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宋濂比少年600字 散文宋晓杰六枚土豆
六 枚 土 豆
文丨宋晓杰
一
当我第一次看到凡·高的油画作品《吃土豆的人》的时候,我才知道,土豆不仅是食物,而且它还具有更深的寓意。
屋顶与四壁,油腻,低矮,昏沉。一盏煤油灯孤悬,昏暗的光晕笼罩着小小的空间和不确定的时间,如微缩的舞台中央正在上演的独幕剧,被忽然地聚焦、定格:三张看得见的面孔,一张半侧脸,一个背影。这是一家三代普通农民的平常生活画面,这是一顿简之不能再简的晚餐:一盘煮熟的土豆,一壶麦芽咖啡。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既困苦、艰辛,又放松,满足。白日的辛劳过后,一家人团团聚拢在一起,坐于桌前,短暂的安歇,可也能是相对心境宽舒的安歇。单从画面上看,它的整体是粗糙的、暗沉的,也不够唯美。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温暖的照耀呢?一瞬间,它便把沉在海水底层的人拉到了“海平面”之上,缓一口气,深呼吸。这时候的凡·高,不仅关注到了人的物质,更多地关注到了精神——不是吗?凡事与“人”发生关系,便具有深意。而土豆的参与,已兼具了物质与精神双层意义的象征。
二
小时候,土豆可以算是我们的第二主食了。土豆丝、土豆泥、土豆块、土豆片……变着花样儿,怎么吃也吃不够。更重要的是,吃够了还能怎样呢?那时候,“选择”二字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在吃这件事儿上,几乎没有可能用到它的时候。
但是,即使很少吃到荤腥,像《吃土豆的人》一样,土豆成为一日三餐绝对的主角,也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头脑的飞速发育——冬天,我们还发明了土豆的另一种吃法:用火盆烤土豆。当我写到这儿时,仿佛又闻到了烤土豆的香气,那是满屋子都装不下的香气啊。我们用筷子把土豆从火盆的草木灰里轻轻扒拉出来,放在小手上颠来倒去,嘴巴一边不停地“咝咝”吹着凉气,一边吞咽着口水。烫是真烫,馋也是真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时刻吗?
土豆是“起沙”的那种,黄瓤的,面面的。轻轻掰开,舔着嘴唇,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却也禁不住三抿两抿,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品眼巴巴等待半天的滋味,一个土豆转眼就下肚了。怎么会呢?好吧!剩下大段时间,慢慢回味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吧。这时,土豆已成为过往岁月的一种索引。它是我们童年的盛宴,也是直观的人生的美妙味道。
三
土豆学名叫马铃薯,它还有许多大名儿、小名儿:荷兰薯、地蛋、薯仔、洋芋、等等,不一而足。它是小麦、稻谷、玉米之后,排名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2008年还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可见,凸凹不平的小东西,还真是人人离不了呢。
为了能够健康成长,乡下的孩子们除了叫“狗剩”“栓柱”之类的名字之外,还有叫“土豆”的。那时,谁家还没四五个孩子呢,十个八个也还是有的。他们在房前屋后跑来跑去,多像场院上滚来滚去的土豆,没人待见,但是缺了还真不行。现在城里孩子的小名儿,也有这么叫的了。小土豆、小南瓜、小番茄……“接接地气,好养活。”老人都这样说。现在的小孩金贵着呢,总是怕磕了、怕碰了,接地气,有底肥,身体会健壮。另外,大约是他们的祖父辈有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他们常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亲近燃烧的火、鲜活的流水和湿润的土壤,怎么行?”他们希望把最好的给儿孙,这么起名,应该有这层意思吧。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个饭店,饭店名字叫“小土豆”。与服务员背上的“小背篓”造型一样,有回忆,有气息,有十足的年代感,好玩儿,可爱。那时,我常带儿子去那个饭店吃饭,而每次必点的一道菜是油炸小土豆。小小的土豆,只有大人拇指肚大小,黄澄澄,油汪汪,整整齐齐地码在芦苇编织的小篓里,衬以嫩嫩的芦苇叶片,摆在餐桌上,深得小朋友欢心。说说笑笑之间,几枚小土豆就没影儿了,再挑食的孩子,也会把一餐吃得津津有味。哦,这么一算,还真二十多年没这么吃过土豆了,但儿子小时候的影像,却因此而被深深铭记。
四
2013年,我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在首师大为我准备的诗人公寓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年时光。驻校期间,除了去学生食堂吃饭,偶尔我自己也会做饭,买菜。一个雨天,我没有下楼,忽然想起前几天买的土豆应该还剩两个,或许可以草草将就一顿午餐——是的!我一眼就看到了它!打开厨房壁橱翻找土豆的刹那,我惊呆了!于是,有了这样一首关于土豆的诗。请原谅我把这首诗原文录在这里。如此,算是我对驻校诗人生活的一次怀念吧——它就像在火盆里烤土豆的童年时光一样,已成为我不可多得的美丽珍藏。
我记得壁橱里还有两个土豆/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太阳晒不着/它们每天能做的事,就是发呆、做梦/却成为家居必须的内容——时刻准备着!/雨天的午餐没什么菜,或许它们/可以顶一顶//当我漫不经心地拉开壁橱,惊惧不已/——野兽的獠牙,如森森白骨的微缩丛林/旺盛地覆盖了褐色皮肤下,干瘪的乳房/“这该死的生活!——”/话外音如刀刃,寒光闪闪//寂寞和灾难异曲同工,沉默无助的母亲/何时起准备了蛮横、凶狠和……毒!/——掏空自己,来抗衡、复仇/大不了——同归于尽!
