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1)

作为一位爱书人,你也曾品味先人智慧的结晶,沉醉于文字背后凝练的时光。

作为一位探知者,你也曾登临知识的万神殿,徜徉于书籍的浩瀚海洋。

当你双手抚过带着油墨芬芳的书页时,是否好奇过有关书籍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秘闻?当你在图书馆求索新知时,可曾想到那些名闻四海的知识殿堂经历过怎样的风雨?

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思绪,那么,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爱书人杂记”系列《图书馆杂记》《书虫杂记》两本小书正适合你!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2)

今天,就让我们对话译者编辑,一起聊聊这两本精美小书背后的故事。

台前幕后:作者与译者

【问题】:林编辑您好!《图书馆杂记》《书虫杂记》最近受到读者很多好评,据我们了解,这两本小书是关于书籍、图书馆的知识,作者是英国的一位作家克莱尔·科克-斯塔基,请问你们最初是怎么发现并把它们引进的?

林烟霞(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编辑):您好!我们最初其实是从版权代理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这两本书的介绍。一开始很直观地被这个主题所吸引。

作为编辑,我们本身对书籍和图书馆相关的题材就比较敏感。看到这样的书名之后,我又看到简介里提到了很多书中涉及的有趣冷知识,我就非常好奇

比如说他提到了很多著名作家没有完成的作品、很多神秘的馆藏、各种各样特殊的图书馆,甚至羽毛笔的制作方法,就觉得非常有趣。

当时我对这两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玲珑、干货满满,因为书里的文章,篇幅都很短小,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对青少年读者、成年大众读者,还是专业领域的读者都非常的友好。

作者斯塔基在国内也有一定知名度,他出版过《如何给狮子剥皮》《企鹅、凤梨与穿山甲》等讲冷知识的小书,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

这样两本简约而不简单的小书,也能拓展一下我们以往偏于经典和轻学术的、比较严肃的这种风格。所以我们在茫茫书海里相中了它们。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3)

【问题】这两本书的翻译有何特点呢?

林烟霞: 这两本书虽然看起来篇幅短小,内容简单,但是正如它们的书名所展示的,它们的内容实在是太过的丰富和庞杂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由于两本书是知识类书籍,更要求在翻译的时候具有相当的准确度。

因此我们更需要寻找那种偏于杂家,更善于和读者进行交流的译者来翻译。所以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想到了许梦鸽,因为她之前一直是从事纪录片的字幕和配音稿的翻译工作的,得以接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正契合了百科全书式的内容结构。

许梦鸽老师对《书虫杂记》的翻译工作投入了强烈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但由于身体抱恙不得不中途退出,由陆紫莹老师以过硬的工作能力完成《图书馆杂记》的翻译工作。

这两本看似非常简单,实则非常复杂。两本小书的顺利出版,也是与两位译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书虫杂记》:爱书人的藏宝图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4)

《书虫杂记》最大的特征大概是“庞杂”,你需要从光彩炫目的珍宝中拾取你所期待的新知。而它的意义不止于此,在细节性的知识之外,它们能给你更深刻的启发,让你与书建立起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问题】《书虫杂记》的书名很有意思,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幕后故事给我们讲讲?

林烟霞:这本书原标题中写的是“book lovers”,意为爱书的人。而书虫这个词很像上个世纪末的那种表达,用于形容那些喜欢书或者是喜欢读书的人。

我觉得书虫还含有其他几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它可以反映作者的这个精神,他确实是抽丝剥茧,事无巨细的搜集和介绍了很多关于图书、作者和作品相关的知识。

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个作者他本身就是一个书虫,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带领我们钻到书堆里面,去领略所有和书籍有关的知识。

除此之外,它还绘制了所有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的群像。就是我们一定都是非常喜欢书的读者,一定是大大小小的“书虫”。这就是我们选择《书虫杂记》这个译名的原因。

我相信这个书名会吸引很多的书虫,也相信绝大部分的书虫都会在这本书里面找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会有那种探索新知的喜悦瞬间,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阅读的乐趣。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5)

【问题】梦鸽好,《书虫杂记》这本书绘制了一座虚拟的书籍博物馆,囊括了书籍发展的各个方面,您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哪部分内容印象比较深刻?

