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

文丨花欲燃吖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1)

《金瓶梅》一书的解读我已经做了几十篇了,关于李瓶儿和潘金莲的故事也没少细聊,只是唯独没将二人同框好好对比过。虽说这清河县的女子群像,各有千秋,没有对比性,可若是我们规定了前提的话,这两个女人倒也不是没得比。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的白月光,是许多男人心中梦寐以求的伴侣,她自从嫁入西门府后完成了自身的灵魂净化,开始走上了相夫教子的贤惠之路。从一个气死前夫的恶人变成了被情敌气死的可怜人。

潘金莲是《金瓶梅》中的反面角色,可以说是很多男人心中情人的首选,她的人生底色是炽热的,像烟花一样有过热烈绽放的时刻,然后转瞬即逝。

这两个书中浓墨重彩的女人,人生轨迹有着高度的相似,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西门庆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李瓶儿,对于潘金莲只有最后一丝怜悯之心,交代遗嘱时告诉吴月娘:“六儿,你宽恕她吧,姐妹几个好好过日子。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2)

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两个人有误解,认为潘金莲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自身样貌都不及李瓶儿,才会让李瓶儿过门还能夺走西门庆全部的宠爱。就像在很多男人心里永远是新欢强于旧爱,哪怕旧爱也曾是新欢。

李瓶儿是新欢,潘金莲就成为了旧爱。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假设将潘金莲和李瓶儿身世互换,潘金莲一定过得比李瓶儿幸福。因为这小妮子的闪光点都被她放纵的情事所掩盖,实际上,她所具有的优势是李瓶儿她远不能及的。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3)

一、堕落之初,同宗不同源。

1、潘金莲走上绝路,是因为这一生所求,都不得。

在我们之前谈到武松和潘金莲的叔嫂之情时,我提到过,这是潘金莲情爱的萌芽之初,对爱情第一次拥有向往,想要成为一个正常的女人,然而,初恋给与的打击过大,直接将心态谈崩,促使她走向深渊。

她13岁被潘姥姥卖入招宣府,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和调教。虽然书中对于招宣府并没有着重描述是一个怎样的府邸,潘金莲在府中过得怎样的生活,但可从招宣府林太太的所作所为可窥见一斑,那就是府内奢靡混乱。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4)

她一生所求不过是男才女貌旗鼓相当的爱情,所以,武松的出现给了她一丝曙光,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必困在这一方天地之中,守着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潘金莲和李瓶儿最大的差距是,小潘不贪心,她只想要爱而已。

在封建社会所留下的所有情爱故事中,大多数的薄情寡义的女子都是嫌贫爱富之人,唯独潘金莲对于钱财是很淡薄的。她嫁入西门府极少向西门庆索要金银首饰,锦衣玉食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一种生活,装点门面,可有可无。她是那种只要爱的人在身边有情饮水饱的人。

那她为什么走上了绝路了呢?

因为她,她没有机会选择第二种人生,只能任由命运推波助澜。卖给招宣府自己做不得主,到了张大户家,自己也不过是富贵人家养的一个宠物,嫁给武大郎也非自愿。武松击垮了她最后一丝念想,她便从此知道,以如今这样的局面身份,没有好人愿意娶她,自己也配不上任何好男子

在上一篇“潘金莲大闹葡萄架”中我对她心理做过分析,小潘是很自卑的,一个自卑的人被喜欢的人拒绝得彻底且毫无颜面,无异于摧毁了她所有尊严,她内心深刻意识到此生的命运就这样被规划好了结局,她不甘心,不服气,最后变被动为主动。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5)

潘金莲借西门庆为踏板过自己肆意妄为的人生,这是对封建女性被物化命运的抵抗。

2、李瓶儿走上绝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瓶儿与她不同,李瓶儿曾经有过选择,有过许多次重启人生的时刻,但是她都没有,只因她贪心。

李瓶儿既想要情爱又想要安稳,要人也要财,要岁月静好,也要情深岁月长,要夫唱妇随还要姐妹情深,最终的结果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痛子赴幽,什么都没抓住。

她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可这种结局是她自己亲手选的,怨不得别人。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6)

李瓶儿的少女时期是很可怜的,不比潘氏好过半分。她们二人的人生境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李瓶儿被养娘冯妈妈卖到梁中书府做小妾,梁中书的老婆是个妒妇,一旦发现老爷宠幸哪位小妾或者婢女,就抓起来乱棍打死。李瓶儿能在府中存活下来,活得谨小慎微,这一段人生经历也是她后来成为西门庆小妾后,极力拉拢姐妹的原因。

被大雨从头浇过,一生都在给自己撑伞。

梁中书被梁山好汉李逵打死,她和养娘逃命的时候顺手牵羊了梁中书家不少宝贝,所以,她嫁给花太监的时候也算一个小富婆了,可她仍然不知足,还想要更多傍身的钱财。花太监几乎把家产都留给了她,如果说没有枕头风是很难理解的。

