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封建影响为什么那么深(宗教繁杂的印度为什么没分裂解体)
印度尽管号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在1947年以前印度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印度不过是由一个个土邦组成的一片散沙:雅利安人、马其顿人、突厥人等外来征服者一波接一波来到印度。千百年来印度人似乎已习惯了不同的征服者的统治,而统一的印度民族这种概念始终未能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印度”一词在古代更多是一种地理文化概念,而从来都不是指统一的民族国家。
印度向来被誉为是人种、语言、宗教的博物馆。关于印度人种的划分历来聚说纷纭。目前国际学术界最为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在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古哈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地中海人、迪纳拉人、蒙古利亚人以及北欧人。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现了灌溉农业和城市建筑。创造这一文明的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作为南亚现存最古老的居民是尼格罗人和原始澳大利亚人混血所繁衍的种族。如今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的达罗毗荼人约有2.17亿。可达罗毗荼人并不是今天印度的主体民族。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开始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雅利安人已完全征服了开创印度河文明的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在征服达罗毗荼人的过程中逐渐由原始部族向成熟的国家文明形态过渡。种姓制正是雅利安人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性产物。雅利安人非常清楚自己与黑皮肤的达罗毗荼土著居民在肤色上的区别。作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意识,因此极为排斥与达罗毗荼人融合。现在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雅利安人之所以发明种姓制就是为了起到种族隔离的作用。
因此最早的种姓制就类似于美国、南非等国曾存在过种族隔离制度。各种姓必须严格按自己的种姓从事特定的职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同行、共餐,跨种姓通婚更是被视为大逆不道。雅利安人用种姓制奴化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而一生为奴的达罗毗荼土著因此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各种族各民族之间心理隔阂的种子就此种下。在种姓制度中担任祭司的婆罗门位居第一等级,而由国王、官吏组成的刹帝利只位居第二等级。
这种过于强大的宗教影响力削弱了世俗王权的作用。在种姓制下中央朝廷派遣的官僚无法凭借中央王朝的权威对当地施行有效管制,直接控制当地平民思想的寺庙和婆罗门才是平民所敬畏的对象。这样作为中央集权的基本行政制度——流官制就无法有效实施,而中央的最高权力则被由地方上的世袭贵族和祭司分割瓦解。印度的地形气候条件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印度半岛被山脉、河流、沙漠等天然地缘屏障分割为四大区域:北部毗邻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区;由于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构成的北部平原区;南印度的德干高原区;东高止山至科罗曼德海岸与西高止山至马拉巴海岸的滨海地带。这四大区域之间被天然的地缘屏障所阻隔,因此长期以来缺乏沟通交流。在作为印度文明发源地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区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的地缘联系也同样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阻隔。
塔尔沙漠的阻隔作用使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这两大核心板块无法像地缘关系紧密的长江、黄河流域一样经过整合形成合力,反而逐渐走向分离和对立之路。事实上印度河流域如今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是以宗教为依据的,也就是说作为印度文明发源地的印度河流域实际上早就被伊斯兰文明同化了。这种同化得以实现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印度河流域与东部恒河流域在地理上的阻隔。
古印度的地缘环境相对比较封闭:东、南、西三面均为海洋环绕,北部则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从海上征服印度是不可能的,而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征服印度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在地缘环境上唯一的缺口就是西北部的开伯尔山口: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外来征服者进入印度的必经之路。生活在波斯和中亚的游牧民族不断跨越兴都库什山脉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
当初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就是从这一缺口入侵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此后波斯人、马其顿人、大月氏人相继从这一缺口侵入印度次大陆。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他们在这一地区大力发展伊斯兰教。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蒙古和突厥混血的莫卧儿王朝取代:具有中亚突厥血统的莫卧儿王朝控制了印度绝大部分地区,随后开始在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兰教。
由于本土的印度教徒数量过于庞大,所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无法将其完全同化,但通过向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等措施使伊斯兰教在印度河流域站稳了脚跟。至此印度河流域由信仰印度教的雅利安人占多数逐渐转变为信仰伊斯兰教突厥后裔占多数。这也就不难解释作为古印度文明发源地的印度河流域为何如今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的领土。
中国自秦始皇以来尽管经历过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分合合,但就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来看始终是统一。相比之下印度历史的主流趋势却是分裂:历史上唯一大体上统一南亚地区的孔雀王朝的疆域达到了420万平方公里。将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地纳入囊中的孔雀王朝比今天的印度还要大,可即使如此孔雀王朝疆域的最南端也只到达今天的迈索尔一带。
至于印度半岛最南端地区直到近代英国人到来之前从未被纳入印度文明的覆盖范围。统一了除迈索尔以南的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孔雀王朝一共只存在了130年,而在孔雀王朝灭亡之后印度次大陆彻底形成了支离破碎的政治版图。在此之后只有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戒日王朝这几个王朝实现了北印度的区域性统一,绝大多数时候连这种区域性统一都无法做到。长期以来北印度与南印度仿佛就是两个彼此隔绝的世界。
