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


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1)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写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在盛开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作者说,花儿盛开之时预示着它已经接近衰败,所以是“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一、审视艺术美的三种境界


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2)

散文集《花未眠》

一是对于能够引发美感的事物要去亲近感知观察。文章里写道:“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美是有限的。”要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听来似乎很容易,其实邂逅取决灵感,灵感取决准备。这是需要陶冶的。对自然的亲近和陶冶,都根植于平时的观察。在文章中,列举了很多艺术家的事例。罗丹的《女人的手》、宗达的狗、长次郎的茶碗、繁二郎的画,都强调了要认真观察自然。“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说明人感受美很难,发展感受美的能力是无止境的,也许到死亡那一天也无法完全把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到最高。


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3)

二是在观察之上反复探究品味。作者在传达他对艺术美的评价标准时候,首先评判了真花与绘画作品中的花哪一种更美,画中的花,固然很美,但对于真花而言,并不显现。宗达的画得到赞美是因为“他们描绘的花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从罗丹的作品中体味到各种的手势,长次郎的茶碗、繁二郎的画,美得能同真正黄昏的天空“相互呼应”。最后作者川端康成谈到了自己对岚山美的发现过程,所有的信息归结到一点就是自然的艺术才是最美的艺术。

三是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邂逅之后,引发美的思考。“一朵花也是好的”,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成为“美的开光”。《花未眠》在看似闲情雅趣、赏心乐事中抒发了一种浪漫的情怀。作者对未眠之花的解读,披露出人与自然如何达到精神敞开的状态,如果人类能够达到对自然感悟的境界,那可能就不仅仅只局限在花的解读上了。

作者在表达他审美观念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盛开预示着衰败凋谢的来临,这是作者川端康成对生命的短暂发出的感叹。作者以为海棠花夜里开花无人欣赏,凌晨发现花盛开,顿时生就怜悯之情,进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这与他孤独、忧郁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二、川端康成的人生观


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4)

川端康成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是作者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赞美。生命的脆弱或者渺小,不管生存空间如何贫瘠狭小,都不会阻挡生命的美丽。虽然生命的短暂的,并最终归于虚无,然而只要每个生命个体都能抓住过程中的美丽,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那么个体的生存才有了意义。从死亡角度去反观生命的价值,是川端康成在日本物哀传统与西方现代哲学的立足点上提炼出来的精髓。

川端康成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对死亡有着深切的体验,他的审美理念以及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相对于死亡,他与海明威、泼德莱尔不同,他笔下的死亡笼罩着死亡的气氛,渗透着深深的悲哀的情愫,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亦真亦幻悲伤美丽的情调,还有对人生无常,生死不灭的生死观。川端康成三岁丧父,四岁丧母,七岁祖母去世,十五岁相依为命的祖父双目失明也离他而去。这个童年几乎一直在参加葬礼的川端康成童年的遭遇对他的性格和文学风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在童年青春期阶段的川端康成,每日都能碰触到死亡的信息,对于死亡的恐怖也笼罩自己。他说:“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死于肺结核。母亲受感染第二年也去世了。少年时期的我害怕自己也会因肺结核而早期,时常流露出少年的感伤。”生死离别的生活经历造就他孤僻、伤感又自卑的性格。同时川端康成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战乱频繁、自然灾难不断的时代,对自己的故土与国家的愁苦也让他沾染上古人悲凉的叹息。

不幸的经历让他将死亡看做是一种“灭亡的美”,“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同时,川端康成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他本人也说“我是在强烈的佛教气氛下成长的,那古老的佛法的儿歌和我的心也是相同的”。因此他的审美意识上也会有佛教中的“幽玄”的理念,他认为生存与虚无都具有意义,他没有把死当成终点,而是把死视为起点。从审美角度来说,他认为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艺术的极致之美是死灭。


凌晨三点醒发现海棠花未眠 花未眠凌晨四点醒来(5)

一花一世界,花有花的语言,人有人的话语。二者进行交流,实际上就是心灵的互通,也是内心的豁达与冲淡。川端康成在看到海棠花开,写下了这篇素雅恬淡、韵味悠长的文章《花未眠》,在寂寥幽深的黎明,在黑暗中轻声诉说一种哀伤之美,这样发现生命之美的机会并不多,这样难得的邂逅,触发心灵的相通,与灵感的迸发,才产生令人动容的情怀。在即将黎明晨光微洒之前,也令人感受到沉沦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苦涩,对美与死亡的透视,才能更好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