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1)

爱沙尼亚共和国(1925-1940)

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至今)

国徽为一盾徽。盾地金色,上有三只蓝色狮子,伸舌并举起右前肢呈迈步状,下面是橡树枝条装饰。去了这些枝条就是小国徽。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2)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0-1991)

---------------------------------------------------------------------------------------------------------------------------------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3)

库尔兰公国(1562-1791)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4)

拉脱维亚共和国(1921-1940)

拉脱维亚共和国(1991至今)

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部地区库尔兰;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利沃尼亚。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这是大国徽,把国旗绑着的树枝换成橡树枝,去掉护盾兽,就是中国徽,再去掉橡树枝,就是小国徽。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5)

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1919-1920)

和后来的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不一样。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6)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0-1991)

---------------------------------------------------------------------------------------------------------------------------------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7)

立陶宛大公国(1240-1569)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8)

波兰立陶宛联邦(1569-1795)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9)

立陶宛共和国(1918-1940)

立陶宛共和国(1991至今)

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这是大国徽,去掉大公冠冕和绶带,就是中国徽,再去掉护盾兽,就是常用的小国徽。

波罗的海三国各自的特点(历史上的各国国徽欧洲篇)(10)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0-199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