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

《使徒行者》,三年三年又三年。

从《无间道》开始,卧底元素在港剧中就没有停过。

TVB在《学警狙击》和《潜行狙击》火了反英雄梁笑棠之后,卧底主题剧就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依靠着“全民找卧底”的噱头,环环相扣节奏紧凑的剧情,《使徒行者》成功破圈,佘诗曼、林峰人气更进一步,许绍雄扮演的覃欢喜也一跃成为经典角色。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2)

《使徒行者》,革新了卧底剧的套路,直接抛出黑警与卧底的噱头,达到了开场即高能,悬念从开头保持到结尾的效果。

剧集在香港赢得了年度收视冠军,在内地则是上线优酷平台进行网播,打破港剧有史以来的流量纪录。

这么高的人气,不拍续集是不可能的。

于是,有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3)

写完前两部,犹豫着要不要写第三部。

毕竟第二部开始,被人诟病吐槽的就已经不少了。

但我依然觉得《使徒行者》3值得一追,也同样值得一写,不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绕道。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4)

先帮大家捋一下有关《使徒行者》系列的时间线。

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使徒2》发生在2010年,接着的《使徒1》发生在2014到2015年,最后才是发生在2019年的《使徒3》。

即《使徒2》是《使徒1》的前传,而《使徒3》直接连接的是《使徒1》。

也就是正传——前传——后传的顺序。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5)

这样的设置也导致整个《使徒行者》系列的时间线和剪辑显得较为混乱。

而只有先弄清整个系列的时间线,才会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尤其是中间间隔的时间一长,很多人物细节的来龙去脉容易令人淡忘,让观众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而《使徒3》中的人物、感情戏又过多,使得整个主线的剧情难免有分散杂乱之感。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6)

正传《使徒1》的灵魂是找出5个卧底。

前传《使徒2》是找卧底并交代正传主人公前史。

到了后传《使徒3》,编剧面临的戏剧任务不仅仅是要守住找卧底的核心设定,并对第一部和第一部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串联、归总以及成长。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加入的角色需要他们与旧人发展出新的故事并且要合情合理。

这一季的剧情线很多,把前面两季的事情也都交代清楚了,穿插了很多之前的叙事,写了一个庞大的故事,没有特别烂尾,也留下了第四季的悬念。

在第一部把卧底玩到极致的情况下,还能做到现在的新花样,已经实属不易。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7)

所以《使徒3》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大家齐聚一堂,把《使徒行者》的时间线、世界观拓展更大。

它把第一部的薛家强,第二部的郑淑梅、徐天堂,两部都有的卓凯、覃欢喜,全都串联起来了。

林峰的回归,苗侨伟、许绍雄、马国明、袁伟豪、黄智雯、黄翠如,张振朗、蔡思贝,还有吴卓羲、杨明、谢天华、姜皓文等串场,可以说是超强阵容了。

这是把《学警系列》、《潜行狙击》、《铁探》的瞬间记忆都被点亮了。

能看到这么多演员齐聚一部戏,单冲着这个卡司,TVB迷也很难不看吧。

当然,最为惋惜的第一部的灵魂人物之一的丁小嘉没有出现,我们只能在剧情的闪回中重温。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8)

很多人从第二部起,就不满好好的港剧,没了“港味”,到了第三部,更是被骂到完全失去港剧的“原汁原味”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港剧确实是“变”了。

它更多是在制作层面上升级,拿了内地的投资,可以财大气粗地拍电影规模的追车、爆破戏。

连剧里的台词都在讲,时代不同了,古惑仔现在都不拿砍刀,改学电脑,因为赚钱。

TVB也不可能继续守着自家的小摄影棚,用发黄滤镜,反复念叨“做人最要紧是开开心心”。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9)

时代不同了,怀念它的不变,也接受它的变。

其实无论是滤镜变了,还是取景变了,或是演员变了,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港剧精神”一直都在。

其实在《使徒3》一开始,我就似乎看到了《使徒1》的影子。

举两个最直接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浴足店和隧道。

尽管这两个地方,在剧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能看出监制的用心。

毕竟第一部中出现的浴足店和隧道都是最为经典的两个场景。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0)

“卧底”本身是一个神秘的工作,《使徒行者》系列能够大获成功的原因就是为观众展示卧底的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选择做警察这份职业?

