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

2017-01-22 一键関注 在此见字如面

都有谁进了张爱玲“情史圈”

1995年9月初,一代文学奇才张爱玲,在她租住的美国洛杉矶西木区一所公寓里独自去世,身边没有亲友、熟人,甚至没个生人,而且几天后,才被公寓管理员发现……据法医检验结果,张爱玲大约死于六七天前,死因是心血管疾病。

接下来,张爱玲享受到了死后比生前热闹N多倍的传播待遇。一时间,传记、悼文、特写、回忆录,溢美之词充斥华语文坛。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1)

张爱玲

世人在对她作品大加褒奖的同时,自然也没放过她生前与任一男人相关的每段“倾城恋”抑或“半生缘”:她与汉奸文人胡兰成的一段乱世婚恋,被详解到了床笫之欢;她与电影明星桑弧的秘密恋情,屡遭“人肉”从《小团圆》里搜出证据;而她与美国丈夫赖雅未婚先孕,也被说成是张爱玲不想要这个孩子,居然打胎后把孩子扔进马桶冲走……

说到底是一场美丽的错过

近些年张爱玲之所以能遗作频现,持续出版,其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居功至伟。作为张爱玲生前好友、经纪人宋淇和邝文美之子,他一直没结婚,退休后更全身心投入到了对张爱玲遗作的各种整理中。

正是在宋以朗家,有一封张爱玲去世前两个月写的信,其内容被外界获知后格外引动关注。

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王家卫。张爱玲在信里和他说的就是《半生缘》拍电影一事。

有人曾这样形容王家卫与张爱玲之间的夹缠关系:王家卫的电影里隐约总有一把张爱玲的声音,七分直白,二分煽情,一分睿智,永远计算精密,确保你即使人物情节都忘光,至少能打包一大把金句。

比如,“你不要说两次,说两次我就信了”,这原是《旺角卡门》里张曼玉的对白,但从《半生缘》白流苏的嘴里说出来也未尝不可。再比如《色•戒》里的台词“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郭凤和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的”,移花接木到《花样年华》梁朝伟或张曼玉同各自另一半的关系里,也能完美到天衣无缝。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2)

王家卫

王家卫,就像张爱玲,所有作品结局都是给人恨,数十年后,仍要牵挂这恨是如何缠绵,也总有一段很像那么回事的爱恨情仇,值得拿进余生荡气回肠。

况且银幕背后,在王家卫与张爱玲之间,确曾有过那么一段由信而起,又戛然而止的艺海情缘未曾践行,想想都令人扼腕。

按说,王家卫既然从没拍过张爱玲任何一部作品,也就自然与她的著名长篇小说《半生缘》无关。只不过在张爱玲遗留于世的全部资产中,真就有一封想要征求她同意将《半生缘》改编为电影的信,是出自王家卫的手笔。

尽管王家卫后来借口天长日久,竟说根本不记得自己写过这么一封信,而当年远在美国,两耳基本不闻窗外事的张爱玲收读此信后,在完全不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却仍礼貌地回了封信,以感谢他对《半生缘》拍片有兴趣,并随后又写信给她的台湾好友兼代理人宋淇、邝文美夫妇说:“ 有个香港导演王家卫要拍《半生缘》片……《半生缘》我不急于拍片,全看对方过去从影的绩效……不知道你们可听见过这名字?“

这是在她临去世两个半月前发生的事情,但接下来,却不知为何没了下文,终成一桩悬案。

就在日后很多人都在为张、王二人当年的相互错过唏嘘不已时,只不知王家卫本人可曾想过,他跟张爱玲这段由见信如晤开启的“美丽邂逅”,万一真就实现了呢?

至少,对抗遗忘的物证有案可稽,你王家卫没法否认你给张爱玲写过想改编人家《半生缘》的亲笔信,甚至随信奉上过一盘你想让她知道你是谁、电影拍得怎么样的录影带,人家也为此回了信,虽说你拍的电影对方因为从不置备放映器,压根没看……

张爱玲与王家卫,两人生平仅限于一个回合,三两封书信往来的交集,缘分不可谓不薄,这无论对张迷还是王迷来说,说到底都是一场美丽的错过。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3)

半生缘 张爱玲 皇冠杂志社 1969年初版 最早版本

传奇女作家的两段半生缘

再入围城

作家声名之外的张爱玲一生,确曾有过两段真实不虚、铭心蚀骨且直奔婚姻主题的半生之缘,故事情节之跌宕曲折,应不输于她留给后世的同名小说。

其中第一段的男主是胡兰成,这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而第二段的男主,则是个美国作家,名字叫赖雅,知道的人就不一定多了。

世人常以为,胡兰成之后,张爱玲就如她写给胡的信里所言:自此我也不能够爱别人,将就此萎谢了。所以,便认为张爱玲后来再不曾有过感情上的幸福生活。而她跟赖雅的那一段前尘旧事,因知之不多,就往往选择了忽略。但事实并非如此。

20世纪40年代初,在两年之内,张爱玲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成为上海最有名的青年女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到了1949年,政权易手,上海文坛“传奇”时代结束。3年后,张爱玲远走香港,并于1955年秋天移民美国。

