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步行街的意义(彰显特色化打造引爆点)

改造提升步行街的意义(彰显特色化打造引爆点)(1)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六保”和“六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其中一条是将“改造提升步行街”确定为扩消费的有力举措。有鉴于此,结合全市“六大”活动要求,本人七、八月份对温泉步行街进行持续观察,先后5次到现场徒步调研,并将调研范围扩展到中心花坛商圈,通过实地走访、随机交谈等方式掌握真实情况。总的来看,温泉步行街的现状堪忧,急需加快转型步伐,以特色化发展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改造提升步行街的意义(彰显特色化打造引爆点)(2)

一、从面上看,

名街已经风光不再

大家常说的温泉步行街,其实是温泉步行第一、二、三街。这三条街都位于中心花坛商圈,是温泉城区乃至全市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可称得上是咸宁的地标和名片,曾是广大市民和来咸游客逛街的首选之地。但如今,已见不到那种兴旺景象,更多的是一种风光渐失的落寞和无奈。

一是人流量少。在调研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步行街里逛的人太少,用“门前冷落车马稀”都不足以形容。几次白天调研,一条街走完才看到十几二十个人,各个商铺里面也只零星看到两三个人,各类商铺的营业员加起来都比顾客多。七夕当晚,大约半个小时走完三条街,只在第一街看到六七十人,第二、第三街加起来都只有不到五十人。而实际情况是,三条街处于营业中的商铺有166家,也就是说在最有人气的时候,每个店铺平均只有一个可能进店的顾客。据第一街的保安说,如今每天人流量不到去年的1/3,而通过与一些商户交谈得知,每天最多只有十来拨消费者进店,少的一天等不到两个人甚至一个人都没有。虽然只是粗略统计,但无人问津的情况可见一斑。可以肯定地说,在人流较集中的同一时段内,进到这三条街购物乃至闲逛的人加起来,都不如万达广场的多,可能还不到万达广场的一半,让人不由得感叹步行街有点快“不行了”。

二是店铺趋同。对消费者来说,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购物和休闲。能否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直接决定步行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是温泉步行街中,看到的更多是同质化的店铺。调查发现,三条街166家开业店铺中,主营服装和鞋类的110家、美容美妆9家、餐饮甜品15家,占比分别为66%、5%、9%,剩余20%是眼镜店、手机店、便利店和家纺店等。在服装和鞋店中,女装和女鞋达到93家,仅女士内衣店就达到17家,在第一街入口附近,不到10米远就聚集了6家内衣店,感觉像是进了一个批发市场。与此同时,很多商品大同小异,在款式方面看不出明显差别,而且同一品牌重复开店情况很常见。比如,元泽内衣在第一、二、三街都有店面,第一街中桃花季、美丽穿、诗谜等都开了两家店,其中诗谜的两家店是对门开的,而美丽穿在第三街还有一家店,给人一种逛着逛着又回到起点的感觉。这种商业行为本身无可非议,但却是对步行街商业资源的浪费。

三是环境不佳。一般来说,步行街是城市精华所在,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应该有较高的格调和环境。单从建筑上看,温泉步行街的风格还算现代,但置身其中却让人觉得有些落后,特别是与“温泉第一街”的名头很不相符。首先,卫生状况一般。整体感觉,三条街都不是十分干净整洁。走在第二街内,没几步就看到地上有卫生纸,甚至还有口罩。第三街廉政公园入口旁,街内的“小吃街”正对着一个半挂式垃圾箱,箱里的污水流到了地上。其次,配套设施不足。三条街中,只有第二街有一个公厕,而且导引牌比较醒目,其他两条街连导引牌都没看到。第一街和第二街,都没有看到规范的垃圾箱,只有几个绿色大垃圾桶立在街中,很不协调。供人休息的长凳也不多,而且已经非常破旧。再者,营销手段低端。在第一街入口两边,几家商铺播放着喇叭广告,声音此起彼伏,给人一种嘈杂和低端的感觉。第三街里,也有商户重复着吆喝式的叫卖。

