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金溪古村(金溪采风②一个村庄的记忆)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原重庆市卫生健康扶贫集团驻金溪镇清水村第一书记王云川
清水村有一条河叫清水河,清水村是不是因清水河而得名,无典可查。
这条河实在称不上河,河水似小溪沟,时断时续,干瘦枯寂,像清水村的长相。
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是个千年苦寒之地。这片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山地,土地稀薄人烟稀少,平均海拔在700米,最高峰海拔可达1300米。村民以土家族为主,土家族苗族汉族混居。村里坡耕地占85%以上,碥沙石地占80%,“鸡窝地”、“巴掌田”、“九山半水半分田”形象地概括了清水村贫瘠的地形面貌,古时的穷窝盲地,现在的老少边穷,使得清水村一直以来都是黔江区有名的深度贫困村。
王云川在访贫路上
一
2017年9月8号,52岁的王云川走马上任,出任清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扶贫队队长。他是重庆市委组织部选派的88个驻村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王云川和清水村像是缘分注定,他瞒着妻女报名下乡扶贫,在审查报名者简历时,市卫健委办公室副主任邓志根的笔尖在王云川的名字旁慎重地打了一个勾,他相信王云川有老骥伏枥之志,毅然批准了他的下乡请求。
进村那天,天空下着小雨。王云川在挎包里塞了几件换洗衣服,坐上了去清水村的汽车。出发前,妻子抱怨说:“人家年轻人下乡扶贫是为了好好表现挣个前途,你五十几岁的人了,图个什么?”女儿则担心父亲年岁大了,吃不下农村那份苦。望着亲人担忧的目光,王云川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但他的脚步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清水村的征程。
汽车在陡峭的盘山路上爬行,车轮碾压在泥泞的车辙上,像一个醉汉摇晃的脚步。对面开来一辆满身泥点的农用车,汽车喘着粗气,东挪西让,折腾了近40分钟,终于重新上路。那天是赶集天,狭窄的街道挤满熙熙攘攘、喧闹不已的人群,汽车在人群中继续蜗行牛步。
穿过乡场,路窄得几乎只够摆下4个车轮,路旁的小河飘着些塑料口袋,岸边堆放着几处花花绿绿的生活垃圾,衍生物模糊了河岸的界限,河水缓慢地流动,像老人浑浊的泪水,这就是村里的清水河,王云川的心一阵紧缩,他暗想,我能把这条路变宽,把这条河变清吗?
然而,清水村的情况远远超出了王云川的初见。
清水村幅员面积8.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73亩,村里共有443户1842人,分6个村民生产小组,坡地普遍呈45度角,竹笋似的山丘上住着少有人问津的乡民。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这个村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的现状严峻,其中,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致病、致残、致贫的村民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的一半以上。村民们喜好高盐煮食,患有高血压、眼疾、肢残、行动障碍、意识障碍等疾病的村民不在少数,全村77户226人贫困户中,因病致贫31户76人,因学致贫18户64人,因残致贫9户36人,因其他原因致贫28户88人,残疾人及严重精神障碍人数达56人。脱贫前,村里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到3300元,除去生产劳动成本,这些困难户可支配收入少得可怜。
眼前,清水村令人揪心的事还真不少。
吃水,村民传统的做法是在房前屋后刨个土坑,坑里渗出带泥的黄汤沉淀下来便是村民的饮用水。在黔江区整体扶贫工程的推动下,村里通过引水工程使部分村民饮水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民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源;