如今作为印度主体民族的印度斯坦族主要聚居于北印度,而他们在印度总人口中只占46.3%左右。尽管印度斯坦族是印度第一大民族,却只是在印度总人口中占相对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其他民族的人口加起来远远多于印度斯坦族。尤其是长期与印度中央彼此隔绝的南印度地区种族民族结构复杂。达罗毗荼人作为印度次大陆最早的土著居民在南印度地区占据着相当的比例。
穆斯林建立的莫卧儿王朝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继孔雀王朝后少有的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南印度的王朝,然而莫卧儿王朝却并不是印度的本土王朝。这个由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建立的王朝在入主次大陆后并没将印度打造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在地方上存在着大量名义上臣服于莫卧尔帝国却保持实际独立性的土邦。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后才将土邦林立一盘散沙的印度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1833年印度终于诞生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然而这个中央政府却是由英国殖民者建立的。正是英国人培养了印度最早的职业公务员队伍,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印度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恰恰是在殖民主义者的塑造下形成的。持续分裂数千年的印度之所以如今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与英国人在印度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机构密不可分。
不过英国作为殖民者治理印度的终极诉求是掠夺印度,至于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统一实在不是英国的本意。英国在印度的行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印度人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然而另一方面英国出于自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利用了印度的分裂局面,所以英国的殖民政策在印度历史上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统治客观上使分裂的印度被塑造为一个整体,然而另一方面英国也一直在试图分割印度。
英国分割印度的行为与印度本身复杂的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结构综合在一起加剧了印度人彼此之间的离心倾向。尽管英国在印度构建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然而与此同时英国并未完全剥夺土邦王公的自治权,只不过是使这种自治权被置于殖民政府的监管下。英国殖民时期将由殖民政府直辖的地区称为英属印度,而由土邦王公治理的地区称为印度土邦。
土邦与英国殖民政府订立各种条约:英国承认各土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与此同时各土邦在军事上、外交上需要接受英国的监护,土邦王公继位也需要英国方面的认可,英国向土邦派遣驻扎官进行间接统治。英国政府印度时全印度一共有554个土邦,其面积占印度总面积的2/5左右,人口则占1/4左右。此后土邦数量有一定变化:1941年全印度的土邦人口为9318万,占印度总人口的24%左右。
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出英属印度时将其按宗教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仍未改变传统意义上民族、语言、宗教差异性过大的状况。如今的印度仍有14种官方语言,而英语只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这里提到的14种语言只是被印度宪法明确规定为官方语言的。事实上印度全国一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这其中光是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较大语种就达到了33种。
至今印度卢比上还印着二十多种官方承认的各地区语言(这其中包括梵语、巴利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等)。南部地区的居民几乎都不会使用印度斯坦族的印地语。印度的宗教和语言几乎一样复杂: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
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任何宗教几乎都能在印度找到踪迹,甚至一些在世界其他地区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宗教也能在印度找到遗存。印度独特的历史以及复杂的民族、语言、宗教现状使印度人缺乏统一的国家民族意识。与此同时种姓制和贫富分化导致的巨大国内矛盾则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国内各邦彼此之间的离心倾向。种姓制这种延续千年的陋习使低种姓人士难以看到改善自身生活的希望。
低种姓人士对国家的认同感相对有限,因为国家丝毫不能帮到他们什么。在印度总人口中1%的最富裕人群拥有印度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总人口中5%最富的印度人拥有全国财富的68.6%,总人口中10%最富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76.3%。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世界贫困人口的1/3来自印度。超过8亿印度人每天的生活费还不到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元)。印度的贫民窟人口达到了1.7亿。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约40%的儿童遭受着贫穷、缺乏教育、营养不良、被边缘化。印度正被巨大的贫富落差撕裂为两个国家:一个是由政府官僚、商业世家、宝莱坞电影明星组成的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眼球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印度,一个是由贫民窟中走出的人士所组成的脏乱差印度。按说这样一个民族、语言、宗教现状如此复杂且饱受种姓制、贫富差距困扰的国家似乎存在很大的分裂解体隐患。
实事求是地讲印度目前客观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分裂解体风险,但至少就目前的态势来看这种风险并不大。印度这个由英国殖民者拼凑出来的散装国家从独立之时起就始终存在一定的解体风险,然而如今70多年过去后印度所谓的解体依然只是一种风险(而并没成为现实)。要知道在过去的70多年间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均曾经历过分裂。
为什么反而是印度这个看似始终存在分裂隐患的国家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呢?印度尽管是在英国殖民时期由一盘散沙聚集起来的国家,然而如今的印度实际上是一个松而不散的国家。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印度这个国家分裂的风险,而不是在讨论传统意义上印度地区的分裂。事实上作为地理文化概念的印度次大陆地区早就在1947年被英国殖民者拆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独立以来两国先后爆发了三次战争。时至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时不时就会发生边境冲突。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印巴分治方案的推行所造成的大规模宗教迁徙改善了印度境内宗教杂居的状态。大量穆斯林人口在印巴分治后迁徙到了巴基斯坦境内。这在客观上使得如今印度共和国境内的印度教徒比例大大提升。这对印度社会的稳定是意义重大的。
