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

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9——联点1、什么是联点?

排点我已经讲过了。这是几个点沿着一条线排列。数学上称之为一度。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

什么是联点呢?譬如这样。他们不在一条在线。看起来分散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排法就是两度的。但其中彼此之间又有联系。几个点这样组合一个笔势,我称它为联点。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

2、鸡头势

先介绍一个三角形排列的笔势,鸡头势。鸡头势古籍中提到极少,唯一解释是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但他认为鸡头势就是奋笔势,所以解释当然错了。鸡头势有三点,中间一点位置在高处,下面两点左右相对,《书法技法术语辞典》认为就是"顾盼势"。

但顾盼势是三点横排,是一度的。

而鸡头势的中间一点不在一条在线,它在比较高的地方。而且是右侧的,是横画的缩短。所谓鸡头势,就是取像于鸡头。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

写鸡头势,先写中间上面这一点。然后写左下点,最后写右下点。这后面两点是相对关系,左右呼应。鸡头势在草书中就是"下"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4)

你跟行书"下"比一比。就知道鸡头势就是"下"字三笔缩短为三点。

"五势"中讲到竖笔势,《玉堂禁经》举得字例就是"上"。如果把"上"字三笔缩短为三点,那就是草书的"上"字。要注意,这草书的第一点。手腕向左,因为这是竖笔的缩短。

而"下"字的第一笔是横。所以鸡头势一点手腕是向右的。左竖右横,这是书法的基本动作。

要注意我们现在讲的鸡头势是一个笔势,不是一个字。草书的"下"字用了一个鸡头势。但鸡头势不只是草书"下"字,它的用处很多。

你看欧阳询《虞恭公碑》这个"必"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5)

这个字怎么写的呢?它是分两个笔势,首先写中间这两笔,组成一个交叉。这个笔势我后面会讲到,其实就是撇捺,7-9,然后加上三点鸡头势。"必"字就完成了。

书法写字只是组织笔势,跟日常写字的笔顺是不同的。

你看欧阳询写"秘密"的"秘"。右旁的"必"也是这样写的。

张旭《晚复帖》也有这样的一个"必"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6)

虽然牵丝多了一点,有点眼花缭乱。但如果把虚笔拿掉,取势和刚才欧阳询的写法是一样的。

鸡头势在草书中用的非常广泛。这是皇象《文武将队帖》中的草书"昭"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7)

整个右旁就简单地用了一个鸡头势。

王羲之《如常帖》,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8)

草书。其中有句话"食不可强","食"字怎么写?上面撇捺用一折,下面那么多笔画,只用了一个鸡头势,就表现出来了。

皇象《急就章》"锦"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9)

右旁上面本来是"白",现在也用鸡头势表示。

文征明草书《千字文》,"孤"字右旁也只写了一个鸡头势。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0)

有些没有学过草书的同学可能担心。草字到处用鸡头势究竟怎么区分?不用急,草书也是有规则的,知道规则就不怕。

这是孙过庭《书谱》的"经"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1)

也是草书。右旁第一个笔势,就是鸡头势。这个写法至今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也会这么写。已经相当普及了。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草书和真书对照。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2)

注意右旁第一个笔势的写法,大家都取了鸡头势。很多真书中字的取势,就是从草书演化出来的。

鸡头势的第一笔是横点,如果拉长点可以看得很清楚。写横笔手向右,第二点手腕回过来向左,所以是一竖。鸡头势本来就是"下"字草化,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3)

前两个点本来就是横竖。

所以像这个"与"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4)

下面一长横加上两点。可以认为是鸡头势的一个化势。它只是把鸡头势第一点,拉长为一个长横而已。

王羲之有时也会拉长鸡头势的某一笔。这是《远宦帖》中的"下"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5)

第二点就写了一个折。《远宦帖》中有四个"下"字。写法各有不同。

3、群鹊势

排列成三角形的联点,还有一个群鹊势。它跟鸡头势不同的是有四个点。上面一点,下面有三点,多了一个。

群鹊势的名字很多,《汉溪书法通解》称之为"攒三点"。"攒三点者左右相应,中间稍高,意在趋下,故上开下合,'孚'、'将'用之。亦名'群鹊'。"蒋和《书法正宗》称之为"聚四点",他说:"聚四点,上点似横撇,冒下三点,'舜'、'受'等字头用之。"冒就是覆盖,上面一点覆盖下面三点,上面的"横撇",就是"永"字八法中的啄。

为什么他说"上点似横撇"呢?因为啄,如果起手调锋拉长,就很像一横。

我以前讲过,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和"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6)

