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最残忍的一生(刘备的隐秘故事)

刘备家的那棵大树,在各种小说故事里已经说了多遍,就不从这里讲起了,重点说说他家的情况。

《三国演义》给刘备的定位就“刘皇叔”,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由汉献帝官方认证亲属关系的桥段,为了把这个故事编原,还特地给刘皇叔排了一套祖宗世系,自汉景帝往下,从中山靖王刘胜开始总共十八代,其中有十四代是列侯之尊,乍一看过去,血统纯正的皇亲啊。

问题是,哪怕是《三国演义》编的这套世系,也大有毛病,因为汉献帝是汉光武帝的子孙,而汉光武帝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从汉景帝排起,到汉献帝刘协这里,只有十三代,那么,刘备其实应该是刘协的来孙辈,也就是玄孙的儿子。

俗话说,差辈儿了。

刘备最残忍的一生(刘备的隐秘故事)(1)

影视剧中的刘备(来源:网络)

回到史书的记载上,刘备的祖先早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那一代,就因为酎金成色、重量不足的罪名,被夺去了侯爵,之后连世系辈分、名字都不见记载,要知道,开国皇帝也是要追封祖先立庙的,如果刘备能够回忆,史书上不会不记录,只能是刘备自己的都不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到了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这一辈,刘备家似乎有了比较大的起色,《三国志》里用了一个词儿,叫“世仕州郡”,这个词儿不是乱用的,自《后汉书》开始,写一个人的履历,往往有“世仕州郡”、“家世衣冠”、“家世两千石”、“累世公卿”之类的形容词,各有级别,篇幅有限,就说说刘备家。

东汉制度,州、郡、县主官由朝廷派任,称为“长吏”,而三级的办事官员,则由主官自行“征辟”,最高级的叫“门下五吏”,《三国演义》中常见的“主簿”、“别驾”就是其中之二,其他的称“掾”、“属”就是部门课室的负责人,再往下是普通的公务员,秩禄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史。

“世仕州郡”的意思是说,刘备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出仕为州刺史或郡太守的属官,至少应该是“掾属”的身份,也就是百石以上,在家乡本地应该属于比较出挑儿的豪族,他的祖父走得还远一些,曾经被举为“孝廉”,也就是进入了中央官职序列,最高官职是东郡范县县令,用今天的说法就是“中管干部”。

到了刘备父亲刘弘这辈,之所以没能继续,在于刘备的“少孤”,也就是父亲在他少年时代就去世了,只能和寡母一起“贩履织席为业”,小家庭的经济条件很一般。

可到了15岁时,刘备的母亲仍旧让他出门去游学,投入卢植的门下,与同宗的刘德然和公孙瓒同窗,这说明他母亲希望他能够走“士人”的路线,广大父祖的门楣,这也是东汉社会的正途。

刘备最残忍的一生(刘备的隐秘故事)(2)

影视剧中的刘关张(来源:网络)

问题是,青年刘备不爱读书,兴趣是骑马、遛狗、玩音乐和穿漂亮衣服。长手大耳,身高超过1米7。说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待人宽厚且爱结交豪侠,身边总跟着一群小青年。两个中山大马商张世平和苏双,贩马来回于涿郡,见到刘备后“异之”,就给他很多钱。刘备拿了这些钱,拉起自己的队伍。后来他带着这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立了功,然后就做了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换了一条道。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一个同学,也是大哥,公孙瓒,在《三国志·先主传》里这么形容俩人的关系“瓒深与先主相友”,“深”这个形容词并不多见,而公孙瓒这个人,如果细究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对刘备深远的影响。

公孙瓒和刘备父祖一样,是郡吏出身,娶了辽西太守的女儿之后,才到卢植门下学经,这就是老丈人栽培他这个地方小豪族的举措了,不久后又回乡任郡吏,在陪同主君刘太守流放今天越南境内的日南郡之后,虽然被赦免没去成,却扬名帝都,被郡中举孝廉为郎,担任辽东属国长史,又升迁为涿县县令,又参与镇压张纯之乱,升迁为中郎将,带属国与乌桓、鲜卑攻战。

注意,我们前面说过,刘备家里经济条件不佳,上学时还依靠族叔刘元起的资助,凭啥“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贵族子弟的生活标配呢?

答案很简单,有人送。

谁送?

马商。

马商为什么送?

因为需要马。

马从哪里来?

当然从塞外来。

而我们看公孙瓒的宦历,几乎就绕着东汉的幽州边塞转圈,而在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公孙瓒在边塞的军功靠什么支撑?钱粮从哪儿来?

答案很简单,《后汉书·公孙瓒传》原文提到:

(公孙瓒)常言“衣冠皆自以职分富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兒。

翻译过来就是,公孙瓒经常说,士人家族自以为该当富贵,不感激别人的恩惠,所以,他最喜欢的往往是商贾、庸人。

刘备最残忍的一生(刘备的隐秘故事)(3)

影视剧中的公孙瓒(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公孙瓒本人的交友喜好,刘备自幼“贩履织席”,又“不乐读书”,可谓百分之百投其所好,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公孙瓒理想的伙伴。

确认了这一点,那么,史书记载中的一些矛盾也就有了解释。

《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典略》中说刘备是在青州平原郡被平原刘子平举荐跟随青州从事讨伐张纯参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平定时间在公元184年,距离刘备到洛阳为何进募兵的189年差了5年,无论如何也不算“顷之”。

反观张纯叛乱,公元188年十一月,公孙瓒在石门大破张纯,然而,在追击途中,公孙瓒被乌桓围困在了辽西管子城,困守200多天,吃完粮食吃战马,吃完战马煮弩和盾上的胶和皮革,实在顶不下去了,和士卒诀别分散突围。

此时的刘备应该是在平原郡以他的“商贩经验”为公孙瓒筹措军资,碰上了青州从事出兵讨伐在河间、渤海、平原等郡抄掠的张纯,结果被生意伙伴刘子平举荐参军,为什么?

因为他的关系网在大乱的局面下已经“垮了”,这个刘子平应该就是刘备担任平原相后,派刺客刺杀刘备的郡民刘平,《先主传》中说他“素轻先主,耻为之下”,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刘备之前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和他合作做生意,一个商贾甚至是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二千石大员,当然不忿,但这个时候,他的主要考虑应该还是将公孙瓒安排的“白手套”刘备送走。

这个理由,刘备还无法拒绝,正是从军之后,发生了刘备在战场上受伤装死的事,伤愈之后,才转到了破虏校尉邹靖的麾下,这个对手就未必是张纯了,因为自幽州至冀州、青州的山水之间,遍布着黄巾余党。

到189年三月,张纯被杀,叛乱平定,邹靖和公孙瓒又是老战友,所以,论功行赏时刘备得授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从15岁(虚岁)到卢植门下读书,到29岁(虚岁)得官之间的14年间,大多数时间,应该是在为公孙瓒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