看病,村里简陋的村卫生室,缺乏最基本的诊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无法满足村民的看病需求,稍重的病,村民需要下山步行到镇卫生院看病拿药,一个来回就是一天,低于残疾人来说,更是痛苦不堪;
交通,一条简陋而狭窄的村道只通到村委会,其余路段全是泥石子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偏远闭塞,进出两难,外面的生活日用品难以走进农家,村民的土货很难运出大山;
土地,村里年壮劳力弃乡外出,剩下老弱病残孤守望着一亩三分地,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土地已不再是农民的希望;
观念,现有劳动人口中,老弱病残孤寡占比较大,老旧木板民居年久失修,危房改造、退耕还林迫在眉睫,异地安置与传统居住观碰撞激烈;
健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良生活习俗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全村患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比例高于本镇其他地区。
涉及困扰着这个村的医疗、文化、环境、道路交通等林林总总的问题像横亘在面前的大山,挡住了清水村脱贫致富的脚步。
“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角楼”,怎么帮助村民拔穷根甩穷帽,精准扶贫的支点应该架在哪里?王云川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王云川(右)查看贫困户种植的猕猴桃果苗长势情况
二
驻村第二天,王云川开始了走村串户的村情摸底。
他脚穿一双解放鞋,身背一个黄背包,一手拿长刀,一手拄拐杖,俨然一个苦行僧的行头。长刀拿来对付路上的荆棘和毒蛇,背包选黄色是为了耐脏,解放鞋不但方便长途跋涉,更代表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对于这身装备,王云川自嘲地说:“这是扶贫干部进山的标配。”
苕把沟,人烟稀少,泥土上挖出的路坑坑洼洼,是全村海拔最高的地带。
苕把沟住着清水村六组的61户村民。从村委会出发,步行到苕把沟最远的人家来回一趟足足需要七八个小时。由于地势偏僻,山高坡陡,难得有人造访。长期做基层工作的经验告诉王云川,群众的意见得不到及时倾听,就会产生对政策的疑惑和误解。因此,他把走访的第一站定在了苕把沟。
九月的烈日炙烤着山野,几颗玉米桩焦渴地站在山梁上。一大早,王云川顺路探望了中岭山在家的几家农户后,快晌午时分,来到苕把沟李家院子。院子的李家大哥爬上房顶晒包谷,倏然发现一个穿解放鞋的城里人朝自家院坝走来,他明白是驻村工作队的同志来了,虽然有几分窃喜,但想起从前自己的问题反映无门,李大哥心里忽然窜出来一股怨气,他迅速下楼拿扫帚斜挡在大门,转身躲了起来。下面有人亮着嗓子热情地喊道:“李大哥,我是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你在家吗?我是来看你的。”一遍、两遍、三遍,李家大哥听得真切,就是赌气不吱声。
来人又说:“李家大哥,我知道你在家,你有什么困难摆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站在门背后的李家大哥只是静静地尖着耳朵听,任凭来人顶着盛夏的太阳站在光秃秃的院坝上。
来人正是王云川。
其实王云川远远地看见李家大哥在房顶上晒粮食,自然知道李大哥在家。他明白,村民闭门不见,一定是有原因的。王云川选择了理解和等待。就这样门里门外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仍然没有进展。此时的王云川听到隔壁的房子有响动,他急忙过去打招呼,原来是李家老二外出打工回来收粮食。王云川自报家门,很快和李老二攀谈起来。一番嘘寒问暖家里家外,李老二和新来的王书记热络起来。躲在家里的李家大哥听到阵阵笑声,忍不住移开扫帚抬脚走过来。眼前这个身体健硕方额大眼的中年男人,竟满面笑容地上前握住他的手:“李大哥,我是驻村第一书记王云川,我来看你了!”
