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春节会有哪些习俗(古人的春节在腊月初就开始了)
#天南地北大拜年#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古代的春节与我们现在不同,古人的春节在腊月初就开始了,人们会在腊月三十这一天祭灶神、扫房子、办年货……直到正月十五才正式开始过大年。
古代春节与现代过年一样重要,有“小过年”之说。
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辞旧迎新。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人们会贴门神和挂红灯笼,还要准备“福”字和各种年画。
除夕夜后人们还要在门上贴上春联、挂上灯笼来庆祝。
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各地过年习俗也不尽相同。
在北京有这么一种习俗:除夕之夜要吃饺子,而且要喝交杯酒,象征着“交”字之时(即农历正月初一);在河南开封有“包金”的习惯,就是到腊月二十四日就开始包饺子、炸丸子、蒸包子、做豆腐等等;还有在山东济宁会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还有一些地方的人是过了大年初一再吃顿饺子……
一、皇帝带头过大年(公元12世纪初),汉武帝刘彻的太初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年,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要在京城里给文武百官送上“灶君”神。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huan帝要到宫里给百官送灶神,并在自己的寝宫设神位。
(公元105年),每年除夕这天,huang帝都会亲自为大臣们和皇亲国戚们准备年夜饭。
公元1026年腊月二十九,皇帝还要亲自赐给功臣、封疆大吏和各地地方官过年赐酒。
(公元1052年)腊月二十四,宋仁宗带着文武百官进京祭天祈福,皇帝还亲自写了一副对联:“万国来贺新年皇帝万岁万万岁”。
二、百姓过年比皇帝还忙
民间百姓也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进行祭灶神,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古代祭灶神的日期,也有“二十四,灶王爷上天”之说。
《礼记》中记载:“岁十二月,谓之冬;十二月而大节,谓之祀;正月而小节,则谓之腊。”
民间百姓在腊月二十三日祭完了灶神后,就开始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到了正月初六日这天,还要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就是所谓“接神会”。
三、平民也要过大年
到了宋代,由于宋朝的经济相对发达,人们在过年方面开始讲究排场了。
百姓过大年就像我们现在过春节一样重要,不但要准备年货,还要准备鞭炮、烟花,还要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玩具等。
而且人们还会把旧的门神贴上新的门神来装饰大门内外。
到了宋代之后,民间也流行过大年,而且也有很多习俗。
四、不能少了压岁钱
在古代,压岁钱不是给小孩子的,而是给长辈的。
因为古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小孩子不能经常吃肉,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肉、压岁钱。
在古代,压岁钱是有等级的。
大人一般都会拿一个大的红包,然后交给孩子们去保管自己的压岁钱;而孩子们会得到一条红头绳或者一些钱币。
五、年的味道——一年一次的团圆宴
(北宋)苏辙《岁暮到家》: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