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以前好看的香港电影(漫谈香江电影50年之六)
1972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前十分别为《精武门》、《大军阀》、《十四女英豪》、《马永贞》、《风月奇谭》、《荡寇滩》、《水浒传》、《饿虎狂龙》(也叫鬼旋风)、《年轻人》《恶客》。李小龙的《精武门》蝉联榜首(同年12月30日上映的《猛龙过江》票房其实比《精武门》高,但上映时间太迟,票房只能计算为1973年的),重回邵氏的李翰祥老树发新芽,以《大军阀》、《风月奇谭》独占两席,而《马永贞》、《水浒传》、《年轻人》、《恶客》都是张彻的作品,经营多年不断推出新人的张家班仍是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值得注意的是新晋导演吴思远,他凭借《荡寇滩》、《饿虎狂龙》两部作品走进大家的视野,吴思远和张彻、李翰祥一样都属于由内地前往香港发展的外来户,他后来的发展证明他未必是最好的导演,但却是个独具慧眼、擅长挖掘新人同时格局远大的香港影坛大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他曾担任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会长,五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席,洋洋洒洒的社会职务告诉我们香港影坛迎来了他们的未来领军人物之一。
1972年对香港电影来讲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李小龙带领香港动作片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老将们依然犀利,影坛新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些都在为开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积蓄着力量,一切都很美好!
◆飞龙在天,谁与争锋
随着《唐山大兄》的空前热卖,嘉禾公司和李小龙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开拍《精武门》。1972年3月22日《精武门》上映,编剧老手倪匡给历史人物霍元甲杜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徒弟陈真。故事讲述精武门创始人、一代宗师霍元甲突然去世,霍师父最猛的五徒弟陈真奔丧上海,追查杀师真凶,最后手刃仇人日本侵略者,慷慨赴死。精武门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当年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却意外地挑逗起了民众的民族情绪,加之李小龙的个人魅力让电影立即席卷电影市场。电影里李小龙腾空跃起一脚路踢碎公园门外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只身一人扫荡日本虹口道场,骄傲而坚毅地向对日本人宣称“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他在日本虹口道场里的著名李三脚表演,首次展示的高超双节棍技艺,乃至他酷似犬吠的呼啸声都让观众兴奋,李小龙此时已化身为了观众眼中抗日民族英雄。影片不出意料地拿下了440多万的票房,李小龙本人也凭借陈真这个角色拿下当年第十届金马奖最佳技艺特别奖。影片的影响是国际性,很难想像这样一部抗日神剧还折服了日本观众,日本媒体称李小龙为“武圣”,李小龙“打服”了他们。
- 前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著名影评人蒲峰对于此片的评价十分到位。“《精武门》的导演是罗维,但是绝大部分观众,都只记得它是部李小龙电影,本片令李小龙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神化式人物,其对香港电影建立国际性地位,对香港电影以后的潮流和风格,都有深远而持续的影响。李小龙的明星魅力,首先是来自他作为一代武术高手所产生的实战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他在银幕上显示的真正说服力,其运拳速度,强大的爆炸力,以及千变万化但对自然流畅的变招反应,是在银幕上无人可以模仿的。”
影片对后来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龙拍过并不成功的翻拍之作《新精武门》,周星驰的致敬之作《新精武门》,李连杰拍过堪称超越的《精武英雄》,甄子丹也拍过电视版《精武门》、电影版的《新精风云》。香港动作片三代标志性人物都没绕过它,这是怎样的一种影响?李小龙短暂而辉煌的电影生涯到此已经走了一半,我们静待传奇落幕。
李小龙版精武门
成龙版
周星驰版
甑子丹版
李连杰版
哪版陈真最经典 单选
0人 0%
李小龙
0人 0%
成龙
0人 0%
甑子丹
0人 0%
李连杰
0人 0%
梁小龙
0人 0%
周星驰
李翰祥当年从邵氏出走台湾自组“国联”,后来因经营不善,“国联”宣告结束,1972年李翰祥虽不情愿也只得重回邵氏怀抱,《大军阀》是李翰祥回归邵氏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李翰祥这次重回香港,不再拍摄以往赖以成名的黄梅调、历史剧,而是杂取民国诸多轶闻趣史,揉和民国当时大军阀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三大军阀的轶事集中到许冠文饰演的庞大虎一个人身上,上演了一出描摹民国期间世情百态的荒诞闹剧。影片结构虽然松散,但胜在细节铺陈到位,各种笑料随手拈来,正史、野闻、搞笑、情色共冶一炉,就算放到现在看也还是十分有意思,当年票房能占据榜眼位置并非偶然。本片对于香港影坛来讲还有一个贡献,就是李翰祥发掘出了日后被称作是香江第一谐星的“冷面笑匠”许冠文。当时许冠文还在邵氏“无线”电视主持一档名为《双星报喜》的小品类节目,年龄也已经30岁,李翰祥当时能力排众议,让当时还未拍过电影的许冠文担岗主演自己返港的第一部作品,不仅慧眼识珠,魄力也是十分惊人,后来许冠文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李翰祥的独到眼光。
《大军阀》也是许冠文的影坛处女作
虽然《大军阀》是讲述民国军阀轶闻的笑片,但“叔嫂对簿公堂”、“军阀姨太偷情”两段情节却是十足的“风月”艳事,该片也堪称香港风月笑片的开山之作,影片票房大卖更是坚定了邵氏公司和李翰祥拍更纯粹的“风月片”念头,于是便有同年上映的《风月奇谭》。仍然是李翰祥惯用的三段式结构,分别由《捉奸记》、《畸婚记》、《偷情记》组成,其中的《捉奸记》和《偷情记》还是根据意大利作家薄迦丘的《十日谈》中第七日的两个故事改编而成,老李必竟还是以文化人自居,拍个风月片都从国外名著借鉴。影片的意识还是相当超前的,但总算能做风流而不下流,影片无疑迎合了观众的窥私欲,这点不必避讳,票房的大卖就是证明。聊到这儿又想起了张彻对李翰祥的霸王带算盘的评价,太会算计了。
《风月奇谭》带来了香港影坛新类型---风月片
前十里面高产的张彻有四部入围,基本都是张家班的流水作业不想多提,但想稍微说一下《马永贞》,因为这片子捧红了张家班一名重要弟子陈观泰。陈观泰自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大圣劈挂门拳,并在此后拜在大圣劈挂门创始人耿德海的徒弟陈秀中门下。论武术辈分,演员黄秋生是他师弟,著名武术指导钱嘉乐是他师侄。陈观泰原本是邵氏的龙虎武师,后来拿了亚洲国术冠军,进了张彻班子当演员,当时李小龙横空出世之后,邵氏也想捧一个有真功夫的明星,于是选择了有获得国术冠军履历的陈观泰。长相比较粗犷的陈观泰本不为人看好,但张彻确实独具慧眼,马永贞的塑造与陈观泰本人的朴实、粗犷气质十分贴合,影片出来就是大卖,张家班又捧出一个动作巨星,和狄龙、姜大卫完全不同的硬汉。至此,张家班二代弟子中的铁三角终于组成了。本片同时还开发出了香港影坛一个新类型,那就是上海滩黑帮争霸片,张彻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可谓深远。
陈观泰不留胡子真看不习惯
好了,1972年就简单聊到这儿,我们下期讲述一代传奇李小龙的意外落幕,敬请期待!
漫谈香江电影50年 1971年(下)传奇的开始
《漫谈香江电影50年》持续更新中,欢迎同好关注交流。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