四是生意难做。在调研中,商户普遍反映疫情冲击很大,今年顾客的进店率和成交率很低,营业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1/3左右,基本上是开一天亏一天,店子不开又没收入。对于这个问题,第二街木玉女装店吴老板算了笔账,他的店4月份开张到现在的销售额还不到去年的1/3,即使全场50元促销,也还亏着每月将近6000元房租,而那些请了销售员的店子亏本压力更大。面临这种巨大压力,很多商户选择退租和关店。据第三街负责物业的佟经理介绍,这条街里本来有400多家商户,已流失近200家,二楼大部分和三楼铺面都空置着。调查发现,仅以临街的一楼商铺为例,第一、第二、第三街分别有63家、47家、77家,处于停业或招租状态的分别有7家、8家、16家,关店率分别为7%、11%、20%,如果算上背街和二楼以上商铺的话会高得多。据第一街的保安说,由于商户们赚不到钱,每户每月几十元的物业费都收不起来,保安工资也很难按时发。

二、往深处想,

问题其实积弊已久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温泉步行街确实在走下坡路,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情况雪上加霜,但这却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据商户们反映,近几年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下滑趋势更甚。通过调研,感觉外在的因素只起到一个加速作用,步行街走到现在这一步,根本的原因还是长期性的、深层次的。

一是发展定位模糊。与万达、中商等相比,温泉步行街为什么黯然失色?说到底是缺乏特色,难以给人留下特别的记忆和口碑。从商业定位看,对外宣传是温泉第一街,但是这个“第一”体现在哪里,与我市其他商业街相比有什么优势?无论外观还是内部,都无法给人有明显的感受。从功能定位看,说它是时尚服饰街,但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知名品牌,衣服没有什么辨识度和吸引力;说它是美食小吃街,但与餐饮相关的店铺才15家,而且除了肯德基、王子蛋糕等几家之外,其余小店的食物与路边摊差不多。从目标定位看,只要是进去逛的人都算,很多店铺都想着老少通吃,如叙旧女装店,下至十二三岁的中学生,上到五六十岁的成年人都是其顾客。看起来年龄跨度大,实际上没有核心顾客群。

二是管理秩序混乱。现在的温泉步行街虽然由三条街组成,但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条街,整体上呈C字型,只不过第一、三街之间被马路相隔。但是,加起来才600多米的街,却有着不同的开发运营主体,其中第一、三街有物业公司管理,第二街据商户反映有保安没物业,而且三条街都处于一种放任式的发展状态。调查得知,第一、二街的商铺是私人业主持有,第三街一楼商铺也全部卖给了私人业主,二楼和三楼还有2万多个平方的铺面没卖出去。私人商铺由业主自行出租,具体经营什么品类没有统一规划。对于街名,也存在不同看法,第一、第二街都有“温泉第一街”的招牌,郭林路小卖铺店主都说搞不清哪个是“第一街”。第三街物业经理说那里原叫温泉购物公园,不知道什么时候改名了。

三是商户思想保守。在随机走访过程中,明显感觉商户们的创新和进取精神不足,虽然经历疫情,但还是寄希望于用惯用的方法继续经营。在被问到是否想过转型发展,以新产品、新方式吸引顾客时,竟无一例外地摇摇头,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和动力。比如,谈到直播带货,第二街西纳维思女装店老板说没有也不会搞这个;金丝狐男装店员则表示,虽然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老板没有安排和要求做直播带货。在他们看来,只要疫情不再复发,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经营,对消费升级这件事,特别是顾客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木玉女装店老板认为,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开业对步行街影响不大,因为两者没有直接竞争,可见对于人流减少产生的负面效应估计不足。

四是营销模式单一。温泉步行街中店铺不少,但是大部分都在等着顾客上门,没有绞尽脑汁想办法吸引人,有的也只是在店面贴上降价促销广告,或者由喇叭、店员在门前大声叫卖,从现场人流量来看效果非常有限。本来卖的衣服品质就差不多,在营销上又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唯一让人动心的卖点就只有价格便宜了,而论便宜又比不过淘宝、拼多多上的网店。也有很多商户认为,如果不考虑疫情的冲击,网购对步行街生意影响很大,而且这是人流量减少的一个关键原因。尽管如此,他们除了表示无奈,并没有想过差异化经营,更别说线上开店和线上营销。除此之外,商户都是单打独斗,没有联合起来开展营销,比如在媒体上打广告、全街促销等,没有形成强大声势,一般很难吸引人们的关注。

三、为长远计,

转型才能涅槃重生

现实表明,温泉步行街正走向没落,年初的疫情加快了这种趋势,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正所谓危中有机,越是在问题集中暴露的时候,越是应该深刻反思、积极改变,真正地来一次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结合全市发展定位,温泉步行街的唯一出路在于转型,加快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具体而言就是打造“四化”街区。

