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荣誉一肩责任(荣誉千钧重责任扛在肩)

荣誉千钧重 责任扛在肩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广西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局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同时也是全国劳动保障监察系统唯一获评的单位。

一份荣誉一肩责任(荣誉千钧重责任扛在肩)(1)

2019年以来,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连续两年牵头推动广西在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获A等等次,均位列全国第七名,自治区人民政府受到国家通报表扬。2020年至今,广西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2021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2019—2020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集体”。

不断创新监管机制

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农民工家庭基本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易发多发高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

目前广西有1302万农民工,其中在本土务工的农民工达416万人。如何从体制、机制、监管、维权等关键环节链条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的欠薪问题?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的同志一直思考如何破题。

“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找到了破题的关键,建立起事前预警防控、事中处置监管、事后警示惩戒的全过程监管机制,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一级调研员刘瑛说。

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位,将全区划分为1259个网格,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将维权“触角”延伸到农民工身边;建设广西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时监控工程项目信息、务工人员信息、工资发放信息及根治欠薪制度落实情况等;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构筑工资支付诚信“电子网”,以通报、曝光、处罚、问责为手段严惩欠薪行为……

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真正实现了源头治欠、机制防欠、平台控欠、主动清欠,确保农民工工资有保障。

着力化解大案要案

一直以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坚持“小切口”里面有大民生、持续推动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督办解决大案要案。

一份荣誉一肩责任(荣誉千钧重责任扛在肩)(2)

2021年4月,何某、吴某等17名民工代表到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受理大厅反映巴马县第三初级中学等学校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879.58万元,涉及农民工430多人。

案情重大,相关负责同志紧急召集办案精英分析研判案情,确定解决方案。项目建设方至5月11日解决民工工资500万元后,以履行合同拨款为由拒绝再支付。6月23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联合督导组到河池市集体约谈巴马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责令建设单位兜底解决。7月10日,项目建设单位将余下379.58万元通过“桂建通”平台发放到位。

不仅如此,2021年8月,恒大集团债务危机也引人关注。恒大集团在广西有多个地产项目,但因工程款不到位导致农民工工资被大量拖欠。

春节临近,为了让农民工拿到血汗钱安心回家过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联合住建部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市督导解决恒大项目欠薪问题,以“不解决欠薪问题绝不回家过年”的钉子精神,不分昼夜核查农民工欠薪金额人数,协调各方反复研究解决方案,督促企业筹集资金,确保农民工工资“发到位”。2022年1月20日,广西在全国率先实现恒大项目欠薪动态清零。

全力争取群众满意

多年来,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始终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多倾听群众的“牢骚话”,多解决话里的“真问题”,使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0年6月,一通“特殊”的求助电话打进了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服务大厅。电话那头,是焦急万分的印刷厂裁切工人。由于工厂经营困难,该工人被拖欠工资近7万元,更令人揪心的是,近期他被医院确诊为肠癌,急需高额手术费。走投无路的他,无奈之下拨通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电话,急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帮他追回“救命钱”。

一份荣誉一肩责任(荣誉千钧重责任扛在肩)(3)

这通求助电话,牵动着工作人员的心。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随即与印刷厂所在辖区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系对接,并火速派出工作人员分别与这名工人和工厂的负责人当面了解情况。经过多番调查取证后,以最快的速度依法督促工厂负责人筹集资金支付所拖欠的工资,确保工人及时足额拿到“救命钱”,顺利渡过难关。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副局长赖彬说:“我们始终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多倾听群众心里话,多解决话里的真问题,使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通讯员 张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