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

大家都知道,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重要创建者和领导人,率领东北抗联在东北大地纵横驰骋,打得日伪军闻风丧胆,成为东北抗战的一面旗帜。

很多人认为,杨靖宇是东北人,或是山东人,其实都不是的,杨靖宇实际上是河南人,他的本名也不叫杨靖宇,而是叫马尚德。

那么,马尚德为什么改名叫杨靖宇呢?他本来是河南人,又为什么去了东北领导抗战呢?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1)

杨靖宇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县李湾村,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受组织派遣,回到家乡确山县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年仅22岁的杨靖宇就成功领导了6万人参加的确山起义,把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打得落花流水,让杨靖宇一战成名。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杨靖宇为了配合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也在刘店发动了秋收起义,再次取得了成功,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县级农工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后来,根据中央的指示,杨靖宇还把起义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并担任总指挥。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2)

这段时间,杨靖宇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红色政权保存下去,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找一形势甚佳,可战可守之根据地点”作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思想,与毛主席创建红色根据地的思想不谋而合,也为他后来在东北执行抗日游击战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运动,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我党我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央认识到,培养一批得力的、能开展工作的干部队伍,对我党来说太重要了,因此,中央命各省委及各工委,推荐优秀干部到上海参加培训,为革命积蓄力量。

杨靖宇作为河南省委推荐的唯一一名干部到上海报到,受到了周恩来的亲自接见。

当时,杨靖宇还叫马尚德,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组织让他改个名字,马尚德就说:“我的母亲姓张,我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革命不动摇,就叫张贯一吧!”

所以,在那段时间,他都是以“张贯一”这个名字面世的。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3)

在上海的培训结束后,周恩来认为张贯一是开展工农革命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亲自找他谈话,讲了中央对他培训结束后的安排,要么把他调到全国总工会领导工人运动,要么派到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领导工农红军。

张贯一经过慎重选择,还是觉得要提高自己,无论是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都需要提高,因此,就向周恩来提出,想到苏联学习深造。

周恩来很支持他的选择,就开出相关介绍信,让他到东北联系满洲省委,办理出国事宜。

张贯一来到东北后,很快就与组织接上了头,组织告诉他,出国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他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可是,张贯一是闲不住的人,他向组织提出,想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

满洲省委对他的工作热情非常支持,就先派他到大连从事工会和学生运动。

后来,张贯一又以巡视员的身份,到抚顺煤矿领导革命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煤矿工人争取到了很大的权益,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工人中的秘密组织也建立起来。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4)

因为抚顺煤矿的斗争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东北地区的工运热情,满洲省委称这个月为“红五月”。

很多人以为杨靖宇是山东人,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出来的,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张贯一到了抚顺煤矿后,发现大多数矿工都是山东人,而他是河南人,口音跟山东西南相近,所以为了跟大家拉近感情,就干脆说自己是山东曹州人,被大家称为“山东张”。

但是,就在张贯一等待去苏联的时候,突然爆发了“中东路事件”,东北与苏联关系恶化,张贯一赴苏联学习的事情就此中断。

这个时候,刘少奇刚刚上任满洲省委书记,他很早就知道了张贯一的大名,张贯一出国学习中断后,刘少奇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跟他讲明了当前东北地区的斗争形势,考虑到东北人才奇缺,有意让张贯一留下来,在东北地区坚持斗争。

张贯一是非常成熟的共产党员,虽然留学不成有些遗憾,但他还是对刘少奇表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5)

后来,满洲省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张贯一的工作问题,最后一致同意张贯一留在东北,并报请中央同意。

就这样,张贯一留在了东北,开始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战大业。

那么,张贯一又是怎么改名叫杨靖宇的呢?

1932年,吉林游击队政委杨奠坤受伤,去了哈尔滨治疗,张贯一就接替了他的工作,担任游击队政委。

因为杨奠坤在当地的影响非常大,深入人心,组织为了让张贯一更好地开展工作,就让他临时改姓杨,对外仍然称“杨政委”。

因吉林跟朝鲜接壤,在朝鲜语中,“杨政委”听起来很像“杨靖宇”,而在汉语中,“靖宇”又有地方安靖、平定宇内的意思,因此,张贯一对这个名字非常喜欢,从此就改成了“杨靖宇”这个妇孺皆知的名字。

杨靖宇竟然是河南人(杨靖宇是河南人)(6)

后来,杨靖宇担任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率领东北抗联驰骋在白山黑水,谱写了一部壮丽的抗战大戏。

但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日寇重兵包围,最终寡不敌众,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殉国,年仅35岁。

1946年初,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

在杨靖宇将军的老家河南确山县李湾村,也建立了杨靖宇故居和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党的生活》《河南日报》《齐鲁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