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

今年大家都早早进入寒假模式,很多孩子已经来回穿梭在不同的兴趣班了。

关于兴趣班,经常有家长咨询几类问题:

  1. 给孩子报了他喜欢的课,但是上几节之后他就没有之前的兴趣了;
  2. 觉得孩子从小就有画画的天赋,想通过兴趣班好好培养一下,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去;
  3. 报了好几个不同的班,费用挺多,孩子也算积极,但不知道会不会精力太分散,学杂了反而学不精。

如果你也面对类似的困惑,或是正准备报班拿不定主意,那就先听听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对大脑发育的见解,来辨别一下“何时学、为何学、如何学”。

何时学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基础学科,美育被明确列入教育大纲,教育部也将艺术人才素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这意味着孩子不仅要基础学科过关,还得全方面发展,兴趣班已经不是学或不学的问题,而是学什么、啥时候学的问题。

简·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到:在整个童年和青春期,大脑自始至终都在成长和学习;事实上,负责情绪调节、冲动控制以及更“成人化”的推理形式的大脑前额皮质,至少要到25岁才能发育充分。

在孩子6岁之前,对大脑的发育和学习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

而在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开始修剪掉一些不常用的突触。

到青春期时,有一半突触会被修剪掉。

突触,就是大脑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所以对于某些功能来说,大脑的发育是“用则进,不用则废”。

因此我们得出对孩子进行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6岁前观察和互动,6-10岁集中式学习,直至青春期结束基本定型。

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1)

为何学

教育从来都不是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而是有目的性的引导。

兴趣培养的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取长”和“补短”。

取长,是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赋,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对音乐、画画的感知度很高,那么我们持续引导孩子保留这方面的突触,他就有机会在这个领域突破他的天赋,成为天才型选手。

补短,则是当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短板导致了其他发展受限,比如孩子很难专注、没有耐心,会影响学科的进度,我们可以通过书法、棋类这些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在练习的时候养成凝神平息、专心致志的习惯。

所以在给孩子报班之前,先想清楚是要取长还是补短,孩子具体应该学什么,取决于他“为何学”。

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2)

如何学

怎么选择一家合适的学习机构,也是门学问。

按照青少年综合艺术素质课程(简称“综评”)的思路,和我们理解的传统艺术教学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艺术教学,包括音乐、舞蹈、语言、美术、书法等艺术能力,通常以考级为测评结果,属于应试教育。

但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讲,综合艺术素养:也就是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情趣、创意表达的能力,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些才是他们应该学以致用的内核。

所以我们给孩子报班学习,不应该止步于考级,而是应该提升孩子的综合艺术素养,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到的技能伴随一生,成为他们自己的亮点。

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3)

辨别学习机构好坏,要看它的学习反馈体系。

很多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报班,学得怎样都要等到最后考级的时候才知晓。

所以有学习平台的机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正规的机构,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学员都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习进度、成长轨迹、阶段性的学习成果。

这样一来,孩子当下处在哪个学习阶段,他的成果如何,家长心里有数,孩子也能一直处在和对应阶段的竞争氛围中,更能产生积极性。

好的机构不仅提供学习平台,更提供展现舞台。

我们都知道,持续、及时的正向反馈,能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而在舞台展现的成就感,可以说能让学习效果爆棚。

我在朋友圈一位朋友的分享中,看到她的孩子参加了一个主题音乐会。

朋友发的图片里,有琵琶、古筝、古琴、竹笛、二胡、书写、朗诵,甚至还有点茶表演,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大型国学文化的盛宴,却没想到表演者都是某个机构的学员,当时我就特别震惊,马上去查找这家机构的资料了。

孩子们的辛苦练习,最终能以这样的形式展现留存,不仅仅是作为给家长的反馈,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的成就感,舞台带给他们的肯定和自信,足以他们能保持这份兴趣直至终身。

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4)

关于给孩子报班,乖妈的建议就是遵循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来辨别“何时学、为何学、如何学”,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对的方向、找一个好的机构,即可放心支持孩子去学习。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我是咨询师乖妈,一个带着爱不断学习的二胎妈妈,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育儿妙招!

小孩学哪个思维课好(兴趣班应参考孩子的爱好还是天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