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写了不少影评,算是对1566有个一知半解吧。

如果以1566来对比雍正,会发现后者的诸多问题:第一,人物脸谱化,每个人从一开始到最后几乎都是那个样子,也就老十三还有些转变,不过这种转变也是非常简单和直白的;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1)

第二,四爷从一开始就拿了男主光环,所以废太子老八这些一个个都贴上了老奸巨猾不堪大任的标签;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2)

第三,邬先生一直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简直就是剧中的编剧,什么事都能料敌于先,甚至连雍正私下去河南,巡抚都不知道,结果他却能先知道,邬先生的情报网是得多厉害。这种通过人物开挂的模式来推进剧情,而不是尽可能地让剧情走向符合逻辑和常识,会让作品特别乏力

第四,因为人物脸谱化,导致人物动机特别难以理解。尤其是杀年羹尧这段,话说一个节制四省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王就那么傻帽:轻易杀掉皇帝钦定的钦差大臣,然后派一个人过来接替自己的位子就老老实实让位,还继续大摇大摆炫耀官威,就这种人怎么能赢得皇帝信任,打赢大仗?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3)

第五,用简单的是非黑白的观点去看官场逻辑。比如李卫任江苏巡抚这段剧情,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空降的巡抚靠一个女人的冤案就除掉了地方士绅和大官,用的理由还是因为实施qj的时候被对方看到了身上的印记。这些东西真地也就大家随便看看图图乐呵,别用这个逻辑去往现实里面套,否则会有人告诉你奇淫技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是渣渣。

……

看《雍正王朝》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想到了另一部剧——《琅琊榜》。在我看来,这两部剧都是打着权谋剧的幌子,而实则走的是爽剧路线,男女老少皆宜那种,比较适合全家人一块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电视剧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说,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让。用导演团队的话说,他们希望1566出来后,大家能对电视剧这个艺术分类有全新的认知。结果他们也确实做到了,1566在艺术层面的水平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收视率上也证明了这一点,《雍正王朝》的收视率在央视1999年首播时达到16.7%,而《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台2007年首播时收视率仅为0.5%。

如果是在卫视播放,电视剧因为跨度时间长,需要一直有可看性元素来吸引关注,保持收视率。一旦出现《大明王朝1566》这种几乎每处都需要深度思考的剧,自然就没人能追下去。1566能够重新引发关注受益于手机、iPad这些看剧工具的普及,可以随意暂停回看,甚至重看。任何经典的艺术作品,有一个指标就是必须能禁得住时间的检验。


除了大的立意层面之外,1566在细节处也要比雍正更为严谨。比如都是除掉权臣,1566里面除掉严嵩并不是海瑞上奏毁堤淹田的供状就可以的,皇帝也不是想杀人就能杀人的:这里面有皇帝和严嵩对彼此的需要,以及对形势的整体把握,一个当权超过二十年的首辅能轻易除掉?就严世蕃那个性格,不怕激得人家鱼死网破?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4)

而到了《雍正王朝》这里,雍正贬斥甚至是杀年羹尧就是一道圣旨的事。要知道这可是节制四省的大将军王,手里有兵,朝里还有官位,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地方军区司令,就这种人会不知道为官之道要收敛?就算不收敛他会乖乖就范?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5)

另外还有空降官员。1566里面海瑞空降淳安县,明上他是淳安老大,可暗里县丞、牢头、班头都因为自己的利益跟他或明或暗地作斗争,怎么可能你刚来就想呼风唤雨,皇上登基也得蛰伏一段时间啊,不稳定权力就去推行政策结果朱允炆已经证明给我们看了。而到了雍正这里,一个没读过书的李卫空降去当巡抚就能把下面一帮人治得服服帖帖,让干嘛干嘛,果然是厉害。