如今印度斯坦族作为印度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46.3%左右。尽管这一比例未能过半数,但实际上已相当接近于半数。换句话说印度斯坦族作为印度的主体民族在人口数量上比其他民族加起来少不了太多。如果再算上和印度斯坦族一样信奉印度教的其他民族能占到印度总人口的82%左右。在印度这个巨大的人种、语言、宗教博物馆内部印度教的存在使印度实际上拥有了相对强势的“主体民族”。
当然在印度主体民族之外还有着各种各样差异巨大的少数民族,而且民族教派矛盾在印度这个巨大的人种、语言、宗教博物馆确实比较尖锐。问题在于这些民族不仅与主体民族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各少数民族彼此之间也同样存在客观的矛盾。这意味着印度的少数民族很难联合起来发动脱离主体民族的独立运动。尽管局部地区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分离活动,但在强势的印度中央政府面前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1947年印度独立后就着手对原先英国人留下的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原先英国殖民当局的“行省”和新加入的“土邦”被整合成为现代印度的邦级行政区。印度对不同的邦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原先由英国省督治理下的省转化成的邦在治理形式上保持不变,只不过省的总督由英国人变成了印度人;原先由专员治理的行省转化成的邦则由印度中央政府派人管理,而由土邦转化而来的邦则被赋予了较大的自治权。
这时印度在地方行政治理上可以说是“一国三制”,但这种”一国三制“并不利于印度的统一。那些由土邦转化而来的邦大多有较强的独立情绪,而且土邦的王公在地方上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印度中央政府对此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土邦在加入印度国家后只需要交出国防、外交、交通三项权利即可,而其余的权利仍由土邦王公自己掌控,但土邦如果拒绝上交权利就会面临战争。
在中央政府的强势下各土邦只能选择服从。1956年印度中央政府又进行了一次行政区划改革:通过赎买的形式让土邦王公们彻底交出自己的权力,然后将所有的邦以语言为划分依据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划分后各邦不再像过去那样分为三种类型,而是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管理形式。至此印度的联邦制政体才最终稳定下来。印度各邦的最高行政长官并不是由本邦民众选举产生,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
印度在这点与其他联邦制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各邦的行政长官不得兼任邦议会的议员。各邦行政长官掌握本邦的最高行政权、人事权、批准法律和财政预算的权力,但立法权、司法权还是按三权分立的模式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尽管印度各邦的行政长官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但各邦的议会和司法系统仍具有相对较大的自治性。印度的联邦制赋予了中央政府相当大的权力,但同时又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印度各邦的自治权比起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州要小,但比起中国、日本等单一制国家的省、县要大。因此印度的联邦制在国际上又被称为“半联邦”制。印度之所以别出心裁搞出这样一种特殊的制度就是想同时兼顾联邦制和单一中央集权制各自的优点。印度这种别出心裁设计的政治体制目前看来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知道美国自从独立建国以来除了南北战争之外几乎就再没发生过内战、政变这类事。
可看起来很乱的印度自从1947年独立以来也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如今的印度尽管局部地区客观上存在分离运动,但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过去的70多年间印度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内乱。事实证明印度的议会制度在70多年间一直行之有效从未间断。除了政治体制行之有效以外各地在经济上的联系也强化了印度的统一:进入90年代以后印度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效也使印度中央与各邦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起来。
印度的民族、语言、宗教结构的确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复杂,而且印度历史上的确有分裂的传统,但不能否认的是现代印度国家诞生70多年来全国各地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联系都在逐渐加强。一方面是印度内部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正在日渐增强,另一方面印度国内的分离活动也很难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事实上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的解体背后都有外部势力介入的因素。
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的解体本质上就是在西方势力向东渗透扩张的冲击下造成的。西方国家先是对苏联、南斯拉夫等国进行和平演变,然后又通过战争方式直接插手科索沃问题。如今的科索沃问题正是在外部势力的介入下变得复杂起来。同样如今乌克兰在事实上的分离状态也是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地缘博弈所造成的。印度国内尽管客观上存在一些分离活动,但这些分离活动却很难得到外部大国的支持。
长期以来印度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战略优势在美国与俄罗斯两大强国之间左右逢源。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行似乎使印度在美国的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陡然提升,如今的印度已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和美国越走越近的印度也同时与俄罗斯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事爆发以来印度拒绝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这件事就能看出来。
目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占整体进口武器的62%左右,而美国是印度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像这种被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同时争取拉拢的待遇除了印度之外还很少有国家能享受到。印度在美、俄等国的亚太战略中所具有的分量相当程度上是来自于国家体量。尽管印度工业化水平有限、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但印度庞大的体量注定使其在当今国际体系中成为各方都不能漠视的一股地缘势力。
印度只有保持目前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资源禀赋才能成为国际上一个有分量的国家。印度只有保持这样的分量才适合作为美、俄等外部大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否则一个四分五裂的印度对美、俄而言就什么都不是。换句话说一个分裂的印度不符合美、俄等国的利益。这意味着印度国内的分裂势力很难得到境外势力的支持,因此分裂势力在强势的印度中央政府面前终究掀不起什么大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