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一年发布(那不勒斯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一年发布(那不勒斯四部曲)(1)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的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敢于讳莫如深地回避读者回避媒体,是因为手握的两把刷子“刷”出来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现象级出版物。《那不勒斯四部曲》在西方图书市场销售得风生水起,中文简体字版也不甘落后。我还在琢磨希拉里·克林顿何以那么推崇《那不勒斯四部曲》时,九久读书人已经在此地推出了封面分别以粉色、浅蓝色、鹅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文简体字版四部曲。

展读之前,我们不妨通过封面来猜测一下4本《那不勒斯四部曲》各自的主打情绪。粉红色的《我的天才女友》,少女的祈祷;天蓝色的《新名字的故事》,未来正极富魅力地在眼前打开;鹅黄色的《离开的,留下的》,年华老去的惶惑渐次而来;红色的《失踪的孩子》,绚烂即将归于平静。猜测与《那不勒斯四部曲》之间能不能画等号?答案在读完四部曲之后。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以及《失踪的孩子》接续而成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叠放在一起差不多有半尺厚,这让我非常怀疑,被界定为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当下,究竟还有多少读者能耐下性子读完总页码超过2000的四部曲?我读完了。就在我读完《那不勒斯四部曲》当口,HBO推出了根据四部曲改编的剧集《我的天才女友》。

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一年发布(那不勒斯四部曲)(2)

HBO改编拍摄成的《我的天才女友》,慑于原著所获的是一边倒的好评吗?所以,剧集简直是跟着原著亦步亦趋。第6集莉拉和莱侬长大到必须换演员来接着讲述莱侬和莉拉的故事时,我停止了追剧。除了没有跳出原著的窠臼外,也是因为,出演莉拉的女演员不及埃莱娜·费兰特笔下的她有风韵——这就从小说到影视剧后原著所流失掉的最宝贵的东西,这东西就是小说用文字编织给读者的无远弗届的想象空间。所以,那些因为忌惮小说太厚而错过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读者,以为通过观看剧集《我的天才女友》也就等于读过《那不勒斯四部曲》,应该能听得见躲在暗处的埃莱娜·费兰特的呵呵声。

也就是说,这部总页码超过2000的小说,非常值得我们放下诸事阅读一遍。

《那不勒斯四部曲》肯定不胜在写作技巧上,虽然,这不是作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从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到最后一部《失踪的孩子》,埃莱娜·费兰特自信地用扁平的写作手法将莱侬和莉拉的人生,从起始推进到长成、到绚丽、到绚烂、到归于静和。技巧不见崎岖,莱侬和莉拉的人生也不见波诡云谲,那么,断定自己的作品不需要亲自出面宣传也能畅销,埃莱娜·费兰特自信基于什么?读到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时我还是没有找到《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魅力,以致,我发出过这样的疑问:《那不勒斯四部曲》到底好在哪里?这样的小说凭什么能在西方出版界刮起一阵旋风?

因为没有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就硬是“啃”掉了让我的阅读出现疑惑的第二部,到了第三部和第四部,《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阅读会变得一马平川,因为,埃莱娜·费兰特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层层叠叠地布下的伏笔或者暗扣,在第三部和第四部中一一水落石出。就算这样,《那不勒斯四部曲》不能算是一部情节曲折复杂的小说。埃莱娜·费兰特相信,她蜕掉眼花缭乱的写作手法这层技术外衣,拙朴地布局一个叫莱侬一个叫莉拉的两个意大利人从女孩到女人到行将谢幕人生的路途,是能代言世界上大多数女性成长之痛的。既然《那不勒斯四部曲》戳中了每一个女性长大成人过程中一个或多个痛点,埃莱娜·费兰特就相信,超过2000页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就一定能打破碎片化阅读的魔咒,让人在2000页书页里欲罢不能、辗转反侧、痛定思痛。

莱侬和莉拉,两个生长在那不勒斯贫民区里女孩,能成为一辈子的刺猬组合,是因为两个人从性格到才情都非常互补。莱侬刻苦,莉拉天赋异禀;莱侬姿色平平,莉拉别有风韵;莱侬绵韧,莉拉脆弱;莱侬是一泓泉水,莉拉是一蓬火焰。埃莱娜·费兰特几乎将女孩身上所有的性情都掰碎后又揉匀了分摊给了莉拉和莱侬,所以,所有愿意耐心读完《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读者,特别是女读者,似乎都能从莱侬或者莉拉那里寻找到一丝一缕的自己,所以,那不勒斯那个贫穷的街区,不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硬核,《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硬核是,一个女孩变成女人再变成妇人的过程中,想要成全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

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一年发布(那不勒斯四部曲)(3)

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一年发布(那不勒斯四部曲)(4)

我们是要像莉拉那样,任意甚至任性地挥洒自己的天赋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赋呵!任意在一本破本子上划拉一个故事,就能帮助10多年后的莱侬成为畅销书作家;随便帮哥哥在纸上画一幅鞋子的设计图,就能引领那不勒斯商业街的潮流;只要站在第一任丈夫的肉食店里,肉食店的营业额就能飙升;只要肯,新兴的互联网不能阻碍莉拉帮助第二任丈夫成为那个街区一时的富豪……随意而看似潇洒地运作自己的人生,大概是每一个女孩的愿望每一个女人的期盼每一个老夫人的回头看,令大多数女性沮丧的是,拥有莉拉那样的天赋,是梦想。希拉里·克林顿为什么成为埃莱娜·费兰特的拥趸?在《那不勒斯四部曲》里她看到了自己,且是莉拉和莱侬的合二为一。是的,她没有像莉拉那样在17岁那年以为自己的天赋不会此消彼长,就随意浪费自己的天赋。她清醒地意识到,拥有了莉拉的天赋,还需要莱侬的刻苦来加持,她这样做了,从不松懈,于是,成为第一夫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国务卿,差一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人女总统。

可是,许多女孩以为,能像莱侬那样孜孜不倦、刻苦努力,就能像希拉里·克林顿那样优秀,埃莱娜·费兰特无情地棒打了这一种幻想,去看看贯穿于《那不勒斯四部曲》始终的莱侬的命运轨迹。成为畅销书作家以后,很快就成了知名教授家的儿媳妇,生子并成为大学教授。在翻开第四部《失踪的孩子》之前,我们以后,就算在那不勒斯那条贫贱的街道上长大,就算原生家庭多么不堪,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像莱侬那样。不知道《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芳龄多少,想必,一定是经历过“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到第四部,埃莱娜·费兰特让莱侬离婚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长大成人的那不勒斯那贫穷街区的街口。

阶层固化,看来,埃莱娜·费兰特是看在眼里了的。这位诚实的意大利作家,没有让虚构自由地飞,她让莱侬失去了婚姻和跻身时间不长的精英阶层,她让始终在原有阶层里奋力挣脱的莉拉失去了挚爱的孩子。《那不勒斯四部曲》,其实是出生贫寒的女性的失败之书,这大概也是其畅销全世界的原因之一吧?“替人垂泪到天明”,那眼泪能映照出阅读者的优越感,不是吗?这大概就是埃莱娜·费兰特只让我们读她的小说却不让我们见到她的缘故?一旦让我们看到了“庐山真面目”,也许,我们就能揣度出埃莱娜·费兰特与莱侬之间有多少相似度。那样的话,“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意,有可能就荡然无存。

那样的话,我们还读《那不勒斯四部曲》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