王云川的真诚让李大哥一扫脸上的乌云,他把憋在心里的话全都说给了这个陌生的、脚穿解放鞋的驻村第一书记。
该回村了,李氏兄弟苦苦挽留,不舍得这个才见过一面就像老朋友的新书记。王云川知道,必须执行不在老百姓家里吃饭的纪律,这是工作组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他忍着辘辘饥肠的抗议,告别李氏兄弟踏上了探望下一家村民的路程。
这样的经历王云川不止一次。村里出了名的“怪人”田维成,50多岁,长得五大三粗膘肥体胖,此人不但游手好闲厌恶劳动,还有一个怪癖:从不和任何人往来,从不接受任何人的帮扶,不如意就拿刀威胁,靠国家300元救济款过活,沉溺于一杯小酒、几块卤肉。王云川几次到他家里探访,他睡在床上,从不开门。一次在路上碰到他,王云川紧赶几步,越过田埂截住田维成,主动和他交谈,让这个“怪人”第一次接受了扶贫政策宣传。
脚上沾满泥土,才能带着爱心的芬芳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王云川把家访作为基本功,不分田间地头、村里村外,不管白天黑夜,不计闭门冷眼,他用脚丈量着清水村的一山一水,在驻村期间完成了全村77家贫困户走访工作,实现100%的访贫率。他的工作笔记本密密麻麻圈圈杠杠,记满了受访村民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诉求建议,细到张大娘没有过冬的棉鞋,田大爷差一副老花眼镜。尽管脚上的解放鞋穿烂了几双,真情却打开了一扇扇紧锁的心门。
淳朴的老乡用自家的粗茶招待这个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一杯温吞水泡出的茶,茶叶浮了一层,王云川双手接过来,一口一口地呷;炒菜的铁锅烧水泡出的茶,茶水上飘着油花花,王云川不嫌弃,端过来有滋有味地品。在一次走访途中,由于山路崎岖,王云川从摩托车上摔下来,锁骨被摔撕裂,驻镇工作队领导知道情况后,心疼地督促王云川和每一个扶贫队员购买了意外保险。“穿解放鞋的第一书记”渐渐成了王云川在清水村的代号。
冬去春来,春风吹拂下的清水村活泛起来。
洋芋花含着新生的喜悦,阳雀鸣叫着停落在山水之间,村民的脸色转晴了,木楼的门敞开了,王云川的心舒展了。
这“走”出来的感情,使王云川和他的扶贫队友们摸清了清水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现状和扶贫难点,他们会同村领导班子梳理出清水村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组合方案,清水村吹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
王云川为贫困户摘蚕茧
三
清水村的冬天是个几乎没有收成的季节。
从11月开始到次年4月,村民们都蹲在自家的火炉旁打发着寒冷的日子。也就在这个寂静的时节,王云川和他的扶贫队员们却气喘吁吁地在山上山下跑:
“产业路的修建一刻也不能停。”
“撂荒的土地得在开春前开垦出来。”
“干燥的冬天,不出门的冬天,有些人必须特别‘关照’。”
七十多岁的聂恒洋,曾参加过边境保卫战,立过个人三等军功,回村务农时由于眼睛受伤残疾,几乎丧失视力,儿子外出打工无力照顾父母,老两口靠山坡上几分瘦土求生,病残孤让这个家庭苦难重重。聂家离村镇很远,知道情况后的王云川,每次回城探亲前都要去一趟聂家,看看老两口差什么东西,回村时,又总不忘先把自己掏钱买的药品和生活品给他们送去,一来二去,老两口对他有了家人的感觉。
2017年冬,村里的扶贫产业路修到了聂恒洋的家门前,聂恒洋第一次舒心地笑了。他思忖着把屋后撂荒的那块坡地开出来栽些桑树,再种上猕猴桃和生态果蔬,他憧憬着自家的蔬菜装在小三轮车上突突突地运往城里的景象,残疾的双眼似乎清晰地看到了眼前光明的远方。那天晌午,嗖嗖寒风也没能阻挡聂恒洋站在门口等候,他知道在后山查看产业的王云川要路过他的家门。时间滑过十二点,一点,两点,终于,王书记的脚步声近了,聂恒洋摸索着截住王云川,坚决要请吃一碗“粉”。王云川实在不忍拒绝,勉强答应下来。这“粉”是黔江山区用绿豆制成的一种像面条一样的居家主食。按当地习俗,一般待客的“粉”只在碗面上放几片腊肉即可,如果在“粉”下面卧两个荷包蛋,就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不一会儿,聂恒洋老伴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粉”递到王云川手上,王云川吃着吃着,从碗里翻出一个鸡蛋,紧接着又翻出一个,他一边吃一边翻,一共翻出七个鸡蛋。此时,王云川落泪了,他知道,老两口平日里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总是积攒起来拿到场上换钱,用于打油称盐。这冬天的土鸡蛋,一个可是要值两元钱啊!这七个鸡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啊!而他们对扶贫干部的情分又是多么深厚啊!