其实分析下来就会发现,《雍正王朝》压根就不需要跟1566对比,前者应该是和《康熙王朝》、《大汉天子》、《大秦帝国》以及《琅琊榜》这些,他们之间对比的是演员演技、服装道具、逻辑是否自洽以及收视率这些元素,都还在电视剧的层面。

而能跟《大明王朝1566》相比的,以我浅薄的观剧经验来看,新世纪以来也就只有《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作品虽然风格迥异,简直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但这两部剧从立意上是相似的:都是英雄人物在一个死局里翻腾,看起来有希望把世界撞得七零八落,结果还是如黑暗里的光亮一样被吞没了。

于1566,海瑞就是那束光,他行走在道德的高地,为了心中的道义一往无前,为黑暗的官场发出最强之音。最终向死而生,可是家人通通已不在,而且就算他出来了,隆万新政又哪里有他施展才华的空间?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6)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于团长,龙文章就是那束光,别人都在喊着打败日寇、光复国土,他却在抗击敌军的同时想着我们民族自身的问题,在战争的合理性和对生命的尊重之间一再纠结。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民族和军队的痼疾——战争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手段,最终却只能饮弹自尽。

大明王朝1566 雍正(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7)

死啦死啦:“师座。”虞啸卿闷闷地:“什么?”死啦死啦:“西进吧,别北上。”他摸枪的时候就已经把那个空膛给拉开了,现在他直接把一发子弹填进了枪膛里,快得虞啸卿都没看清他往里边塞了个什么玩意,然后他把枪口塞进了自己嘴里,枪口顶住了上颚——枪声喑哑,听上去像一发臭弹,但是他直挺挺地往后栽倒了,和通常吞枪自尽的人不一样,他的头并没被掀开,甚至连弹孔也没有。

1566和团长都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艺术作品的灵魂——个体生命的挣扎,而且越是个体和环境对比鲜明,挣扎越是强烈,最终的艺术效果就更加令人动容。

或者用一句很俗套的话来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毁在人面前。


看完1566很长时间之后,我才知道《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都是出自刘和平编剧之手,不得不概叹编剧对于适合市场或者追求艺术这两种截然不同立意的把握。

爽剧并没有什么不好,比如《亮剑》就是爽剧的典型代表,这部剧对于80、90后男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都不为过;还有像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刘亦菲版《神雕侠侣》、《仙剑奇侠传》甚至《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都是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

但人在不同年龄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对于80、90来说,今天再让你回看《仙剑》、《还珠》这些,估计你也看不下去。这个时候的你已经走出校园,脱离父母的怀抱,步入社会,经历和视野一再被拓展,物质生活的压力几乎将生活的另类可能压榨殆尽。对很多人来说,精神世界可能就只剩下尴尬的综艺、短视频。这些东西当然也挺好的,但它们能带给你的营养有限,你想从贫瘠的土地上长出参天大树是不可能的。

内心很脆弱的人,在没日没夜的往上爬的过程,他越来越过度使用自己,而自己的内心却不曾有过什么依靠。他也是一个没有任何精神信仰的人,当能力用到极限需要用信仰支撑的时候,他就撑不住了。

后果就是社会价值观一再走向极端,人的视野愈发狭隘,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堪忧。

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些深度的作品,是可以让人短暂离开世俗生活,去平行世界里思考价值观和存在感这些比较深层的东西。这些东西看起来没什么用,但越往后,越能决定你能走多远。

在我看来,思考,尤其是面对自我的坦诚思考,是一个人面对生活压力的最好武器。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如果你能习惯于好好坐下来想想,其实自己比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雍正王朝》收视率16.7%,《大明王朝》收视率0.5%,33倍的差距,这不应该是社会的常态。人心其实很大,这两者我们都能够包容得下。

相关内容:

赵贞吉,大明王朝的“英雄好汉”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政策为什么会失败?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为什么要放了海瑞?

《大明王朝1566》严党的覆灭:只给皇帝一百万两零花钱引发的惨案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会成为下一个沈一石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