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

婚姻中从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离婚案多年来有增无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使是那些一辈子努力维持婚姻现状的夫妇,可能也会受到下一代的责问:作为父母,你们的婚姻是虚伪的。你们背叛了自己,也欺骗了我们。有数据显示,国内几个大城市的婚姻研究人员对601对夫妇进行了调查,当他们被问之:"你爱你的爱人吗?"仅有11%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是"。

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1)

︱男人的恐婚心理

在一些婚姻以及婚姻关系中,男子那份情感,从他结婚那天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神经质地发抖,表现出焦虑与不知所措,因而极力想逃脱现实。

他为啥这么恐惧婚姻?

从男性的角度来看,产生这种令人忧虑的现状的症结是什么呢?

有人会告诉就要做新郎的小伙子,新婚前的恐惧是正常的,要有思想准备,要努力克服它。家人和朋友会对他的内心活动做出一种模糊的,足以导致他内疚心理的解释,如:"你这是害怕接近女人和承担义务。""你不愿挑起生活的担子。""你不愿意放弃你的个人自由。""你这是不成熟的表现。"等等。接着他们就会安慰他说,你一定会克服这些恐惑心理,并且一定会在克服的过程中,慢慢地成熟起来。 那导致内疚的字眼"恐惧",经常用来解释男人的抵触和消极情绪。它犹如一面旌旗,或者战斗的呼唤,成功地激励着男人们勇敢地去接受严峻的考验,克服困难,以显示自己的刚毅。他就这样抑制了自己隐秘的真实的情感需求。从那时起,当他力求克服恐惧和抵触心理引起的强烈反应时,他非但一无所获,反而为婚姻关系的破裂留下隐患。

当婚姻关系濒临崩溃,实际上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时,这些被压抑的抵触情绪,会像洪水一般冲开感情的闸门。只有到这时,他才回忆起昔日的情感,认识到自己当时产生抵触情绪的真正原因。然而在这之前,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压抑、克服自己的不满情绪,并把其合理化上面了。

正像他婚礼那天置自己内心情感的呼唤而不顾一样,为了维持婚姻关系,他还要继续忽视自己的真实情感。当他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他会强忍过去,不了了之。当他没有性欲要求时,他可能惶恐不安,开始怀疑自己的性功能是否正常,同时力图克服自己的"寡欲"。有时下班后不想回家,但为了尽丈夫的责任,还得勉强回去,哪怕到家后内心充满了不快,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白天,即使他满心不愿意,也要从办公室打电话给妻子,因为他感到妻子有这个要求。周末,他得烧菜做饭,跑腿打杂,修修补补,然后完全消极地坐在电视机前,努力去扮演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当他和妻子一道与其他夫妇交往时,他又得扮演好客的主人或招人喜欢的客人,而实际上他对此毫无兴趣。 所以,他的许多行为都是违心的,只是为了满足他克服、否定和文饰消极情感的需要,这使得婚姻不可避免地变为沉重的负担,以致最后破裂。只有到那个时候,他才让长期受压抑的恼怒迸发出来。然而,在这之前,他总倾向于自我仇视,自我诋毁,恨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懦弱无能,或者没有像他所想象的那样,与妻子相处得更好。因此,一些自我诋毁的话,如:"你是个自私的家伙!"或"你根本不懂得爱!"以及有关这方面的各种指责,像一颗颗铁钉,将他牢牢地钉在婚姻的十字架上。

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2)

︱男人恐婚心理解读

男人始于新婚的内心抵触情绪,并非幼稚和不负责任,而是一种有益的内心冲动。这对年青人来说,无疑是真实的,而男人二十多岁就被父母敦促结婚,这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男性的一大悲剧——他的情感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青春年华匆匆度过,职业和思想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也没有获得较为可靠的经济立足点。早婚将压抑的情感和经济负担压到了他的头上,束缚了他的手脚,使他陷入一种仅仅只能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中,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摧残。 从男性早期的心理状态来看,他们的婚姻似乎没有很好的基础足以使他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事实上,在男性早期的心理条件下,要实现美满的婚姻,几乎是不可能。对于男孩儿,从小就要求他富有进取、创造、挑战、奋斗、探求的精神。而女孩儿则可以从洋娃娃、过家家之类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教益。一般说来,男性很少参加这类活动。不管两性间这些早期心理条件的差异是好是坏,它们毕竟反映出了男性婚姻心理的实际状况。

准确地说,正是由于两性间的这些心理条件的差异,男性时常感到对扮演成熟的婚配角色力不从心。他经常为适应情况,达到顶期的目的而努力,但又与他早期所受的教育相去甚远。只好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节奏,强迫自己变成另一个人。结果,他总是有一种被压迫、被掠夺感。而在他人眼里,却一向被看作为一个标准的纯爷们。人们经常听到女人抱怨她们在婚姻中是受压迫的一方,这显然不完全正确。无疑她也被婚姻关系所束缚,但男人的心灵更易受创伤,因为男人在情感上对结婚还缺少充分准备,更易否认和压抑自己的个性。在竭力维持那种婚姻关系的同时,他与真实的自我越来越疏远。

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3)