回到村里,王云川把这件事情向扶贫工作队作了汇报,他动情地说“我们为群众做一点事,老百姓都记在心里。”“请组织放心,扶贫路上再苦再难,我绝不叫苦,绝不喊累,唯有这样,才对得起清水村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啊!”。
驻村扶贫,一把汗,一脚泥,日晒雨淋,蚊叮虫咬,说不辛苦,那是假话。
按照工作纪律规定,王云川在一家农户搭伙,一个月800元,吃好吃歹随农家。一次遇到住家户忙收割没有时间做饭,王云川搬一整箱方便面回住所,一吃就是一个星期,这事被担任镇扶贫驻乡工作队联络员邬亮知道了,他拉着王云川自己掏钱下馆子,算是给王云川改善伙食。三伏天,借一把凉板床,泼上几盆凉水算是物理降温。寒冬里,没有空调,脚不歇步是最好的保暖方式。
常常,人们看见王云川带顶草帽,挽起袖子,绑紧裤腿,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俨然一个地道的村民,金溪镇驻乡工作队的队长张志坚赞赏地打趣道:“我们的王书记比农民还农民!”
五十多岁的人,抛妻别子异乡打拼,忙的是村里的事,冷的是自家的门。妻子有情绪女儿不理解,他索性把妻女接来让她们看看清水村的风物人情,让家人加入到他的扶贫事业中。血性男儿,有一副铁肩膀,也有一副软心肠,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些苦王云川心甘情愿去接受,因为他能读懂村民眼睛里的语言,因为他记得对组织的承诺,因为他能考量出这片土地的温度。
王云川(右)到周翠碧家中了解其贫困情况
四
当生活举步维艰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
40多岁的焦连海,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十年前,妻子生下小儿子后去世了,留下嗷嗷待哺的婴儿和长身体的大儿子给焦连海,多舛的命运让家里一贫如洗,大儿子远走他乡,焦连海拿一根棒棒谋生。渐渐地,焦连海对生活失去信心,过着有一顿无一顿,过一天算一天的颓废生活。前年夏天的一场暴风雨,吹垮了焦连海的房子,焦连海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按照扶贫政策,焦连海交几千元就可以拎包入住政府带装修的安置房,王云川多次登门反复动员,焦连海就是不同意搬迁到生活条件好的安居房。
有心的人,总会发现需要自己的地方。
经过走访,王云川打探得知焦连海不到十岁的小儿子一个人在镇上生活读书,便专门抽时间去看望孩子。在一间低矮的棚房里,他看见趴在一根巴掌宽的长板凳上写作业的孩子,当孩子蓬松的头发和褴褛的衣衫进入他的视线时,王云川的眼睛瞬间湿润了。不到五平方米的租屋凌乱不堪,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看见有人进来,孩子抬起脏兮兮的脸,用一双充满疑惑的眼睛看着他。王云川一把拉住孩子的手,带孩子到餐馆饱餐了一顿。以后,每次回镇上只要有时间,王云川就去租屋等孩子放学回家,他把买来的食物递到孩子手上。他带孩子去超市,给他买学习用品。看到孩子稚嫩的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王云川的心舒坦了。
王云川不知道焦连海是否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到他离任的时候,焦连海仍然没有搬出已成危房的家。
前不久,王云川再回清水村,得知焦连海搬进了新居,孩子再也不用驼着背在长板凳上写作业了,王云川释怀了。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人之相助,贵在救急。
贫困户杨光明在扶贫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终于搬出了贫瘠的山区。生活生产是否安置妥帖,王云川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一大早,王云川推开了杨光明虚掩的院门,却发现他拿着个脸盆到邻居家接水,王云川惊问为什么?原来几户老住户不同意他家接水源,他们只好在河沟里挑水洗碗抹桌子,再在较远的邻居家接一点水饮用。做好事不留尾巴,才能让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王云川挨家挨户动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扶贫解决的水源应共享的道理,终于有一户邻居愿意和杨光明家分享水源,但必须自己买引水管道,可杨光明建新房用尽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看到杨光明既高兴又作难的表情,王云川二话没说,自己掏出500元到镇上买来材料递到杨光明手上。当山泉水一滴一滴地流进干涸的水缸时,杨光明的眼睛泪花闪动,当着大家对着王书记深鞠一躬。
