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修县(江西修水县)
修水县,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是(赣、湘、鄂)三省,(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九县的交界处;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修水县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是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桃里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话(属赣语-昌靖片-都昌小片)、怀远话(属客家语-铜鼓片)。
修水县江西省九江市 下辖地区 义宁镇、渣津镇、古市镇等 政府驻地 义宁镇 电话区号 0792 邮政区码 3324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 面 积 4504平方千米 人 口 85万 方 言 修水话(赣语)、怀远话(客家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山背遗址、黄庭坚墓、灵源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东岭石林 等 机 场 九江庐山机场、
修水历史悠久,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
先后属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800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唐宋两代因之,均为县等上望的泱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1801年(清嘉庆六年)改名义宁州。1912(民国元年)改名义宁县,1914年改名为修水县,因境内修河得名。
修水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土地革命前后,修水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秋收起义首先爆发和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的驻扎修水,使该县成为
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修水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县现有革命旧址、遗址、遗迹60余处,重要的有二三十处。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团部旧址,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谭政、滕代远、肖克、王首道等均在修水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在整个革命斗争历程中,有10万余修水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34
2名。有秋收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征集、收藏了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及大量尚未定级的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成为辐射湘、鄂、赣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这里就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修水支部。1926年,中共修水县委第一个支部干事会成立,胡思先为书记,同年冬,成立中共修水临时县委。1927年,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并在修水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1928年,修水县杨嗣暴动委员会成立。8月6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
略等在湖南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挥师攻克修水县城,正式建立了中共修水县委和修水县苏维埃政府。1930-1933年间,曾建立中共修水中心县委、领导修、武、铜、宜、通等县党组织,进行土地分配。1931年,湘鄂赣省委在本县上杉改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先后还建立了省总工会、妇联会、红军学校、法庭、医院、银行,开办了兵工厂、被服厂、铸钢厂和造币厂等,修水革命斗争达到鼎盛时期。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修水革命斗争处于低潮,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革命时期一万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抗日战争时期,修水成为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几次长沙会战的重要防线,日军曾三次侵入修水,均被抗日军民击退。1949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386团在民主自卫军配合下和平解放修水。
行政区划
辖义宁镇、白岭镇、全丰镇、古市镇、大桥镇、渣津镇、马坳镇、杭口镇、港口镇、溪口镇、西港镇、山口镇、黄沙镇、黄港镇、何市镇、上奉镇、四都镇、太阳升镇、路口乡、黄龙乡、上衫乡、余段乡、水源乡、石坳乡、东港乡、上杭乡、新湾乡、布甲乡、漫江乡、复原乡、竹坪乡、征村乡、庙岭乡、黄坳乡、大椿乡、程坊乡等18乡18镇,共有26个居委会、361个行政村,5768个村(居)民小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