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规划(我市增量提质全民健身设施到2025年)

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规划(我市增量提质全民健身设施到2025年)(1)

市民在林中健身步道锻炼身体。刘成龙摄

本报讯(记者刘成龙)“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增量提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助推体育强市和国际高原体育城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2%。

推进重点体育项目建设。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集中建设一批集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到2025年,完成1个以上全民健身冰雪场馆、1个以上综合性青少年体育实训基地、1个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改扩建5个体育公园、5个智能化全民健身中心、5个体育户外营地、50块以上足球场。

推进“大健康”步道建设。以市、县(市、区)主城区、公园、营地为重点,整合各类城市慢行道、绿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山林登山道或防火通道,策划包装入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要求的健身步道(骑行道)项目,与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实施。大力推进环绕或覆盖城区,兼顾步行、骑行、登山等健身功能的步道建设,打造相对封闭、设施完备、具备承办大型赛事能力的专业健身步道。到2025年,力争新增500公里“大健康”步道。

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建设。大力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制定市、县(市、区)两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在老旧或新建小区、行政村、社区、重点村寨规划建设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等全民健身综合运动场地。在社区游园内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在新建居住社区配建包括非标准足球场地在内的不低于8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与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支持社会主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公园绿地、园区、沿河等区域建设生态步道、市民球场等设施,优化和丰富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类型和供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