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日本设计(郑东新区最丑的建筑)
曹路 | 文
大玉米楼和大金蛋(河南艺术中心),是郑州的新地标,它们也见证了东区的崛起。河南人自我标榜,金蛋是河南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是河南倾力打造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投资近10亿元,总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
据说,金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至8700年前古代乐器陶埙、管乐器石排箫和中华第一笛“骨笛”的抽象造型。为了对得起金蛋的文化底蕴,入驻金蛋的机构都是文化艺术部门,比如大剧院、音乐厅、小剧场、美术馆、艺术馆。
但是,它却被媒体评为中国最丑建筑之一,除了一身土豪金的设色外,从某个角度看,两个硕大的金蛋非常像男性的某个部位……
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最丑的建筑”背后其实有一段河南文化的传承史。
最后的科举与文化馆的诞生
隋文帝可能想不到,他设置的科举制竟活了1300年。直到晚清,科举还在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庚子之乱,顺天贡院被焚,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试在河南贡院进行。当时的河南贡院与北京顺天贡院、江南贡院、广东贡院一样,被称为当时全国四大贡院之一。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这件事深深刺激了慈禧,老太太认为,教育制度确实得改变。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八月,她批准了山东巡抚袁世凯的山东学堂事宜及试办章程,并让各省份照办。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一年后,清廷正式下诏,废除科举。可是,民众教育该如何开展,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从此,我国开始学习西方,逐渐兴办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文化的本职功能日渐凸显。191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举办通俗教育馆。此时的通俗教育馆是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教育等社会美育综合功能为一体的通俗教育馆。
1928年7月,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开封成立,成立之初,由河南教育厅厅长兼任馆长,王公度为主任,分史地室、卫生室、博物室和理化室,馆址就城隍庙加以修葺,经过一年的发展,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学生成绩室、国耻纪念室、阅报室等。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执意把大相国寺改造成文化馆
说起河南的近代教育,不得不提一提冯玉祥。出身行伍的老冯对教育事业有着“迷之热心”,在他眼里,教育是事关国家兴衰的大事。
老冯主豫时,掀起了打神像的运动,辉县流传着一首歌谣:“五月五,是端午,西安来了冯玉祥。冯玉祥,好主张,打到神像办学堂。摆上桌,粉刷墙,男女都能把学上,啷咯哩,哩咯啷,男女都能把学上。”
在河南首府开封,老冯更是废了一批寺院,改造成学校、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公园、儿童游乐园等,向人们提供新型的休闲娱乐场所,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什么张仙庙、齐天大圣庙、瘟神庙、狐仙庙,统统不入老冯的法眼。就连城隍庙和大相国寺,都被改造成了公园和教育馆。
冯玉祥曾为了破除迷信,将相国寺收归公有,改为中山市场,派专人管理。由于寺庙建筑一般空间较大,拆除神像、神坛等附属物后空旷宽阔,适合改建新式室内公共市场。1933年7月,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迁入开封中山市场,这个中山市场就是现在的开封大相国寺。
中山市场一进门就是民众茶园(现大相国寺天王殿),室内敞明典雅,休闲品茶,很能吸引游人。茶园东西两侧配殿分别辟为游艺室、国耻纪念室,茶园的后面是当时的民众剧场,经常有时局讲演会和演出活动,是馆内的一个重要场所。
剧场后面是自然科学馆(经大雄宝殿),主要陈列有生物模型以及人体生理模型;科学馆后是八角琉璃殿,是当时新成立的美术馆,馆内经常举办古玩丝织品、中西画品以及石膏雕像展览;美术馆后还有图书馆、民校教室、生计教育馆、职工宿舍、工作室等,可谓十分齐全。
在馆内布置上,各种标语、警句随处可见,比如“参加游艺要维护公共秩序”、“参加游艺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等,院内经常会见有室外的流动讲演队,他们往往是刚经过馆内培训,立即组织讲演队,深入到集市、寺庙、公园等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新生活运动”、“九一八”国难纪念、禁烟讲演等其他时事讲演。
金蛋的背后,是一部近代河南教育发展史
1938年6月,随着省会开封的沦陷,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开始了风雨飘摇的大搬迁,先后搬至洛阳、许昌、南阳、潢川等地。根据河南省战时的地理形势和交通状况,分别在洛阳、许昌、南阳和潢川设立了4个民众教育馆,分管当时的68个县。
这一时期,河南尽管战火连绵,省立民众教育馆仍旧不忘开设民众学校、图书室,按规定办理日常的图书阅览、通俗讲演、陈列展览,并如期举行国耻宣传、识字运动宣传等。
而抗战胜利后,由于受到国共战事影响,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基本上处于停办状态,再也无法恢复到抗战前的状态了。
早在民众教育馆建设之初,人们就对其寄予厚望,民众教育馆应该不仅在形式上是训练民众的大本营,在精神上也应成为民众生活的中心,社会文化的中心。
在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庙、关帝庙等寺庙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且不论建筑本身破败与否,其悠远的象征意义足以氤氲出庄严肃穆、明理敬道的文化氛围。将寺庙作为办学场所,是具有普适性的。
近代的西式教育兴起之初,学校和图书馆、博物院、艺术馆等文宣机构是共生的。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承担了教育,文化场所也分立出不同的机构。
今天的河南省文化馆在郑东新区的金蛋旁,以一种崭新的形象,用现代化的建筑形式给河南百姓一种文化暗示,历史与未来以盘古开天地的巨蛋相连,文化河南既要厚重又要弥新,既要往后看,更要向前看。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曹路,河南开封人,笔名立言,现为新乡市群众艺术馆导演,热爱家乡这片热土和脚下的历史。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