王云川(右一)走进农家搜集提炼家风家训的素材
五
2020年1月17号,已经结束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王云川冒着刺骨的寒风,驱车赶往贵州,他是专程来看望清水村三组村民朱甲斌的。遵义红花岗区一公路施工段,还没有铺设沥青的路面有些磨脚,朱甲斌肩上扛一卷塑料膜,迈着大步朝王云川迎面走来。他并没有在意面前这个人,直到听到王云川喊他的名字。熟悉的声音,像家乡吹来的山风,朱甲斌愣住了。王云川快步上前,卸下朱甲斌肩上的东西,拉着朱甲斌嘘寒问暖。随后,递过去一个写满市六院捐款员工名字的红包,接着又递给他一个装着药品的袋子和两包花花绿绿的年货。工友们围上来问朱甲斌:“你兄弟看你来了?”朱甲斌望着王云川,含着泪使劲点头。
谁能想象,这个干事勤快、手脚利索的朱甲斌曾是一个几乎丧失劳动力的人。
五十多岁的朱甲斌祖祖辈辈都住在清水村那个“天干渴死人,雨天烂地里”的穷山沟,家里有儿女一双。女儿出嫁后,朱甲斌和儿子、老伴一起土里刨食,为了养家糊口,壮年时的朱甲斌外出做泥水工,粉墙搓沙是一把好手。工资虽然不高,一家人吃饱穿暖没有问题。三年前,朱甲斌忽然怪病缠身,成天头昏脚闪人打晃晃,打工不行,农活也干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度日。
为了治病,朱甲斌辗转了多家医院,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病却越来越严重。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妻子放下手上的农活照顾他,田土荒在坡上,小儿子外出打工还养不活自己,一家人生活日渐艰难。躺在床上的朱甲斌常常默不作声地望着天花板,他不知道命运的风将把自己吹向何方,带到哪里?“听天由命吧!”朱甲斌擦一把眼角的泪,无望地想。
驻村的王云川探访到朱甲斌的情况,他知道,这是个可能因病致贫的“边缘户”家庭,如不及时救助,清水村贫困户的数字将不减反增。他把情况向曾经担任工作队联络员现任市六院党委书记的邬亮作了汇报,得到六院党政工团和职工们的倾力帮助。
治穷先治病,救人先救心,市六院整体响应脱贫攻坚行动,实施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重点救助。朱甲斌被纳入市六院的救助名单。
2018年12月11日,在王云川的张罗下,朱甲斌住进了市六院骨科,住院费不够,院团组织发动团员青年爱心捐赠,解决了朱甲斌住院期间医保以外的4000多元医药费和出院后半年的用药费用。病情复杂,医院书记、院长组织专家会诊,确定了医学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诊治方案,他们以爱心关切着一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朱甲斌住院治病期间,王云川像家人一样关爱着这个从大山里走来的病人,常常抽出时间陪伴在他的病床前,给他心理引导,帮助他重树信心。
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让基本恢复健康的朱甲斌感受了人间真情。出院那天,王云川望着一步三回头的朱甲斌,那颗牵挂的心还是无法放下,他转身来到院党委书记邬亮的办公室,请求组织批准他对朱甲斌的特殊帮扶。邬亮拍了一下王云川的肩,表示赞同。就这样,朱甲斌成为王云川不是家人的“家人”。
为了朱甲斌一家的生活,王云川求一个拐了几道弯的亲戚给朱甲斌夫妻找到一份身体能胜任的工作,又拜托一个朋友将朱甲斌的儿子介绍到外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着落,笑容重返朱甲斌的脸上,这个感人的故事也在大山窝窝传扬开来。
山路弯弯,扶贫的路被汗水拉长。这条扶贫路上,有多少次付出,就有多少次感动……
清水村的村民记得那些促膝谈心的夜晚,记得泥泞路上访贫问苦的脚印,记得每一位扶贫干部的切切心意,更记得撂荒的山坡上长出的一串串希望……不善表达的他们只想给这些为老百姓吃苦的扶贫干部一块腊肉、一篮鸡蛋、几粒山核桃。可藏在背篓里的鸡蛋背了几趟还得背回去,压在箩篼里的腊肉,送了几回还得挑回去。
有一个聪明人朱科洋,勇敢地当着众人的面,将鸡蛋放到王书记的车上,让熟知清水村乡俗的王云川无法拒绝。但是从此,王云川每年春季都会去场上买六十只鸡苗送到朱科洋家。冬天,朱科洋家的鸡仔长到三、四斤,王云川又拿出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山鸡买回来,这一来一去,让朱科洋家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朱科洋动情地说:“政府的扶贫得人心,党的干部又回到了清水村!”
