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两性知识(两性知识可以不宣传)
如果你问我,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的答案:“性盲”,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了解两性知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了解两性知识
如果你问我,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的答案:“性盲”。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的影响,“性”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词汇,绝大多数人是谈“性”色变的。
人们会刻意地把“性”藏起来,不愿意别人发现,也羞于对孩子进行性启蒙。但藏得越深,往往酿成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新闻媒体上这类悲剧屡见不鲜。
尽管当前社会变得开放了,人们对“性”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观,但性盲还是有很多。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明老师就说过:“中国的性盲比文盲还多,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什么学家,都是性盲。”
现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其实也是一个性盲。他的性盲体现在性观念上,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他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需求,见到女性的时候会怯懦。
两性知识可以不宣传,但不能不了解。本期分享,我们就来聊“性盲”的相关话题,我将告诉你,什么是性盲,它究竟有多可怕,以及对于性盲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对你有启发。
什么是“性盲”?
所谓“性盲”,就是指那些由于缺乏性知识,或有错误的,或不科学的性观念而产生的错误的或荒谬的行为。
性盲的表现类型多种多样,在性解剖学方面的,比如说对性器官所知甚少;在性心理方面的,比如说由于受父母的压抑,导致无法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在性观念方面,比如说生不出男孩子,归罪于女性的问题,等等。
性盲的产生,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教育的根源。从我国古代的历史开始,我们对性一直都保持着禁锢的传统。比如古语中说的“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这种影响最本质的体现。
尽管到了性观念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很多老师对于性教育还是羞于启齿;大多数的家长,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性启蒙。因此,中国的性教育迟迟没有落实到位,这是导致性盲的重要原因。
文盲最多也就是不识字,而性盲却是在性的生理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道德知识和审美意识等全面的缺乏。
“性盲”究竟有多可怕?
“性盲”有多可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
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因为性盲而产生的悲剧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悲剧。
比如说,青春期的少女,因为被一个男孩子吻了一下嘴唇,就特别担心会因此而怀孕,于是,在深夜里痛哭了好几回之后,选择了轻生;
比如说,有一位12岁的男孩,因为好奇,将39颗磁珠塞进了尿道里面,导致出现了无尿症状。
在知乎的一个相关的帖子中,我还看见有知友说了一个真实的悲剧。他说他认识的一个男孩,把一个15岁的女孩搞怀孕了。
那个男孩原本以为喝可乐能够杀精,为了保险还用可乐清洗了女孩的阴道,结果女孩怀孕三个月后被发现去堕胎了。
第二个方面,主要体现在性盲对性教育的“狙击”上。
早些年,中国曾经推行过很多关于性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但是,因为教材因为出现很多性器官的名词等,造成很多家长的反对和举报。
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怎么能让小孩子看这些恶心的东西?这会教坏他们的。”“感觉这些教材太色情了,还是不要教了,免得引导孩子做错事。”,等等。
这些家长因为“性盲”而反对,导致中国的性教育走得异常艰难,总是走几步,停几步,甚至倒退几步,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仍有大量的性盲产生,而且因性盲导致的悲剧频频发生,得不到遏制。
对于“性盲”我们应该怎么办?
既然性盲这么可怕,那么,对于性盲我们可以做哪些应对措施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大方向着手。
第一,在社会上,普及性教育。国家应该在社会上,广泛地推行性教育,让性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
就像当年的“扫盲运动”一样,让中国的文盲率大幅度降低。在性教育方面,也应该进行一场“扫盲运动”。
第二,在家庭中,父母要把握时机,适当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要把握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对于身体部位的隐私,作为爸爸妈妈要身体力行,不要只说不做。比如说,孩子学会穿衣服了,得让他关上门,不要让人看见,穿好衣服再出来,等等。
在家庭中,也可以利用绘本进行教育,比如《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之类的。还可以带孩子去逛科技馆,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奥秘,对人体的构造有初步的了解,等等。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性盲,它究竟有多可怕,以及解决性盲的应对策略。
相信每一位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都是关注性教育的,愿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做好性教育。
互动时刻
性盲比文盲更可怕,因此,性教育非常重要。你是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呢?期待你在留言区的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