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前言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叛逆”的一位,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秦穆公等四位前辈无论怎么作、怎么斗,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纲领,他们想揍谁,一定要打着周天子的名义,以接受周天子的青睐和赏赐为荣。

可是楚庄王就不“惯病”,不仅不尊重天子,还带领大军问鼎中原,对周天子逼宫,并展开十几年的晋楚争霸,最后打败晋国实现称霸诸侯的野心。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1)

在楚庄王的一生,根本不在意周天子,也不搞“尊王攘夷”那一套,靠自己的实力成功跻身“五霸”行列。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出身来看,与根正苗红的姬姓晋国、功勋之后的姜姓齐国和殷商旧族的秦国、宋国相比,楚国是大国中最“卑微”的。

楚国国君姓芈,最早受封于周成王时代,管辖范围在汉水和长江中游,那个时候的长江中游属于蛮夷未开化之地。

所以说,虽然楚国诸侯封得早,但不受周天子和中原诸侯国待见,一直被排除在华夏之外。

由于和周朝血缘关系淡薄,楚国也没有太把周天子放在心上,春秋初年,平王东迁,东周王畿实力衰微,楚国自立为王,名义上与天子平齐。

周朝廷自然是不同意的,可是自己实力太弱还动不了人家,干脆给自己个台阶下,封楚国为南方夷越之长。

由于两湖长江中游为蛮荒之地,人烟稀少,楚国得以拓展疆土,经过几代努力,楚国成为地盘最大的诸侯。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2)

公元前613年,不到二十岁的芈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此时的楚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公子燮与令尹(楚国宰相)成嘉为了权力剑拔弩张。

公子燮由此产生谋反之心,并劫持楚庄王逃出郢都,可惜计划败露,被成嘉预先得知,在逃走的半路上截杀公子燮,解救楚庄王。

历史记载,楚庄王在这之后的三年中整日声色犬马,田园狩猎,在王宫内载歌载舞,楚国遭受异族入侵和大饥荒都不管。

最后在大臣苏从声泪俱下的苦劝后如醍醐灌顶,立刻改过自新,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并从此成就一番霸业。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3)

这段经历就是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楚庄王的韬光养晦策略。

在其继位之初,朝中根基不稳,全由成嘉把持朝政,如果与权臣势力硬刚,难保不成为第二个公子燮,干脆低调蛰伏起来,暗中蓄力,等待时机。

再加上当时楚国外有夷狄入侵,内有饥荒,庄王更不能着急,只等朝廷人心不稳再果断出击。如果是因为玩心太重,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鼎中原,威逼天子

楚庄王在“一鸣惊人”后,迅速开启开挂模式,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庄王亲自率军灭掉庸国,然后图谋北上争霸。

当时的中原以晋国实力最强,西部抑制秦国,东部制衡齐国,此时的晋国国君是晋灵公,但大权掌握在权臣赵盾手中,君臣矛盾突出,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从前610年至前607年,楚庄王伐陈攻宋,震慑中原,各路诸侯纷纷在晋楚之间站队,晋楚争霸日趋白热化。

前606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北上,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吓得周定王惶恐不安,立刻派遣使臣慰劳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4)

楚庄王咄咄逼人,丝毫不给天子留面子,还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的传国之宝,也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楚庄王问九鼎充分暴露其称霸中原的野心,只是晋、齐、秦、吴等诸侯大国都在,楚国尚未一家独大,只得暂时退兵。

邲之战,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关键一役

在楚庄王问鼎中原后的几年时间里,晋楚争霸互有胜负,为了彻底消灭晋国的威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围攻晋国的盟友郑国。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5)

晋国派荀林父率领大军救援郑国,两军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在开战前,楚军进行了充分的情报刺探和搜索,得知晋国将帅不和。

为了进一步瓦解晋军心理防线,楚国先派使者表明只是教训郑国,不敢得罪晋国,还向晋国讨好献媚,使晋国产生懈怠轻敌心理,并答应与晋国签署盟约。

但在约定以后的数日就背弃盟约,派遣将领驾单车向晋军挑战,杀掉一人,俘虏一人,楚军的一软一硬把晋军弄得既愤怒又不解,楚庄王的求和是为懈怠晋军,挑战在于试探晋军虚实。

晋军内部果然发生矛盾,有人为了升职要向楚军挑战,有人却想让晋军失败,故意从中作梗。

楚军眼看时机已到决定先发制人,楚国全军出动,楚庄王亲自督战,晋军主帅荀林父见楚军大举来攻,前有强敌,后有黄河,心中非常慌乱,竟然直接敲响战鼓说:“先渡过河的有赏!”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6)

荀林父这一嚷嚷让本就没有底气的晋军乱了阵脚,所有士兵一道涌向河岸,争船抢渡,先上船者挥刀乱砍,船中断指之多,竟然可以捧起。

趁晋军溃逃之际,楚军乘胜追击,溃散的晋军争舟渡河,喧嚣之声彻夜不绝,有的战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最后荀林父率少量残兵回到晋国。

邲之战作为晋楚争霸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意义重大,楚国不仅报了城濮之战的一箭之仇,而且在诸侯之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首鼠两端的郑国彻底依附楚国,楚庄王则趁此余威进击宋国,经九个月围困,宋国陷入困境,竟达到“易子而食”的程度。晋国因为邲之战元气大伤,无力援救,最终宋国于594年力竭投降。

宋降楚后,鲁国也转而依附楚国,同时楚国又与齐国通好,一时间中原形势完全落入楚国的掌握之中,楚庄王如愿以偿地取得了中原霸权。

楚国最强霸主

楚庄王一生武功赫赫为楚国之最,前611年,楚庄王在他执政的第三年亲自指挥楚、秦、巴联军灭庸,镇服南方百夷。

前606年问鼎中原,成就一段历史佳话,从前604年至597年六次伐郑,使郑臣服,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与晋军在邲地决战,大胜晋国,立威定霸。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吗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7)

前595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围宋九个月,霸业达到顶峰,楚庄王在位期间“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在楚庄王执政期间,楚国成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霸业最辉煌时代。

他的文治武功给楚国带来了强盛和霸业,从此楚国崛起成为春秋战国近五百年的强国之一。

历来史家对春秋五霸的人选有争议,一种排法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但无论哪一种排序,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当之无愧的人选,可见楚庄王功绩之大,地位之高。

综合来看,齐桓公虽然九合诸侯,但执政末期宠信奸佞,落得个被幽禁饿死的下场。

晋文公虽然称霸中原,但仅执政八年,影响有限,秦穆公虽然在开拓疆土可与楚庄王媲美,但始终被晋国遏制,未踏进中原一步。

宋襄公被道学仁义所困,先是沦为楚国阶下囚,后被楚国打败射伤大腿,饮恨而亡,至于阖闾和勾践,偏安东南,未曾图霸中原,缺乏代表性。

而楚庄王在执政二十三年中,对外东征西讨,称霸诸侯,对内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发展农业水利,整顿军队,提高楚国实力,第一次让楚国成为中原主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