第一笔啄,就类近一小横。啄和合点也很相似,《阴符经》中的"八"字,左边一撇究竟当它是啄呢,还是一个合点呢?似乎两者都可以。所以啄有三种形态:一撇,一横和一点。群鹊势的第一笔,这三种形态都可以。

单纯一个群鹊势,就是草书的"爪"字。上面原来就是一撇,下面的三笔用三点代表。"争"、"受"、"将"这些字都和"爪"字有关,可以用群鹊势。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7)

你看颜真卿《多宝塔碑》这几个字,都有一个群鹊势,这是代表"爪"字那部分的。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8)

群鹊势有时候也用来表示"瓜",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孤"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19)

右旁群鹊势就是表示"瓜"的。

群鹊势可以代表的东西很多。如草书"质"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0)

原来上面是两个"斤",草书中可以简单地用一个群鹊势代表。孙过庭《书谱》就有这种写法,怀素《自叙贴》也是这样写的。

下面说说群鹊势的化势。蒋和所举的例子,有"受"字。"受"字上面是"爪",所以只要用一个群鹊势就可以了。那第一点啄本来是从右写到左,也可以改用一横,从左写到右,这也是倒笔书。

你看王羲之、褚遂良都有把第一笔写成横的例子。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1)

又如草书"所"字,只要一竖加群鹊势就可以了。这个群鹊势第一笔也是用横的,不用啄。不过"所"字的写法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2)

草书"圣"字群鹊势的写法,也是一横三点。下面加一个"土"。"土"字和竖笔势"上"字没什么两样。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3)

只不过第一横长了点,都是用竖笔势抬笔写出来的。

群鹊势第二种化势,不但把第一笔写为一横,而且第二笔先写三点的中间那一点,手腕一右一左,其实是写了横竖。把中间一点用短竖来表现,然后写左右两点。

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爱"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4)

这和通常的写法相比。譬如颜真卿这个"爱"字,其实只是书写顺序不同,所以也是一种倒笔书。这样一来,群鹊势就很像一个"不"字。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一种是群鹊势原定的写法:第一笔写啄,下面顺次三点。如"遥"、"称"等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5)

另一种好像"不"字的写法,可以理解为顾盼势上面加了一横。《千字文》中有"爵"、"绥"等字。

"不"字真书和行书的写法,大家比较熟悉。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6)

草书写法,下面三点是先写中间,然后写左右两点。事实上这就是写了一个顾盼势。上面再加多一横便成群鹊势。

举例来说,这个"觅"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7)

上面有一个群鹊势。宋代苏东坡把群鹊势写成一个真书的"不",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写了一个行书的"不",明代女书法家邢慈静写了一个草书的"不"。他们心中当然知道自己在变化群鹊势。无论真行草书,群鹊势的化势都写成了"不"字。

如果你喜欢倒笔书,群鹊势还有倒笔写法。举例来说,"爱"字草书,上面群鹊势可以倒笔顺时针转一圈。这就写好了啄和竖,然后加左右两点。中间一竖长短不论,多数书法家写得比较长。这时候群鹊势是不是很像木头的"木"字,这是群鹊势的第三种化势。然后下面加上三横,也就是奋笔势,这就是草书的"爱"字了,是不是很容易?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8)

如果你不想转大圈,也可以直接写横竖十字,如王羲之和智永这样,然后十字左右加两点。这样一来,群鹊势看起来更像一个"木"字了,深入地分析一下,也可以说是顾盼势加了一横。只不过这时候竖笔超出了横笔,出了头。下面加上奋笔势两开半,草书"爱"字就完成了。

这是怀素《小草千字文》"槀"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9)

上面是"高",下面是"木"。其他不说,下面的"木"和刚才的群鹊化势,完全一样。

群鹊势第四种化势,就是一横下面有三点。而不管这下三点怎样排列。你看这个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区"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0)

一横下有三点,其实那就是鸡头势。一横加鸡头势,就是蒋和所说的"冒下三点"。这就是群鹊势的另外一种化势。

简言之:

刚才讲的几种群鹊化势主要有:

· 一横下加一往两复势或一复两往势。

· 一横下加顾盼势。

· 一横下加鸡头势。

本节要点: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1)

· 什么是联点。

· 鸡头势及其化势。

· 群鹊势及其化势。

·

复习思考:

· 王羲之《圣教序》行书"爱"字,用了哪几个笔势写出来了?你能用群鹊化势变一种写法吗?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2)

爱字,上为鸡头势,中为群鹊势,下为飞带势。

· 集王羲之《金钢经》这个"歌"字,有没有今天讲到的鸡头势和群鹊势?

黄简讲书法千字文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