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3五大看点 三年三年又三年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使徒行者》,三年三年又三年。
从《无间道》开始,卧底元素在港剧中就没有停过。
TVB在《学警狙击》和《潜行狙击》火了反英雄梁笑棠之后,卧底主题剧就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依靠着“全民找卧底”的噱头,环环相扣节奏紧凑的剧情,《使徒行者》成功破圈,佘诗曼、林峰人气更进一步,许绍雄扮演的覃欢喜也一跃成为经典角色。
《使徒行者》,革新了卧底剧的套路,直接抛出黑警与卧底的噱头,达到了开场即高能,悬念从开头保持到结尾的效果。
剧集在香港赢得了年度收视冠军,在内地则是上线优酷平台进行网播,打破港剧有史以来的流量纪录。
这么高的人气,不拍续集是不可能的。
于是,有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写完前两部,犹豫着要不要写第三部。
毕竟第二部开始,被人诟病吐槽的就已经不少了。
但我依然觉得《使徒行者》3值得一追,也同样值得一写,不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绕道。
先帮大家捋一下有关《使徒行者》系列的时间线。
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使徒2》发生在2010年,接着的《使徒1》发生在2014到2015年,最后才是发生在2019年的《使徒3》。
即《使徒2》是《使徒1》的前传,而《使徒3》直接连接的是《使徒1》。
也就是正传——前传——后传的顺序。
这样的设置也导致整个《使徒行者》系列的时间线和剪辑显得较为混乱。
而只有先弄清整个系列的时间线,才会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尤其是中间间隔的时间一长,很多人物细节的来龙去脉容易令人淡忘,让观众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而《使徒3》中的人物、感情戏又过多,使得整个主线的剧情难免有分散杂乱之感。
正传《使徒1》的灵魂是找出5个卧底。
前传《使徒2》是找卧底并交代正传主人公前史。
到了后传《使徒3》,编剧面临的戏剧任务不仅仅是要守住找卧底的核心设定,并对第一部和第一部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串联、归总以及成长。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加入的角色需要他们与旧人发展出新的故事并且要合情合理。
这一季的剧情线很多,把前面两季的事情也都交代清楚了,穿插了很多之前的叙事,写了一个庞大的故事,没有特别烂尾,也留下了第四季的悬念。
在第一部把卧底玩到极致的情况下,还能做到现在的新花样,已经实属不易。
所以《使徒3》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大家齐聚一堂,把《使徒行者》的时间线、世界观拓展更大。
它把第一部的薛家强,第二部的郑淑梅、徐天堂,两部都有的卓凯、覃欢喜,全都串联起来了。
林峰的回归,苗侨伟、许绍雄、马国明、袁伟豪、黄智雯、黄翠如,张振朗、蔡思贝,还有吴卓羲、杨明、谢天华、姜皓文等串场,可以说是超强阵容了。
这是把《学警系列》、《潜行狙击》、《铁探》的瞬间记忆都被点亮了。
能看到这么多演员齐聚一部戏,单冲着这个卡司,TVB迷也很难不看吧。
当然,最为惋惜的第一部的灵魂人物之一的丁小嘉没有出现,我们只能在剧情的闪回中重温。
很多人从第二部起,就不满好好的港剧,没了“港味”,到了第三部,更是被骂到完全失去港剧的“原汁原味”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港剧确实是“变”了。
它更多是在制作层面上升级,拿了内地的投资,可以财大气粗地拍电影规模的追车、爆破戏。
连剧里的台词都在讲,时代不同了,古惑仔现在都不拿砍刀,改学电脑,因为赚钱。
TVB也不可能继续守着自家的小摄影棚,用发黄滤镜,反复念叨“做人最要紧是开开心心”。
时代不同了,怀念它的不变,也接受它的变。
其实无论是滤镜变了,还是取景变了,或是演员变了,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港剧精神”一直都在。
其实在《使徒3》一开始,我就似乎看到了《使徒1》的影子。
举两个最直接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浴足店和隧道。
尽管这两个地方,在剧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能看出监制的用心。
毕竟第一部中出现的浴足店和隧道都是最为经典的两个场景。
“卧底”本身是一个神秘的工作,《使徒行者》系列能够大获成功的原因就是为观众展示卧底的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选择做警察这份职业?