她贪财倒也罢了,守着偌大的家业总能挣得后半生安稳富贵,可花子虚的死直接戳破了她的心底所求,要钱也要爱。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7)

她家和西门庆府邸一墙之隔,趁机密约大官人,她以花子虚常年不归家为由,让大官人帮忙好生相劝,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暗语——我家没人,速来。

她在和西门庆相处的过程中,总在打听府中大娘、三娘、五娘喜好,还常送礼取悦众人,目的就是为做西门庆小妾铺垫,大官人一开始并未有娶她之心,可李瓶儿却早有此意。

她要跳脱现在的生活去寻找情爱之路,本可以有更多选择,可她偏要花子虚死。

花太监去世留下不少家产,花子虚分得大半数惹得其他侄子不满,于是将花家告上县衙,李瓶儿求西门庆帮忙上下打点,结果官司输了。为了保住她的富贵,她不顾花子虚死活,将家产都转移到了西门府。

花子虚从县衙放出来,回家憋了一肚子闷气,眼看着殷实之家突然落魄。急火攻心大病一场,李瓶儿火上浇油,整日阴阳怪气,将花子虚直接气死。

她为什么要气死花子虚?

①花子虚死了,花家的遗产继承权就落在她手里,她手中的钱财来路就正当了。

②花子虚死了,她是个寡妇,嫁给西门庆清清白白,不必在幽会。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8)

可问题也出在这,花子虚死得很冤,李瓶儿想嫁西门庆本可以不用终结花子虚的。

①虎落平阳的男人,只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拿出些许钱财给自己赎身,花子虚未必不肯。原本就不爱李瓶儿,也和她无事实婚姻,拴着她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②其他办法(由你们想吧,肯定有招。)

李瓶儿对花子虚吝啬到不肯舍弃一分钱财来换自由之身,只好用这种方式送他上西天。

她和潘金莲谋杀亲夫的目的不同。

武大郎是绝不可能离开潘金莲的,花子虚是巴不得看不见李瓶儿。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9)

二、假设命运互换,潘金莲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综合上文所述的潘金莲前半生性格,如果她在离开张大户之后嫁给了花子虚,她会是什么样?

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

花太监死后,李瓶儿彻底归了花子虚,他为何任由娇妻守活寡?

李瓶儿是花太监养在家中的小妾,对外宣称是侄媳妇。也就是说花子虚顶着青青草原过日子,李瓶儿就是这段屈辱历史的标签,见她一次,就提醒自己一次。心里上过不去这关,宁愿出去寻花问柳。

李瓶儿对花子虚横竖看不上,冷言冷语也不爱伺候他。

花子虚和大官人不同,虽是同好,可大官人有经商头脑,又精通世情关系,事业有成又会讨女人欢心,花子虚是典型的纨绔子弟,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根本不符合李瓶儿的择偶观。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10)

那如果潘金莲成为花子虚的妻子,故事就会变成偶像剧的方向发展。花子虚长相不赖,又有些谈吐,以潘金莲的性子,在花太监在世的时候就会拉拢花子虚,然后在花太监过世后,直接开启幸福生活。

她在招宣府习得吹拉弹唱,也饱读诗书,是个非常优秀的贤内助。虽然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可也懂得一些文人雅趣,丽春院那些姑娘们会的都是咱小潘玩剩下的。

家中有一个热情如火的妻子,花子虚还会往丽春院跑吗?

他除了李瓶儿一个妻子从未纳过妾,可见外面的女人也没有特别想厮守终身的人,那娶了潘金莲就会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过日子,家境殷实没有后顾之忧。潘金莲还下得厨房入得厅堂,二人夫唱妇随,哪怕将来花子虚被分家要破产,潘金莲也会助他东山再起(毕竟小潘比李瓶儿多点阴谋诡计)。

若李瓶儿嫁给武大郎,那啥也别说了,武大郎还是一个死。

金瓶梅叔嫂情断(金瓶梅叔嫂情断)(11)

当然,以上假设并非是说潘金莲无辜,也非诋毁李瓶儿,各家粉丝稍安勿躁。仅仅是对两个人堕落的缘由进行对比,性格决定命运,造化弄人啊......

评论里自由讨论,潘金莲嫁给花子虚,李瓶儿嫁给武大郎,结局交给你们。

——————

点开主页查看更多《金瓶梅》书评

《金瓶梅》:四次嫁人的李瓶儿,为何说西门庆是医她的药?

《金瓶梅·痛子赴幽》:李瓶儿之死,戳破婚姻该有的尺度

《金瓶梅》李瓶儿为什么不等西门庆,急招赘婿蒋竹山?

《金瓶梅》西门庆为什么要在新婚夜鞭打李瓶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