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公布了入学考试成绩,其中有一位考生,数学0分。

按理来说,他肯定与大学无缘,但最终他却被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亲自拍板决定:破格录取!

只因闻一多看到了这位考生仅有28个字的作文。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

闻一多

自幼饱读诗书

这位被破格录取的考生名字叫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

臧克家小时候家庭条件十分优越,是当地有名的封建地主。

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是清朝的高官,爷爷和爸爸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喜欢舞文弄墨。

他们也希望臧克家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教他读书认字,还会教他读诗。

臧克家到了八九岁时,家里还专门请了一位先生给他启蒙,学习的也基本都是《论语》、《古文释义》等等传统文学。

幼年时的学习经历让臧克家对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4岁的臧克家还在县城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受到爱国精神的号召,他跟着同学们一起喊着宣传口号行走在大街小巷。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2)

五四运动

受到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些新式书籍,也开始尝试写一些新体诗。

到了1923年,臧克家人生的转折点来了,他来到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高中,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理科类的学科。

臧克家拼命地学习,但依旧还是一窍不通,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除了国学以外,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学科。

但他并没有气馁,用写作的方式来响应着一路高涨的新思想,多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还曾与周作人通过信。

1926年,出于对山东军阀张宗昌的愤恨与对光明的向往,臧克家选择了暂时中断学业,来到了当时中国革命重地——武汉,弃笔投戎,为革命做贡献。

1927年初,臧克家考上了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五期),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也接受到了一些革命思想。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3)

臧克家

不久后他就参加了讨伐叛军夏斗寅的战役,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大革命失败后,臧克家带着全家人一块逃往了东北,用诗歌记录下他的经历。

“一切皆朽,唯真理与事业永存”

1929年,臧克家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继续读书,来到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补习班,读了半年后便回家养病了。

1930年,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臧克家选择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但他却有一个担忧:他的数学太差了,而入学考试中就包括数学。

到了考试这一天,臧克家看着令人头疼的数学试卷,想要作答却无从下手,最终只能选择听天由命,放弃这门学科。

臧克家当初能够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就证明他数学真的不差,或许是经历了长期的抱病、流亡,数学知识淡忘也是正常现象。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4)

臧克家

到了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由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的,一个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另一个是《生活杂感》。

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短短三句话,28个字: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公布成绩时,臧克家竟然得知自己被录取了,这真的是意外之喜,毕竟他数学可是交了白卷啊,肯定吃了“鸭蛋”。

接待老师解答了他的疑惑,原来试卷是闻一多先生亲自批阅的,看到那短短的28个字,闻一多先生立刻惊为天人,给了他一个最高分——98分。

闻一多先生批卷极其严格,六十多分就已经是为数不多的高分了,大家普遍的成绩都是十几分,可想而知他又多喜欢臧克家写的这三句话。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5)

闻一多

在闻一多先生的坚持下,学校最终还是破格录取了臧克家。

当初闻一多先生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为作文过于优异,即使其他科目成绩平平,依旧得到了老师的赏识而破格录取。或许,他对臧克家也有一股“惺惺相惜”之感吧。

进入国立青岛大学后,臧克家就读于当初报考的梁秋实的外文系,但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臧克家发现自己记忆力很差,吃不消高强度的学习,想要转到中文系。

臧克家鼓起勇气来到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先生的办公室,这里早已聚满了一批跟他抱有同样目的的同学们。

他们也都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学习进度,想要转到稍微轻松一点的中文系。不出意外的是,闻一多先生通通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臧克家胆怯地站在闻一多先生的背后,看到大家都被拒绝,他想都不想的就直接放弃了转系的想法。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6)

臧克家

谁知,闻一多先生突然问了他的姓名。

外文系的臧克家。”臧克家不知道闻一多有何用意,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闻一多先生听到他的名字后双眼放光,直接开口对他说:“那你来吧!

因为那篇《生活杂感》,闻一多就注意到了这位十分有灵气的年轻人。

从此以后,臧克家就常常出入闻一多先生的办公室,向他请教学问,聆听他的教诲。

“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

在读大学的日子里,青岛的美丽风景让臧克家十分陶醉,但是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也让他感到十分压抑。

帝国主义耀武扬威的军舰,洋人的达官贵人的气势汹汹,还有工人与农民的痛苦呻吟,让臧克家谈起这段时间时总是说:“窒息、苦闷、悲愤难言啊!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7)

臧克家

“青岛像一个绝美的少女,她受到的污辱,叫人同情而为之痛心。”

“每年六七月盛暑时期,美国的、日本的军舰,接踵而至,陈列在海面上,像一条铁链子,锁住了大海的咽喉。”

这些都是他对于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未来命运的揪心。

1933年,臧克家在卞之琳的鼓励下,挑选了一些作品寄给他,并取名为《烙印》。

恩师闻一多支援20元,长者王统照也支援了20元,好友王笑房慷慨解囊也支援了20元。

就这样,花了60元出版的诗集《烙印》很快便卖脱销了,矛盾。老舍、韩侍桁......等多位著名作家公开在杂志上对臧克家表示肯定。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8)