(一)打造景区化休闲街。7月22日,商务部明确将培育30-50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咸宁在抗疫中赢得很高赞誉,加之中央出台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正好可以全力申报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从根本上改善温泉步行街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同时,以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契机,着力将其打造成全市的城市街区游园标杆。当前,要优视界。按照景区建设标准,对步行街内所有建筑进行修缮或翻新,以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街中设立电话亭、卡通雕塑等,为人们拍照留念提供背景式装饰物。要增配套。每条街至少设置一个公厕,并在合适位置树立醒目的导引牌。在街道中轴线上,每隔10米设置两条背靠背长凳,每隔20米放一张小咖啡桌并配遮阳伞,给人提供足够休憩空间。要强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调研指导,进一步规范三条街的物业管理,在维护治安、卫生和生产要素供应的同时,引导形成一楼服饰、二楼美食、三楼教育培训和美容养生的商业发展格局。

(二)打造集群化潮牌街。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城市商业发展越来越趋同化,特别是在零售方面,大城市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也主要是少了一些知名品牌和时尚名店。也就是说,要想吸引人来购物,就必须创造与众不同的购物体验,像咸宁这种小城市,更应该走特色化、细分化道路,打造满足个性追求和新奇心理的步行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享受长尾红利,还能为咸宁旅游增添新亮点,为外地游客来咸宁玩提供新动力。结合实际,可以围绕穿、戴、用、玩,集中引进60个以上中外潮牌品类,把温泉步行街打造成华中乃至全国潮牌第一街。前期重点引进30个以上二线潮牌,形成口碑效应后进一步扩大招商数量。可以由政府来主导,与相关潮牌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咸宁作为其新品首发地和展销地,以此提升游客的购物欲望和购物满意度。同时,聚焦小众时尚行业,引进一些有潜力的企业,鼓励和扶持其在咸宁创立潮牌。

(三)打造本土化美食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放眼全国,每个旅游城市都有知名美食街,很多步行街如上海南京路、成都春熙路、武汉江汉路等,也有不少人气很旺的美食店。通过美食吸引人流,也是温泉步行街的不二选择。以步行街现有的空间和店铺数,足以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美食街。现在的关键是,大力解决“吃什么”的问题。一是要选优品。立足本地寻找美食,通过举办咸宁美食评选大赛,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参与评选推荐,找出每个村、每个乡镇、每个县(市、区)最好的特产、小吃、菜品。二是要创新品。鼓励和引导有关企业和个人,加大地方特色美食研发创新力度,特别是在食材、工艺、口味、包装等方面不断改进,生产出多样化桂花、豆制品、鱼丸鱼糕等系列美食。三是要引名品。利用驻点招商队伍,对全国各地名小吃进行考察,坚持招商引人和派人学艺相结合,推动一批正宗知名小吃落地咸宁。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咸宁化改良和传承。

(四)打造流量化网红街。咸宁的人口只有300万,市城区常住人口只有30多万,日常的人流量并不足以支撑温泉步行街的长期繁荣,更何况还有万达、中商、沃尔玛等商业综合体的分流。只有通过打造热点,吸引人流特别是武汉等外地人流,才能有充足的动力,形成越吸引人越发展、越发展越吸引人的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营销和创新力度,具体而言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着力打造10个左右类似西安网红摔碗酒、成都黄龙溪一根面的网红店铺。为此,要动用全市媒体资源,对改造升级后的步行街进行持续宣传,联合广大商户开展集中打折促销活动。要聘请专业团队和人员,每条街选定一两家特色店铺,进行精心策划和广泛推介,将其打造成具有引爆效应的网红。要组织推动咸宁美食,特别是步行街内的美食参加各类美食大赛,指导一些店铺争创有关部门、行业组织认定的名店,不断以点带面扩大温泉步行街的曝光度、知名度、美誉度。

来源:市委办公室 作者:范伟

编辑:石丽丽

监制:陈 凯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改造提升步行街的意义(彰显特色化打造引爆点)(3)

改造提升步行街的意义(彰显特色化打造引爆点)(4)

1 途经咸宁境内28公里!今日,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开建!

2最新!咸宁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

3 3万块青砖茶走起!@蒙古国:咸宁请你喝茶~

4 没看错!咸宁一村“不文明单位”挂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