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

2021年5月,四川省青神县一男子在夜间逮了260只癞蛤蟆,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并罚款1万元用来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而且还要在县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这,是一起刑事案件!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1)

癞蛤蟆都有什么作用?

癞蛤蟆,学名叫中华蟾蜍,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的草丛、泥土里或者土洞中等,一般在晚上或者雨天的时候出来活动,会捕食蚂蚁、蜗牛、甲虫、飞蛾等动物为食。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2)

要说癞蛤蟆应该没几个人喜欢吧,尤其是它身上的那一身疙瘩,看着就瘆得慌!不知道你们老家有没有这样一种说法:过去的老人们都说,癞蛤蟆不能用手摸,背后的疙瘩是有毒的。这是真的吗?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3)

答案并不是,蟾蜍身体表面的疙瘩是没有分泌功能的,那只是为了增大体表面积长的疣状物,其实就是看起来有些丑,是没有毒的。而真正能分泌毒液的是眼睛后面的腺体,左右各一个,这些腺体能喷出来白色分泌物,是有毒的,不同种类的蟾蜍分泌的液体毒性不同,所以碰到的话还是不要摸为好。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4)

其实蟾蜍除了丑之外,浑身上下都是宝,虽然不受人待见,但是对人类却有很大益处。比如蟾蜍喷出来的白色分泌物叫“蟾酥”,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作消肿、止痛、解毒等。除此之外还有蟾蜍的干蟾(干燥全体)、表皮、头、舌、肝、胆以及自然褪下的角质衣膜等,都是可以入药的。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龋齿疼痛、慢性气管炎等。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5)

蟾蜍还是捕食田野害虫的能手,农村的蟾蜍和青蛙基本都生活在田地、树林、草地里,会捕食一些蚱蜢、金龟子、蚊子、蝗虫、白蚁等,捕食量也是非常大的。一般稻田里的青蛙,一只青蛙一天捕食的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的能达到200只,而中华蟾蜍捕食的害虫是青蛙的2-3倍,所以蟾蜍对庄稼的有益程度非常高。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6)

为什么不能逮癞蛤蟆?

可能会有人纳闷,癞蛤蟆在农村很常见,尤其是下雨之后,你可能在路上走的时候都能碰到几只。那么为什么逮癞蛤蟆还要被判刑和罚款呢?这里要科普一下,野生的蟾蜍已经被收录进“三有保护动物”,所谓三有保护动物,就是指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7)

对于“三有保护动物”,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捕捉1只(条)就违法,捕捉20只(条)以上就构成犯罪,捕捉50只(条)以上就属于重大刑事案件,不止要享受包吃包住,还要被罚款。除了蟾蜍之外,还有我们常见的麻雀、青蛙、壁虎、野兔、斑鸠、竹鼠、刺猬、蛇类等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千万不要私自捕捉。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8)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一定要科普给身边的人,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蟾蜍、麻雀、野兔等是保护动物,还是会捉来吃,2017年2月18日,浙江淳安县一名男子为了尝“野味”,就在附近水库私自捕捉了114只中华蟾蜍,这名男子认为抓几只癞蛤蟆不犯法。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9)

还有的人明知道蟾蜍不能抓,还知法犯法的,2021年7月20日,盐城市大丰区一位70岁村民私自捕捉200多只蟾蜍被抓,根据这位村民称,听说外地有人高价7元一斤收购蟾蜍,就想捉些卖给商家,以为大晚上躲在田地里逮蟾蜍,不会被发现。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10)

捕猎“三有保护动物”事件

2017年2月,湖南浏阳市一位村民半个月捕捉了4000多只中华蟾蜍被拘留。

2017年7月,上海7人一晚上抓捕了277只麻雀,因非法狩猎罪被公诉。

2019年,广东省河源市一男子私自捕捉了136只麻雀,被判刑9个月,罚款3600元。

2021年7月12日,河南南阳两名男子因非法捕捉野生壁虎490多只,目前两人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

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男子因抓蟾蜍被判6月罚1万)(11)

因捕猎“三有保护动物”被抓的事件还有很多,不知道哪些是保护动物的也很多,我们应该加强对“三有动物”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知法犯法。

好了,今天就到这了,关注过客,听过客说,我们下期见。

#全能创作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