《烙印》

《烙印》中的《老哥哥》、《老马》等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些人在诗中看到了这个内忧外患的民族,有的人则看到了自己,还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描写广大受苦的农民同志。

之后,臧克家又发表了、《罪恶的黑手》、《运河》等诗集,获得了“农民诗人”的称号。

出身没落的封建地主家庭,思想却偏向于广大受苦的农民群众,对此,他曾这么说:

“我生长在乡村里。我爱乡村像爱我的母亲。我爱泥土,因为我就是一个泥土的人。我和穷孩子一道玩,没有一条界限,在泥里土里、风里、雨里”

在臧克家14岁以前,一直都生活在农村,期间除了学习外,也让他认识到了农村的穷苦,农民的不易,以及贫穷与富贵的悬殊。

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除了农民形象外,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比如拉洋车的、卖鱼的小贩、挖矿的工人、有钱人家的婢女等等。他们与农民一样,遭受着压迫与不公,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9)

臧克家

臧克家通过写诗,表达了对封建剥削的不满,对军阀反动统治的控诉。

他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的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

高唱战歌——诗文里奔腾爱国血液

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声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日军的铁骑下,中华国土一寸寸地沦陷。

臧克家望着千疮百孔的中国,内心悲痛万分,他奔向抗日最前线,拿起笔杆子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曾经在他笔下生活穷苦的广大农民已经不再是他笔下的重点对象,而是与他一同对敌作战的战友。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0)

臧克家

他在《血的春天》中痛斥敌人:

“抗战!抗战!将敌人的脚跟,从我们的国土上斩断。诗人们呵!请放开你们的喉咙,除了高唱战歌,你们的诗句将哑然无声!”

台儿庄战役爆发后,臧克家将自身安危抛到了脑后,他穿上戎装,冒着敌人的炮火,先后三次来到最前线进行采访。

敌人的凶残,同志们的流血牺牲,以及战士们高昂的斗志与钢铁般的意志,令臧克家为之感动。

经过七天七夜的创作,长篇通讯报告集《津浦北线血战记》完成了,向世人介绍了中华民族同敌人浴血奋战的愤慨与民族气节。

之后,他跟随部队奔走在各个地区,与一些文化人一同在部队工作,逐渐开始了由“农民诗人”向“人民诗人”的转变。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1)

臧克家

就这样,他肩负着抵抗日军侵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部队一待就是5年,期间创作出了许许多多文学著作,在中国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抗战胜利后,人民热切地渴望着和平,臧克家也是如此,他呼吁停战,渴望和平。

但国民党妄想吞下胜利的果实,他们“反共”的做法愈演愈烈,让臧克家觉得:

“我的喉头上锁着链子,我的嗓子在痛苦地发痒。”

蒋介石却表现出一副和平的姿态,毛主席冒着危险飞到了重庆,来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2)

毛主席与蒋介石

就在这个时候,臧克家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他说:

“毛主席为谋求和平与国民党谈判,从延安飞抵重庆。我第一次见到了内心崇敬已久的这位伟人,参加了他召集的座谈会,交谈时间不多,但他高大的体魄,乐观的精神,质朴而亲切的神态,给我留下的印象深极了。”

1945年9月,臧克家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首名为《毛主席,你是一颗大星》的诗,来歌颂毛主席。

诗中说:

“从你的声音里,我们听出了一个新中国,从你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一道大光明。”、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3)

毛主席

在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对于国民党的行为实在是看不下去,写了无数首政治讽刺诗,激愤于国民党的政治腐败。

后来,由于国民党的迫害,臧克家为了自身安危不得不逃往香港。

一直到1949年3月,臧克家才重新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并兴高采烈地发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首名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诗,以此来抒发他对和平的向往以及身处解放区的喜悦。

1957年,臧克家已经是《诗刊》的主编,在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的召见。

毛主席与臧克家一同谈论着诗词、谈论百花齐放等等,后来还提到了著名的《咏雪》一诗。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4)

毛主席

臧克家接着毛主席的话提出了埋藏在心中许久的疑问:

“‘原驰腊象’中的‘腊’字该如何理解?”

毛主席询问臧克家有何高见,这个字改成什么比较好。

臧克家回道:

“改成‘蜡’较好‚与前面的‘山舞银蛇’的‘银’字相对。”

毛主席略想了一下‚高兴地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吧。”

这次会面,臧克家是这样描述的:“一个‘赢得了新中国的伟大诗人’,在招待另外两个写诗的人。”

考生数学交白卷(考生数学交白卷作文写28字)(15)

臧克家

之后,臧克家便常常与毛主席互通书信,共同讨论一些诗词相关的问题。

1989年,有出版社邀请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此时的他年老体弱,却答应得很爽快,他说:

“我热爱毛主席‚喜欢他的诗词。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其他事情可以不做‚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我愿意干。”

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