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为什么大波浪(板荡识诚臣背后的故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唐太宗李世民《赠萧瑀》里的名句,也是对股肱之臣萧瑀的充分肯定。作为谋臣,萧瑀始终忠心耿耿,经常直言进谏,虽屡遭贬黜,仍初心不改,终以诚臣留名青史,为后世所敬仰。
直谏炀帝
萧氏自南北朝以至隋唐,一直是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力量。东晋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半为萧氏所建。502年,萧衍取南齐而代之,建立南梁,史称梁武帝,萧瑀即出自梁武帝一系。
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任命萧瑀为内史侍郎。隋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内史省与尚书省、门下省鼎足而立,专司起草皇帝诏令。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次官称内史侍郎。出任内史侍郎,意味着萧瑀走进了隋朝权力中枢。炀帝对其充分信任,许多机要事务交其办理,萧瑀则投桃报李、忠心履职。然而,萧瑀秉性耿直,因屡次劝谏忤旨,渐渐被炀帝疏远。直到615年雁门之围后,被彻底放逐。
这年八月,炀帝出塞北巡。突厥始毕可汗率几十万骑兵准备袭击炀帝车驾,炀帝得义成公主密报后,迅速驰入雁门城,情势十分危急。萧瑀向炀帝建议:第一,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是嫁到突厥和亲的宗室之女,绝不会袖手旁观;第二,下诏不再攻打辽东,好让将士一心抗击突厥。此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三次大败,已严重消耗了国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两个建议,既是应对燃眉之急的计策,也是对隋炀帝穷兵黩武的一种劝谏。炀帝接受萧瑀的建议,不久解了雁门之围。不料,局势好转后,炀帝就反悔了,意欲再次征讨高句丽,萧瑀就成了“绊脚石”,于是被贬为河池郡守。
李唐良弼
萧瑀赴河池上任时,天下已是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不久,萧瑀收到了表哥李渊的一封信。信中,李渊邀萧瑀共襄大事。此时,隋炀帝已被宇文化及杀害于江都,萧瑀遂举河池郡归顺李渊,开始了一代名臣之路。
618年,李渊即皇帝位。萧瑀被任命为内史令(后改称中书令),成为李渊建唐后最早任命的五位宰相之一。唐承隋制,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掌国家政令,佐天子而执大政,凡诏旨敕制玺书册命等均由中书省依典故起草。
此时,唐朝政权刚刚建立,国事繁重。李渊无力应付的朝中政务多委托给萧瑀,典章制度的起草、朝廷礼仪的制定也多由萧瑀主持。其间,萧瑀经常提出合乎时宜、富有见地的建议,办起事来也兢兢业业、井井有条,由此深得赞赏,李渊亲切地称他为“萧郎”。
一次,李渊因发现自己的诏书经常“梗阻”在中书省,就责备萧瑀办事拖沓。萧瑀解释说:“现在政权刚刚建立,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的安危、社稷的稳定系于诏令之上。我每接受一道诏敕,一定要仔细勘察核审,确保与前面的诏敕不冲突,然后才敢宣行,所以有时颁布较为缓慢。”李渊听后大悦:“卿能用心若此,我有何忧?”
板荡诚臣
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争斗中,萧瑀始终站在李世民一边。早在武德三年(620年)跟随李世民收服王世充、窦建德时,萧瑀就认定唯有李世民能担大任、干大事,从此忠贞不贰。
晚年的唐太宗时常怀念辅佐过自己的功臣。贞观十七年(643年),他令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悬挂于凌烟阁,萧瑀位列第九。唐太宗曾对房玄龄等人说:“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还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五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由于生性耿直,萧瑀与朝中大臣的关系并不融洽,有时甚至在朝堂之上发生激烈争吵。唐太宗几次免去萧瑀职务,事后都念及他忠心耿耿、功不可没,又重新启用。二十年间,萧瑀五次罢相、五次起复。唐太宗曾推心置腹地评价萧瑀:“卿之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然而善恶太甚,亦有时而失。”耿直之臣,须有明君。从这个角度说,萧瑀是幸运的,正如魏征所言,“萧瑀不遇明圣,必及于难”。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瑀以74岁高龄去世,后世评价,“骨鲠大儒,直言不隐”。
(作者单位:浙江龙游县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