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父母身旁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

#陪宝宝那些事#

#科学育儿经典#

前言


孩子去朋友家玩,顺手把朋友孩子的玩具装到自己的口袋,我们要怎么引导孩子?

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1)

对于应该禁止的行为,就要say no

现象

发现孩子“顺便地”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时,你不需要反应过度,不需要因愤怒而严厉惩罚他,也不需要搬出他无法理解的法律来对他说教,更不需要恐吓他。

“你偷别人的东西,警察叔叔会把你抓去关起来!”

“你这么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不要你了!”

“你怎么可以偷东西?真是丢脸!”

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2)

别人的需要经过允许才能拿

你应该带他返回商店,把玩具归还或付钱买下玩具,让他了解,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回家!

“我们要给老板钱,才可以把它拿回家!”

“只有家里的东西才可以拿,别人家的,不可以!”

“偷窃”“坏孩子”是严重贬抑孩子的语言

对一个几岁左右的孩子而言,没有付钱或没有经过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这种举动还称不上是“犯罪行为”。

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3)

可以分享,但不可以带走

事实上,这个年纪孩子会认为什么东西都是他的,在他们的观念里,既不懂什么是“犯罪”,也还无法故意犯罪。

因此,当他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时,会很自然地就把它拿起来并带走。这是幼儿一种很正常的冲动,就像他在公园里抓到漂亮的蝴蝶、看到美丽的树叶,会把它们带回家一样;到同伴家、祖父母家,或游乐场所时,看到某样他喜欢的东西,也可能这么做。

父母应充分尊重孩子,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因为这是极坏的消极暗示。“偷窃”“坏孩子”是严重贬抑孩子的语言。

你必须纠正孩子的行为,必须跟他解释,商店里的东西必须付钱后才能拿回家;别人家里的东西要经过允许才能拿走。

但是,在解释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引入“偷窃”的观念,或叫他“小偷”。这是在暗指他不诚实,批评他的行为,对他的人格是严重的贬抑。

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4)

让孩子分清玩具的归属

说穿了,他只是分不清楚“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罢了。

不要给孩子贴上“偷窃”“坏孩子”“丢脸”“小偷”等负面标签,而要向他强调“诚实”的重要性。陪他一起返回商店,归还他带回家的玩具,并向店家道歉。

但是,不要花钱买下它,以防孩子日后食髓知味的,每次看到喜欢的商品,就把它带回家,再强迫你回头付钱买下它。

让孩子亲自归还并道歉,他才能真正学习

当发现孩子从同伴家、你的朋友家或亲戚家中,未经允许就把人家的东西拿回来时,不要责骂他。同样,陪孩子返回,让他把东西归还并向对方道歉;若是路途遥远,就打电话给对方,让孩子在电话里道歉,并承诺下次拜访时将东西归还。

孩子动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教育(孩子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5)

陪伴并非代替

在纠正孩子“并无偷窥意识地带回别人的东西”的过程中,你只能扮演陪伴与引导的角色,不可以代替孩子向对方道歉,被带走的东西也必须由孩子亲手归还,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学习到正确的态度。


这里七七妈妈的小报,感谢您的阅读,作为家长的您,对于孩子无意识顺手拿别人的玩具,你有什么样的好的经验,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