真的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家国使命感吗?还是为了体制内的好工作?抑或是被影视片里帅气聪明的警察迷了眼?

即使做了警察,为什么要选择做特警、缉毒警或者卧底这种风险系数最高的类型?

和嫌犯斗智斗勇还不过,一定要赌上自己哪怕亲人朋友的性命?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1)

虽然影视片里枪林弹雨的镜头过于夸张,但现实中其实不乏壮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警察。

也许没有一份工作是绝对安全的,但大部分工作都不用像警察这样直面深度恐惧和性命之忧。

我很难理解迎着枪林弹雨做任务的警察,正如我不很难解战场上厮杀的将士,生命诚可贵,可能是我贪生怕死。

我想细究藏他们坚定信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是高薪的诱惑?是高难度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是爱?抑或是恨?

一个人需要安全感,一个国家更加需要,这也是社会上对这个职业敬重佩服的原因吧。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2)

当我们陷入险境,希望一个人或者一些人来救你时,请认真想一想,你值不值得搭上人家的性命来救你?

再浅显一点,你值不值得浪费人家的时间?

《使徒行者3》重燃了很多人对港剧的梦想与期待,每一个剧中的人物都长久地存在很多人的心中。

那些行走在黑暗中的卧底们,那些容易让他们迷失的幽暗日子,他们的艰辛与不易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

伴随着第三部偶尔回放的那首《越难越爱》,仿佛对港剧的所有喜爱与热爱都重新涌现。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3)

哪怕对于《使徒3》吐槽的声音很多:

有说它虽然覆盖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内容,既有破案,又有恋爱,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却是所有的元素是离散的而且是标签化的。

有说编剧在新的情节内容上发挥得很少,都是在旧的东西上涂涂改改,拼拼凑凑,让这一部剧在传统港剧题材和新的表达方式之间来回挣扎,无法有机的融合。

也有的说剧集开头结尾呼应,虽然是设悬念,可以让观众期待下一部,但有故弄玄虚之嫌。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4)

如今我已经不想说续集如何如何,我也不想说编剧如何如何,为了这个系列的剧集,就看吧,就写吧。

说真的,除了旧日的情怀外,这个故事,不完美,瑕疵多,还不乏狗血,但是凭良心说,它并没有那么不堪。

我们评价一部剧集的优劣,应该从剧本、演员、包括特效、音乐等后期制作等全方位考量。

大概,《使徒3》最大缺点亦是它的最大优点,即与观众思维定势中的“港味”做突破,也是在和曾经的自己做突破。

时代变了,犯罪分子的手法也日新月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打击罪犯的格局、视野和手段怎能不跟着与时俱进。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5)

要看斗智斗勇、斗格局、斗人性,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叙事模式中,那么《无间道》系列、《潜行阻击》,以及《使徒1》都已经做到极致了。

复制经典不能等同于经典,必然要有所突破。

而《使徒3》让我看到了突破的诚意,不能不承认其持续打造这个IP的决心,从而为未来继续开拓合拍片市场打好基础。

它运用、穿插了一些两地都能get到的“梗”。

比如其欢喜,在剧中“死而复生”从而流亡各地,这样祖传的情节,覃欢喜则用“流浪地球”四个字概括。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6)

所以,我认为港味还是有的,只是时代变了,而我们印象中所尝到过的港味更富有情怀,更浓郁,更香醇。

港味,其实是一种精神——杂糅各处精华,荟聚百家之所长,犹如海纳百川一般吸收其养分,从而令自我成长。

看剧嘛,和做人一样,都不能太贪心了,在拥有一众好演员的基础上,讲好故事才是根本。

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17)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