︱女人恐婚心理表现

婚恋剧是电视荧屏上的常青树,近年来尤其接地气,剧中不少情况都和现实生活颇为相似,例如最近上演的《谁说我结不了婚》。不过,在已婚感叹情节真实的同时,婚恋剧中的纠结的婚姻生活,却让许多未婚女观众观之心惊,给剩女们埋下了雷,望"婚"生怯。引用一位未婚观众的话来说,热门婚恋剧里的女主角,既要费心处理婆媳关系,又要平衡孩子与事业间的矛盾,还要分神抵抗层出不穷的小三。做女人怎是一个累字了得。

恐婚心理表现一:首当其冲就是婆媳关系,我们以婚恋剧为例。这几乎是所有婚恋剧编剧无法逾越的一个槛,李小璐以往出演的角色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但这次就输在了《婆婆遇上妈》中的婆婆手中,百般受气不说,最后干脆挺着大着肚子把婚离了,让不少剩女看了不禁脊背发凉。"国民媳妇"海清遭遇的婆媳问题就更多了,《双面胶》中,海清和婆婆的战争让人唏嘘,虽说海清这个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和婆婆过起招来一点不含糊,但这一刻也不得闲的婆媳关系,确实让儿媳妇也有够受的。婆媳关系不融洽就算了,这公公也跟着出来凑热闹,《经营婚姻》中,李成儒饰演的刻板公公,可没少让儿媳妇罗青鸟吃"枪子"。不过,这公公倒是当面背面都一样,怎么都不给儿媳妇好气受。

恐婚心理表现二:即便过得了婆婆这关,恐怕也过不了自己这关。婚后是侧重家庭还是侧重事业。近年来上演的婚恋剧里把这种现象描写得绘声绘色,道出了不少女人的心声,同时也吓退了不少剩女。

《婚姻保卫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证券公司白领李梅看到朋友事业有成,简直是羡慕嫉妒恨。而皮具公司老板兰心看到朋友工作清闲,在家相夫教子,又眼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即便自己心里打定了注意,依然是状况百出,《夫妻那些事》(观剧)中,陈数饰演的林君真是里外不是人。因为把精力一心放在工作上,引起了公婆的不满;但决定多放些精力在家庭上时,又因为对工作不够用心,被团队里的同事排挤。

恐婚心理表现三:"自由的反义词就是孩子",电视剧《夫妻那些事》中的陈数的台词,这句话简直道出了不少丁克女的心声,婚前下定决心,铁定不生!怎奈,扛不住父母和老公的左右夹攻,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在电视剧中,不是因为孩子吵架就是因为养不起孩子而苦闷,如此的现实主义,你还敢生吗,生了你养得起吗?《裸婚时代》中,姚笛和文章这对夫妻即使裸婚也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但生了孩子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两口再也没有了以前的二人世界,每天的主要工作都是孩子、孩子、孩子,让人不得不感叹,生个孩子,咋把自由给生没了?

这还不算什么,《蜗居》还给观众算了一笔明白账,生孩子多少钱、奶粉多少钱、抚养孩子多少钱,如此一算下来,这生孩子似乎成了有钱人的专利。

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4)

︱女人恐婚心理解读

"恐婚心理"解读一:他妈宝贵还是我宝贵?婆媳矛盾是准媳妇要过的第一道难关。这婆婆各有各的特色,即便在婚前做好周全准备,甚至通读《婆媳过招大全》,"实战"起来也不一定完全奏效。而影视剧中关于婆媳"斗法"的情节数不胜数,这让不少未婚女性有些望而却步,如果婚后要和婆婆大打迂回战,确实让人有些吃不消。婆媳关系在大多数婚姻中都是棘手问题,有些即便夫妻相处融洽,婆婆还是看儿媳妇左右不顺眼。不过,把这些问题如实、甚至夸张的表现在影视剧中,让不少女性观众光想想,就已经对结婚有些犯怵了,就怕遇上一个恶婆婆,或者不讲理的古板公公。

"恐婚心理"解读二:做事业还是做家务?现如今,事业型女性越来越多,不少女性不再局限于家里厨房那么大点地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不过,想必不少结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家庭就不能照顾好,但是把精力放在家庭上,工作上又得分心,无论是做主妇还是女强人,都会有些不平衡。要事业还是家庭?这是个问题。婚恋剧中将真实的矛盾夸大化,导致在不少人看来,结婚就是选择,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而婚姻和事业也不能两全。婚后到底是选择家庭还是事业,确实让不少未婚女性踌躇,生怕结婚后,日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恐婚心理"解读三:要孩子还是要自由?对不少女性来说,孩子已经不是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甚至不少家庭都打算"丁克到底",不要孩子,但是,现实却没那么容易,孩子可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当然,也不是想要就能要。即便没有婆媳矛盾和事业问题,一看到生孩子的这笔开销,也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电视剧确实贴近生活,甚至把生活中的问题分析的鞭辟入里,但太过真实,确实让不少人在结婚之前先得掂量掂量,婚后到底要不要孩子。

年轻人恐婚的心理(我为什么害怕结婚)(5)

时代在变化 ,观念在变化,婚姻更加不稳定 ,了解人性、了解男女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经营我们的婚姻。婚姻之树需要双方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我们都需要爱,需要幸福的婚姻。

学会爱,学会在婚姻中保鲜爱,用自己的改变去改变婚姻质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