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其后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相遇。这时候的张爱玲还在女人青春的尾巴上,而赖雅行将步入老年。

赖雅一生漂泊,有过一婚姻,此后30年单身过活。他有才华,曾跟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过从甚密,也在好莱坞写过剧本,但潇洒的性格令他生活一直没有安定下来。与张爱玲结识后,他的热情吸引了她,在得知她怀上自己孩子后,他写信求婚,两人结婚。却不知为何,张爱玲腹中胎儿,竟被打掉了。

有人说,张爱玲选择这段婚姻,有着现实的考虑,因为她初到美国,需要个依靠。但他俩的婚姻生活尽管清苦,但绝非没有爱情。那时候,他们的爱好是一起看电影。赖雅很懂得呵护人,总能想办法讨张爱玲喜欢,而张爱玲跟他在一起,才真正体会到了被爱的幸福。这是她此前从胡兰成那里,或是从专制的父亲那里不曾体会到的。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4)

张爱玲赖雅

第二次萎谢

其实聪明如张爱玲这样的女人,原本最痛恨类似胡兰成那样心底浮泛、流连花丛的文人才子,她曾说他们最喜红袖添香,以教导小姨太太为乐,可她没想到自己也会落到这种人手里。她去温州探他,怎会不觉察他和范秀美的隐情,但她只是叫他选,是要小周还是要我,说明她从来都够明白,而胡兰成的含糊与自得却伤透了她的心。

最终她选择对胡兰成赠以决绝,实际也是纠结后的结果。比如他们最后一次是这样见面的:胡办事经过上海去探她,两人分房而睡。天快亮时,胡去她房里,俯身亲她,张爱玲从被窝里伸出双手,环住他,只叫了一声兰成。这个细节真够揪心,基本属于分手告白。

她唯一留恋的是他确实懂她,所以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话是写给胡兰成的,也是写给她自己的。

在1960年代,置身美国,身边又有赖雅的张爱玲,确曾寄过一张明信片给胡兰成,讨要几本书。胡兰成窃喜,以为张还记着他,就写信过去试探。而她给他的复信相当简短,只说明资料不全,才来讨要,此外无他。胡兰成碰了一鼻子灰。一个女人必是忘了前尘往事,才可以这样与前夫平淡交涉日常事务。

这样的大背景下,张爱玲与赖的结合,虽遍历人事艰难,却也不缺乏苦中作乐的安详。

张爱玲后半生跟赖雅在一起的时光,是她一生中真正作为人妻的最辛苦阶段。赖雅多次中风,收入无多,全靠张爱玲维持家计。

为维持两个人的生活,张爱玲在攒够机票钱后,去台湾、香港,为的是开拓一些写作谋财的路子,因为那时她在台湾声名正隆,此外她还想为写一本张学良传记搜集素材。可是,刚到不久,就听说赖雅中风,可怜的张爱玲,余钱无多,只能心里记挂着他,一边拼命写作挣钱,一日不得几个小时的休息,连配眼镜的钱也没有,眼睛写到出血,还往下写。

那时候她究竟是快乐的还是愁苦的呢?至少,赖雅给她的爱,是她生命里唯一的亮色,这是她的封建专制大家庭,甚至胡兰成都不曾给过她的。即使生活是苦的,想必心里也有甜,只因世上至少还有个叫赖雅的男人那样依赖着她,想往着她,并心无旁骛。这使得张爱玲当年在那样一段为生计的辛苦奔波里,被责任感驱策着劳心劳力,倒都是生命极鲜活的飞扬。

两人相伴9年后,1967年10月赖雅撒手人寰,张爱玲自此选择与世隔绝,一直过着独居的日子,而且为避世人打扰,不惜前后搬家180多次,甚至为此弃绝家具、极简衣饰、不备书籍,直到去世。这一次,她是真的萎谢了。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张爱玲与王家卫为何未能缔结半生缘)(5)

张爱玲生前最后的影像

《半生缘》未拍电影谁更遗憾

尽管张爱玲晚景凄凉,但却不见得真正缺钱,只因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其散文和小说均已成为华语出版机构争抢版权的热销货。所以就在去世2个月前,她在接读王家卫与她商议将其小说《半生缘》改编为电影事宜时,才会冷静地回信告诉他,请与该小说的台湾版权代理方联系,同时又写信告诉她的好友兼代理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半生缘》不急于拍片,全看对方从影绩效如何。

莫怪张爱玲此前居然不知道王家卫是何方神圣,一个自我矜持了一辈子,仅有余力靠着写作护持内心的的女作家,她就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可以弃之不顾,更完全有理由关起门来屏蔽整个世界。

只可惜,她的《半生缘》小说,就此失去了一个被改编为电影,让世人坐进影院多欣赏一次,再比对原作品评一次的机会。

这究竟是张爱玲、王家卫,还是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憾事?

或者说,作为吃瓜群众,我们至今一直坐等重现的,究竟是《半生缘》还是这个故事背后,张爱玲那著作等身、爱憎乖谬,且半生华美、半生苍凉的人生传奇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