真的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家国使命感吗?还是为了体制内的好工作?抑或是被影视片里帅气聪明的警察迷了眼?
即使做了警察,为什么要选择做特警、缉毒警或者卧底这种风险系数最高的类型?
和嫌犯斗智斗勇还不过,一定要赌上自己哪怕亲人朋友的性命?
虽然影视片里枪林弹雨的镜头过于夸张,但现实中其实不乏壮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警察。
也许没有一份工作是绝对安全的,但大部分工作都不用像警察这样直面深度恐惧和性命之忧。
我很难理解迎着枪林弹雨做任务的警察,正如我不很难解战场上厮杀的将士,生命诚可贵,可能是我贪生怕死。
我想细究藏他们坚定信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是高薪的诱惑?是高难度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是爱?抑或是恨?
一个人需要安全感,一个国家更加需要,这也是社会上对这个职业敬重佩服的原因吧。
当我们陷入险境,希望一个人或者一些人来救你时,请认真想一想,你值不值得搭上人家的性命来救你?
再浅显一点,你值不值得浪费人家的时间?
《使徒行者3》重燃了很多人对港剧的梦想与期待,每一个剧中的人物都长久地存在很多人的心中。
那些行走在黑暗中的卧底们,那些容易让他们迷失的幽暗日子,他们的艰辛与不易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
伴随着第三部偶尔回放的那首《越难越爱》,仿佛对港剧的所有喜爱与热爱都重新涌现。
哪怕对于《使徒3》吐槽的声音很多:
有说它虽然覆盖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内容,既有破案,又有恋爱,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却是所有的元素是离散的而且是标签化的。
有说编剧在新的情节内容上发挥得很少,都是在旧的东西上涂涂改改,拼拼凑凑,让这一部剧在传统港剧题材和新的表达方式之间来回挣扎,无法有机的融合。
也有的说剧集开头结尾呼应,虽然是设悬念,可以让观众期待下一部,但有故弄玄虚之嫌。
如今我已经不想说续集如何如何,我也不想说编剧如何如何,为了这个系列的剧集,就看吧,就写吧。
说真的,除了旧日的情怀外,这个故事,不完美,瑕疵多,还不乏狗血,但是凭良心说,它并没有那么不堪。
我们评价一部剧集的优劣,应该从剧本、演员、包括特效、音乐等后期制作等全方位考量。
大概,《使徒3》最大缺点亦是它的最大优点,即与观众思维定势中的“港味”做突破,也是在和曾经的自己做突破。
时代变了,犯罪分子的手法也日新月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打击罪犯的格局、视野和手段怎能不跟着与时俱进。
要看斗智斗勇、斗格局、斗人性,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叙事模式中,那么《无间道》系列、《潜行阻击》,以及《使徒1》都已经做到极致了。
复制经典不能等同于经典,必然要有所突破。
而《使徒3》让我看到了突破的诚意,不能不承认其持续打造这个IP的决心,从而为未来继续开拓合拍片市场打好基础。
它运用、穿插了一些两地都能get到的“梗”。
比如其欢喜,在剧中“死而复生”从而流亡各地,这样祖传的情节,覃欢喜则用“流浪地球”四个字概括。
所以,我认为港味还是有的,只是时代变了,而我们印象中所尝到过的港味更富有情怀,更浓郁,更香醇。
港味,其实是一种精神——杂糅各处精华,荟聚百家之所长,犹如海纳百川一般吸收其养分,从而令自我成长。
看剧嘛,和做人一样,都不能太贪心了,在拥有一众好演员的基础上,讲好故事才是根本。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