许梦鸽(《书虫杂记》译者):我对这本书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不同时代下书籍的制作流程,从最早古埃及的纸莎草卷轴,到公元前罗马的犊皮纸,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制作流程,包括怎样晾晒纸莎草植物到如何鞣制一张小牛皮。

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所熟悉的古代书写材质最早的是龟甲,然后是竹简帛书,在蔡伦造纸术被发明的几个世纪后才传到欧洲,所以东西方的这种差异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最开始手抄本需要靠人手工誊写来复制和传播,完成一本书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誊写、配画和装订都是不同的人来完成。直到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以及木浆纸的投入生产,书才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的形式。

你不禁会感叹,从古至今的人类为了保存和传播他们的文字智慧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以前造一张纸要十几天,抄写一本书要好几年,然后再把它们一张一张装订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一本书,期间花费的时间和劳动量难以计数,看起来有些笨拙和执拗。

而我们现代的书都是从印刷厂成批生产的,整个过程自动化也很简便,一次能出成千上万本送到不同的书店或者仓库,看上去很便捷。

但当你回望这么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就真的能理解到为什么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光在于它里面写的内容,还有它的制作过程,是汇集了东西方爱书人几千年来的努力

所以当你捧着手边这本小书的时候,你或许会有点感动,你能一边触碰它的质感看看纸张、墨水、字体和封皮材质,一边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这就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它让你跟书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让爱书的人更了解书,也更爱护书,真有种“粒粒皆辛苦”的感叹,放在书上就是“页页皆辛苦”

《图书馆杂记》:智慧殿堂的索引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6)

《图书馆杂记》介绍了有关世界各地图书馆的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阅读它的过程,如同追随航标,在无边的知识之海中做一次巡礼。

【问题】紫莹好,《图书馆杂记》这本书其实是写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的一些内容,您在拿到书的时候,通读下来有什么感受?对其中的哪部分内容印象比较深刻?

陆紫莹(《图书馆杂记》译者):我对图书馆和图书都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喜欢去书店,上了大学之后因为专业原因,更是经常要去泡图书馆。

然而我虽说经常去图书馆学习或是休闲阅读,但是我对图书馆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图书的分类,乃至图书馆的一些历史,或者是一些冷知识,我自己并不了解。

在翻译这本包容了很多大大小小学科知识的书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关于图书馆的更多细节知识。比如说图书馆这个记载了人类的所有的那些精神文明财富的这么一个地方,它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变得平民化的?这个过程我是觉得是非常的有意思的。

除了这些比较大的这些知识点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不同图书馆的迥异的馆藏。像我们自己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的图书馆大英图书馆,还有牛津大学的伯德利图书馆都会有自己一些很独特的一些藏书。

这本书包含了许多这样有趣的小知识,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超越借阅时限的那些书。一般情况之下我们都知道,从图书馆借出来一本书,它是有一个借阅期限,如果逾期不还的话,可能会缴纳一定的滞纳金。

在《图书馆杂记》里面就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讲一些借阅的时间超长的书。当时我居然发现原来借阅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达到了二百二十一年,这个时间的跨度简直让人长得无法想象。

书中提到一七八九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从纽约社会图书馆借了一本《国际法》,直到二零一零年,就是二百二十一年后,才把这本书物归原主。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很回味无穷的地方。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7)

编译者寄语:打开知识世界大门的钥匙

欧阳修云:“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这种把握一切碎片时间阅读的习惯对于工作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

《图书馆杂记》《书虫杂记》两本书设计成小巧便携的样式,无需连续的时间,也无需特定的环境,你完全可以在通勤途中随手翻几页,收获一些新的知识,毫无负担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以此为契机,走向更宽广的知识世界。

【问题】你们希望通过这两本书,让我们的读者了解到什么?