王云川常说扶贫是他的志向,这个农民的儿子有着绿叶对根的深情。王云川乐意做清水村的义务推销员,为了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他建了好几个微信群,不时向群里发布养鸡户的情况和鸡的放养照片,动员身边人以购买的方式参与消费扶贫。常常,猕猴桃熟了,李子黄了,土豆开挖了,年猪杀了,王云川都要在微信群里吆喝,让大家慷慨解囊。而市六院的同事们是站在王云川身后的真正英雄,他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一呼百应,找点子,结对子,访贫问苦,上门义诊,送医送药,捐款捐物,建立对口医疗帮扶体系,为清水村建设一流村卫生室提供职业支持,让清水村的病残贫困户和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呵护,这个集体以一颗医德仁心默默展示了扶贫攻坚的群体力量。
清水村艺术墙
六
2018年10月,王云川完成了他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
汽车绕着大山向山下开去,风吹动着树叶,远处,一双双不舍的眼睛,那些淳朴的笑脸,勤劳的背影,屋后山鸡的欢跳,远处升起的炊烟,成为王云川心里温暖的记忆。
清流叮咚的清水河,挂着田野韵律美的彩绘小道,整洁静立的村卫生室,蜿蜒于农家小院的产业路,山坡上黄澄澄的包谷林,挂满枝头的猕猴桃,像是排着队来告别,王云川望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山,不觉泪眼朦胧。
山川留意,岁月留情,这一方山水,这一处风土,嵌入王云川的心里,成为他往后的牵挂和寄托。
回到原派出单位的王云川,被市六院任命为扶贫办主任,王云川欣然接受。他保留着清水村每一个人的电话,他记得回清水村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张面容,每一个眼神……
精准扶贫让清水村幸运地吸引了无数的扶贫目光,清水村不再贫寒。
2014年,国家扶贫战略在这里强力推进,无人问津的穷山沟逐渐有了人脉,一拨一拨的扶贫干部被派往清水村,他们挽起袖子,打着赤脚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变成清水村的村民,他们带来思路、带来资源、带来文化、带来健康理念、带来精神食粮、更带来了国家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建蚕房、引水源、搭鸡舍、修道路,建新房,立家训,扶贫干部王云川和村班子协同奋战,建成重庆市一流的村卫生室;建立村级医疗健康帮扶体系;村里通过退耕还林、土地流转、开发产业基地,组建村民互助合作社,拓展公路13公里,开拓村产业路51公里,开垦撂荒地300余亩,流转土地1200亩,培育猕猴桃种植基地70亩、羊肚菌100亩、蚕桑基地1030亩,培养跑山鸡养殖户27家,同时汇入金溪镇“三金”平台,打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的“王炸”,共同打造金溪农场、金溪被服、金溪护工品牌,多层面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使100%的村民享受到扶贫成果。村里2018年人均年收入7168元,2019年人均收入达13221元,两年下来,清水村仅存一户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的精准脱贫方略让绝大多数贫困户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出门能挣钱,在家能养蚕,蔬果不愁卖,电商在眼前。
如今的清水村,河水清了,路好走了,活好找了,回乡创业的人多了,村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信心有了,沉睡的乡村醒了……
五月的清水村仰着脸在笑——
她看着艺术村街的美图在笑,
她望着绿油油的庄稼在笑,
她听着蚕宝宝沙沙沙的咀嚼声在笑,
她守着将要收割的季节在笑,
她对着扶贫路上那些明知艰苦,却要逆行的扶贫干部在笑……
千年苦寒地,如今成为当今时代深度脱贫攻坚、造福一方的见证,成为千万个美丽乡村致富路上蜕变的缩影,成为中国政府脱贫承诺的回音壁!
清水村笑得自豪、笑得敞亮、笑得山高水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