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记者离世(年轻貌美女记者)

北京一个年轻的女记者挨骂了,被骂得不轻。

甚至,连她自己单位所在的微博号,都被喷得关闭了评论。

要不说,忽然涌来的流量,可能是毒药呢。

这个微博号虽然是个官媒,平时转发量不高。

年轻女记者离世(年轻貌美女记者)(1)

这次让它爆火的视频,是一个年轻女记者入住方舱的视频直击。

最近北京放开后,新冠感染者剧增,是个热点中的热点。

新冠面前,人人平等,记者也会感染,年轻美貌的女记者也会感染。

正好大家都关心这事儿,北京广播电台的吕记者就顺势很亲民娇滴滴地分享了自己的感染与治疗经历呗。

就住进了北京市治疗新冠非常出名的一家方舱医院——小汤山医院。

按常规来说,这个新闻选题很正常,也很正向。

——“记者亲历方舱,用自己的真实体验,个人经历,真实展示方舱的高效、科学、综合医疗能力”

谁也没想到,视频号底下的评论却翻车了。

翻车了。

也就2分04秒的视频,引发了近万条的负面评论。平时没人关注的一个视频号,骤然火了,但,点燃它的是网友的怒火。

扫了一下大致来说,留言是这样的,筛选出来几条很有代表的。

高赞第一的就是:“小吕你是能进方舱,可是其他老百姓能第一时间进方舱吗?”

其次:“北京这么多感染者,能住进方舱医院的才几个人?”

“小年轻在家里躺着就行 别浪费社会资源!”

“特权!”

“打不通120的老人、小孩不比你们20好几活蹦乱跳的记者配得上小汤山方舱医院?”

“可见无论是退休还是在职,当前某些新闻工作者距离百姓和党性有多远!”

“绝了!年轻记者住进方舱套房喝着北京家长一瓶难求的儿童用药布洛芬混悬液!”

“我全家老小高烧在家硬抗,再看到这阴间新闻,再想起南传那几位和媒体圈的好多位,让我觉得这个圈子烂透了!”

“请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吕梓源把医院床位留给北京市更有需要的老幼妇孺!”

“请问你有一点儿需要住方舱的样子吗?”

“老人孩子的医疗资源啊!”

咱就是说,这位记者吧,是想往好了说事儿,但是,没踩准调儿。

没错儿,她也许是想展示,新冠真的不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可以轻松度过,从她的记录来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只是发了轻微烧,眼看就要痊愈了。

她也许是想展现,小汤山医院的先进。

问题是她没有注意到当下的环境大背景——医疗资源在哪都是紧缺的,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的大城市。

更没有想到,疫情开放以后,在一个时间段里必然会出现的医疗冲击。

感染新冠而导致重症的人就算比例并不高,但在一个足够大的基数样本上,数字必然不少。

同为媒体同行,北京的其他媒体刚刚报道了:《120呼叫激增,请主动把急救资源留给危重病人》,就提到了从12月9日以来,120的呼入量,达到了31863次,是常态化呼入量的6倍。

年轻女记者离世(年轻貌美女记者)(2)

咱就是说,剔除部分人过于焦虑的心理因素,剔除(秋冬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因素,这个数据反映了,当下的北京医疗资源必然面临紧张挤压。

比起平时吧,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保守估计一下,肯定多出来了几千号人?

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所有的医疗资源都应该被有序高效地调配起来,应对这场医疗冲击。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每一个真正的危重病人。

吕记者展现出来的场景,确实很先进。

她所在的双人间里,就她一个人......

有血氧仪,有呼吸机。她躺在床上,喝着瓶装的布洛芬悬滴液。

有眼尖的网友说,这不是儿童才喝的吗?水果口味,甜甜的。

大家就更生气了。

你在方舱里不上网吗?不知道因为有人囤积居奇,有人焦虑恐慌,布洛芬都买不着了吗?

有些没做好预防的家庭,孩子是真的发着高烧,可是家里没有美林,没有泰诺林.......

你才38.2度,谈笑风生的年轻人,基本上属于无症状感染者,喝点儿柠檬水,好好睡一觉得了。

你这么秀,让那些可能正在四处“邻居谁有布洛芬、孩子发烧了买不着药”的家长,得多生气啊。

那些深夜在零度以下的北京街头,排队等着进普通医院、发着高烧的人,会怎么想啊。

其实,吕记者是有另外一种秀法的。

这样的事儿,就不该秀记者个人。

而是充分把镜头给到方舱医护和重症患者。

我相信小汤山方舱医院里一定发生了很多很感人的抢救,治疗,康复的故事。

如果肯用心,明明是轻症,年轻的记者,不是不可以进方舱,来到了方舱,完全可以主动撸起袖子说:“我可以帮点什么忙吗?”

在体温已经正常之后,更不该占用医疗资源。要么走,要么帮忙做事,别添乱,别欢腾,这是医疗场所,不是个人秀场。

就算不能帮忙,也可以在一边默默记录。

要知道,青年丘吉尔一战成名的战场手记,可并不是他享受着贵族子弟的特权、高高在上写出来的。他身先士卒,参加战斗,和普通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深入虎穴,一度被敌人俘虏,刀架在脖子上,差点儿就没了命,最后他侥幸逃出来了,这段血与火的经历,证明了他的人格和勇敢,也带着读者感受了战争的真相。

难道,我们身为媒体人,把这些基本的新闻操守,都忘记了吗?

可能,是太年轻了吧。太想做出轻松、明快的新闻报道吧。

公众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很快,就有人扒出来,她之前对于疫情的一些言论。

有网友说:“她之前反对防疫,现在开放了,她自己阳了就钻进方舱。”

“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资源吗?”

吕记者以前的观点是,倾向于反对疫情防控的。

属于躺平派。

我觉得这也没毛病,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躺平派的基本立场是:“新冠如今就是一个大号的感冒,当放则放,放了以后,可以凭借自己个人的防护能力,自行痊愈的。”

可是,如果你过去是躺平派,就该身心合一,疫情一放开管控,就乖乖自己躺平,靠自己的抵抗力挺过去——实际上,年轻人如果症状不明显,确实很轻松就能挺过去,确实就像感冒一样,七天自愈,啥布洛芬啥康泰克,都是缓解你的不适症状的,让你病程不那么难熬的。

如今吕记者发烧38.2就跑去了小汤山方舱医院,还被收治了,一看条件就特别好的病房,这是都什么门路啊?

当然吕记者有做回应,回应大意是,被断章取义了。

自己住进方舱发是工作安排。而且自己都是选了每天症状最轻的时候才做直播。

年轻女记者离世(年轻貌美女记者)(3)

可是大家看了还是很生气,因为,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住上这样的病房

哈多媒体人朋友在北京的,也感染了,发着高高低低的烧,或全家都病了,甚至还有一些医生朋友也病了的,要说能住进方舱医院,还能给个高级病房......

一个都没有。

要么是没有这个特权。要么就算是有这个能力和权力的(比如有些是医疗大咖的),不屑于为这个事,去和大众抢病床抢药品。

“那不是造孽嘛?找人骂找人恨的事儿,我们才不干。”他们说。

也就是自己扛过去了。还科普自己的在家自愈的经历。

越是在特殊的时候,越是不该忘记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

百年前,泰坦尼克号要沉没了都优先让妇孺上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时刻记住,警醒自守

把机会和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弱势群体。

永远不忘记基本的良知和操守,就永远不会翻车。

最近很多文章写在公众号里没上传到这,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移步公众号:您说呢

年轻女记者离世(年轻貌美女记者)(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