哀悼中我们并没有吝啬对蒋经国的赞美,比如其中有说道:“对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向历史作出交代的立场表示赞赏。”

不得不说,蒋经国的去世对我国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假若他能够多在世几年,并且能够再多出台几项措施来深入两岸交流,或许台湾的局势也就不一样了,而这也是邓小平当时一直意难平的重要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