这是真实的场景,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的生活。土豆用另一种方式,时刻提醒着、劝诫着,不能假装看不见。
五
尼采。《都灵之马》。那个冗长的电影,我跟它较上劲了!——看它到底要怎样收场?!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的某个广场,亲眼见到一位马车夫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自己的一匹老马。尼采见状,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抱着老马的马头,痛哭失声。随即,他就昏了过去。据说,此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尼采就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并在接下来的11年里,卧榻不起、沉默寡言……
电影还在进行当中。土豆蘸盐巴。风中的马,以及抱着马头的“疯子”。电影中,极少的语言。闷。只有风声、水声、音乐声,再有就是不停轮转的白天、黑夜,他们不停地起床、上床睡觉,不停地吃土豆、洗碗……在这里,土豆被赋予了什么象征意义?无疑,土豆是日常的,是朴素的。但是,这样的表述是否代表了人生的重复与虚妄?是否可以深入到人生境界的纵深考量与哲学思辨?
在迷你“派”上看到这部电影时,我正在海口参加一个诗歌颁奖会。电影剧终,我下意识地望向窗外。窗外雾霾深重,山水自然悉数隐于其中。人呢?云里雾里。白内障会不会就是这样的感受?我想到“茫然”“虚无”。这个世界有无数障眼法,这算其中的一种吗?朋友指着窗外说,那是雾,是货真价实的雾!不是霾!哦,是吗?我不能确认。因为吸了太多的霾,我已认不出雾的本来面目——因为它自身就带来太多麻烦。走出户外,我扬起脸,丝丝的凉意。嗯,雾好像是甜的。
六
清泠泠的清晨,是蛙鸣首先醒来。然后,是鸟鸣、犬吠、人声。
我开车带着妈妈,来到自家田园。那是建在城乡接合部的二层楼舍,我们在楼后种上了果蔬,时不时地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就像到采摘园里观光,顺手再带些时令的蔬菜回家;有时什么也不带,只带回欢娱的心情,也不错。
一见到它们,我就撒欢儿啦!这一次,是黄瓜、西红柿、茄子。下一次,可能是冬瓜、辣椒、丝瓜。我亲眼见证了它们的成长,偷偷称它们为“小美人儿”。做一回农妇,是我急需扮演的新角色。就这样,在五月,我遇到了土豆。
土豆叶子我是见过的,只是忘记了有没有起过土豆。好吧!现在开始。把土豆叶子归成拢,用手向左右前后轻轻摇晃几下。感觉有些松动了,再缓缓往上一提:呀!根系上,挂着一串一串大小不等的土豆!它们藏在幽暗的地下,通向四面八方的根系却如密布的神经,与大地紧紧相连。
我还清楚地记得五六岁时在乡下奶奶家割水稻、拔萝卜、打豆子的场景,唯独忘了起土豆的场景——对!是“起”土豆!起,有几份尊重,有几份隆重,还有几份强忍着的、抑制住内心的欣喜的意味。相比前面提到的几个动词,要好多了。你看:割,太粗鲁;拔,太野蛮;打,太霸道。唯有“起”,配得上它对人类的付出与贡献。
那天,妈妈说,我出生时,正是起土豆的时候。真的吗?我还是第一次听妈妈讲起。六月中,大地葱茏,四野飘香。田垄间绿色的波涛风起云涌,我便悄悄地“挤”在里面,听雨,沐风,看热闹。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植物,那么,我愿意做一枚土豆。因为它的日常与不可或缺,因为它与谁合作,都不会抢了对方的风头,又能完好地保存自己。炖牛肉时,它不会抢了牛肉的香;烧鱼时,也不会夺了鱼的鲜。你再尝尝这两道菜里的土豆,它还是自己的味道。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宋晓杰,生于辽宁盘锦。至今已出版各类文集二十余部。一级作家。2012—2013年度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中国.散文诗大奖”、首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扬子江》诗刊奖”,三次获得“辽宁文学奖”等奖项。儿童文学作品入选“2010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2016年全国最美绘本”“新浪微博童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2019年桂冠童书”和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两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三次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