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1)

退烧!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

其实在我买第一把机械键盘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概念。当时去德帝的一个实验室进修,在一水的Mac中间终于找到一台PC,用了几次突然发现配的那把键盘手感极佳,输入效率也明显快不少。后来问配机器的Geek小哥,让他帮忙从德亚买了一把同样的。到手以后,根据型号抽时间查询,渐渐了解了一下机械键盘的领域。是的,买的就是Cherry最经典的型号之一:Cherry G80-3000黑轴。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2)

之所以说经典,是因为G80-3000是Cherry第一代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产品,而在电子产品领域,一款80年代初发布的产品还在市场上维持客观的销量,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从键盘的布局、机械轴的稳定性、POM键帽的手感等方面,都几乎挑不出毛病。虽然没有内置钢板,握住键盘两侧扭一扭的时候可以看见轻微的形变,并听到咯吱的声音,但其本身的牢固性其实是很可靠的,并且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噪音。Cherry直到最近发布的MX Board 6.0才采用了钢板设计,不知道有没有在噪音控制方面做出相应的优化。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3)

这块键盘伴我度过了本科后半段和研究生阶段的时光,七八年的时间使用下来,仍然没有任何的故障,而且外观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是到研究生毕业时,学业更加繁重,渐渐不能忍受黑轴的高压力克数,打个几千字就会觉得手指疼。另外,也一直不大习惯G80-3000的尺寸。说起这款键盘,可说是在尺寸上豪放到一定程度了,键区之外的面积,几乎占到正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使用的时候,右手经常把鼠标拖过来撞到键盘上。加上我几乎不会使用小键盘,因此全键盘对于我来说显然是弊大于利了。

于是就在网上看各种产品信息和评测,也由此知道了Filco、酷冷至尊、海盗船和Ducky等机械键盘品牌。然后跑到电脑城,仔细感受了黑红青茶四种轴。关于Cherry各种轴的差别我就不罗嗦了,网上一大堆的介绍。然而,看再多的文字,基于手感的判断,还是要自己感受一下才能做出。网络上还有把四种轴比作四季的说法,经过主观感受二次方的加成,对于新手来说就更云里雾里了。

废话不多说了,最终,决定将出卖老伙计,收回一点成本后,赶紧败下一把酷冷至尊烈焰枪87红轴。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4)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5)

这款键盘是台湾立宝代工生产,此厂同时为Filco代工大部分产品线。有玩家拆解对比后发现,连电路板的设计和用料都如出一辙。故此,台产的酷冷至尊键盘都有“半价大F”的光环加成。至少在我这种半吊子玩家手里,借用同事的大F做了比较,在手感上没有感受到任何区别。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6)

从颜值上来比较,这块键盘可说是完胜G80-3000的傻大黑粗了,而且令我满意的是,我拿到的这个版本,除后侧有一个Logo外,其余正面、两侧和前侧都没有任何标志,可谓低调奢华。边框的类肤质涂层在用户群的反馈中褒贬不一,但个人非常喜欢。我是十足的实用主义者,所以只用标准键位的键盘,不想折腾各种奇怪的造型、绚丽的灯光以及千奇百怪的键帽,因此连赠送的ASDW红色键帽和带有COOLMASTER文字的键帽也没有换上。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7)

这块键盘是较早采用三导向线槽设计的产品之一,但不得不说,这个设计执行得并不到位,数据线在槽里卡得一点都不紧,从侧面出线时,经常一碰就掉出来了。另外,键盘的撑脚没有防滑垫,如果直接放在桌面而不是鼠标垫上,轻轻一推键盘就会移动,是挺值得吐槽的一点。

功能方面,红轴确实是打字党的最终归宿,压力克数小,触发灵敏,键程短,很快就能进入忘记键盘存在的状态。ABS材质的键帽相比G80-3000要光滑很多,但手感也非常不错。键位设置方面,从F5到F12都设置了快捷键,包括多媒体控制、锁定Windows和音量控制,非常实用。因此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块键盘是我想当满意的一款产品。

但是渐渐的,问题又来了。虽然红轴是Cherry四种轴里最安静的,但由于内部是轴固定在钢板上的结构,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有点吵,尤其是夏天将到,但还没想开空调的时节,习惯开着所有的门窗。我又是个夜猫子,熬夜写东西的时候又喜欢戴着耳机听点音乐,难免控制不好打字的力度,多次被吐槽。要不是键盘挺值钱,估计得跪上去了。

正好又在网上看到号称退烧神器的静电容键盘,慢慢的,心里的草长了起来。目前使用静电容轴的键盘品牌并不多,除了Topre的Realforce外,还有HHKB和酷冷至尊的Novatouch。由于本人不是程序猿,所以对HHKB的键位设置完全不能接受。至于为什么没选Novatouch,主要还是想领略一下Topre原厂的风采。

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各种理由就在脑海里自己跳出来:正好办公室还缺一块趁手的键盘;Realforce可是键皇啊;买了这个就收山了;静电容键盘比机械键盘安静的说;平时都是我刷碗……

但是事实并不是我当场扑街,反而只是回过头来淡淡的说那买吧,不过今年你过生日不给你买东西了哦。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8)

趁热打铁,马上下手。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9)

键盘到手后,简直不敢相信包装的简陋程度,我就不上图了,留个悬念,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然而拿出键盘的那一刻,却被其完美的外观设计震撼了。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10)

老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此言诚不我欺。溢美之词我也不堆砌了,毕竟各有所爱,反正这块键盘的外观刷新了我对键盘颜值的认知。灰蓝色的键帽是PBT材质,字符通过热升华印制,与键帽融为一体,而不是像其他键帽一样可以摸到明显的突起,这点真是大爱。

机械键盘进阶之路(从机械键盘到静电容键盘的啪啪之旅)(11)

这块键盘本身特别重,有1.2KG,但是从网络上拆解的文章看,并没有额外的配重模块,所以键盘本身用料多足你们感受一下。至于手感嘛,我觉得静电容与红轴相比各有千秋。红轴是直上直下,静电容则是开始阻力稍大,按下去后压力迅速变小,然后又迅速反馈一个较强的回弹力,只能说两种手感我都很喜欢。另外,这块RF是分区压力版,不同区域安排了不同的压力克数,避免力量较小的无名指和小指过度疲劳,实际使用中也确实感受到了这种设计的好处。

如果非要对RF吐槽的话,我想说你都买这么贵了,为什么支撑脚也没有橡胶防滑垫?

就这样,对机械键盘退烧了,每天在办公室用CM,回家用RF,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可能是局外人难以理解的,但正如知乎上那个著名的问答所说的,“男人真心喜欢一件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