林烟霞:就像作者斯塔基在序言里写的一样,翻开这两本书,您就可能像掉进了爱丽丝漫游奇境里面的兔子洞,每翻过一页,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而且可以根据这些知识拓展开来,探索更多新知。

而且我觉得这两本书实际上是回归到了书籍最本身的一种功用,就是传递知识。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认知,也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闲谈中增加不少的小谈资

对于爱书的和喜欢读书的读者来说这两本小书可以让我们跳脱出读者和借书人的视角,来从书的本身去看书,让我们从图书馆的受益人变成更加了解图书馆的人。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也是一个增长见识,更加了解他们朝夕相处的书籍的契机。他们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知识更加的喜爱图书,亲近阅读,并且更加愿意走进图书馆。

所以我们希望所有的读书人、爱书人和做书人都能够喜欢这两本小书。并且因为《图书馆杂记》和《书虫杂记》而更加地热爱书籍和阅读,从知识和阅读中获取生活的快乐,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丰富,也让阅读成为滋养我们的养分。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8)

许梦鸽:通过《书虫杂记》,希望大家能少一些读书的压力,其实看一本书不需要那么多仪式感和心理准备。

现在很多人都说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电子阅读和看几十秒的短视频,觉得心里很浮躁看不下去一本大部头的书,产生比较重的负担,觉得读书就应该是严肃且枯燥的。

其实真的不用那么有压力,不要一上来自己给自己竖一道我不适合读书的高墙,与精神的享受失之交臂。

你可以从我们《书虫杂记》这样的精装小书开始,里面有很多趣闻和冷知识勾起可以你的好奇心,阅读起来也没有门槛,也不需要连续的时间,甚至不用做书签。

你完全可以上班通勤路上随身带着,在地铁上随手翻开,看几页,获取一点点知识上的小收获,或者从目录里挑你感兴趣的关键词,轻轻松松读完,或许还能分享几条小知识给朋友,在愉快的过程中增进友谊。

此外,因为这本书是点到为止,所以可以把它当成引子,去探寻更多令你好奇的知识,像某个作家或者某个文学奖项,亦或者是书籍的制作本身。

就像是这本书里提到的塞缪尔·约翰逊的一句名言:

作家只是书的开始,由读者将它完成。

(本文由北京新闻广播《编辑部的故事》|《图书馆杂记》《书虫杂记》——巡游世界各大图书馆,探索所有与书有关的细节 节目整理而成)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9)

图书馆杂记

〔英〕克莱尔·科克-斯塔基 著

陆紫莹 译

(优惠活动进行中)

★商务印书馆5月读者喜爱的好书TOP15

★一场世界各大图书馆从古至今、从内到外的深入巡游

★探索图书馆运作的奥秘,见证神秘藏品、艺术和魔法

爱书的你,真的了解图书馆吗?

《图书馆杂记》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简洁明了的历史故事、光怪陆离的逸事趣闻,也有令人受益匪浅的“冷知识”,信息量巨大!在其中,你可以一览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全貌,也能了解千奇百怪的图书馆和陈列室,跟着作者一起探知图书馆运作的秘密、学习专业的图书馆术语,走近令人称奇的藏书与藏品背后的奇人异事,了解关于图书馆的一切!

如何成为一名图书译者(专访译者与编辑)(10)

书虫杂记

〔英〕克莱尔·科克-斯塔基 著

许梦鸽 译

(优惠活动进行中)

★商务印书馆5月读者喜爱的好书TOP15

★一场关于书籍、作者、写作的冷知识大会

★一次有趣、古怪、迷人的书中乐趣大搜罗

★抽丝剥茧,探索所有跟书有关的细节!

《书虫杂记》中充满了罕为人知的事实、稀奇古怪的清单和易于阅读的知识片段,你能在这里了解到纸张和书皮的历史、窥探禁书背后的故事,以及哪种羽毛适合做成笔、被拒稿过的畅销书作家、如何识别之前的初版书和签名本……并且远远不止这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