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人类社会不断在探索中前进,在战争中寻得发展的机遇。中国古代王朝以封建制度贯穿整体,可其本质上仍然是在谋求发展进步的,只不过大多数情况都需要由外力来推动,比如战争的威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能够在列强纷争中存活下来,不断谋求变法改革,从而走上强国之路。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秦国商鞅变法、赵国赵武灵王改革等。各国的变法改革都是为了使国家强大,其中有的失败,也有的获得成功,并对国家军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对赵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使赵国走上强国之路,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胡服骑射”在本质上其实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一次碰撞与结合,在两者文化碰撞之际,赵武灵王很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并用以强军,实乃壮举。

01赵国改革的背景

赵武灵王是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他即位初期,赵国积贫积弱,国势衰微,其疆域只占据如今河北的中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在如今窘境下,连中山小国也频频来侵扰赵国,与各大国之间的战争,赵国更是接连吃败仗,军中大将被擒、城邑被占也是常有的事情。赵武灵王眼看赵国就要被别国所兼并,眼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接受灭国的现实;二是锐意改革,寻找生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2)

赵国有中山国在心腹为威胁,北边有燕国,东边有胡人,西边有林胡、楼烦、秦国和韩国的威胁,被称为“四战之地”,赵国的改革迫在眉睫。可是赵武灵王时期,国家经济凋敝,外交上也处于被动地位,战略上也失衡,文化水平相较于别国也是落后的。国家百废待兴,赵国的改革点有很多,又应该从何改起呢?

在战国前期,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是长袍宽袖,这种服饰华而不实,在战场上更是麻烦,士兵在战斗中经常因为服饰被战车钩住而被击杀。赵武灵王在与北方的胡人的交战中发现,胡人的服饰非常适合作战,他们统一穿着窄袖短袄服饰,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狩猎作战上都是非常便捷,强化了传统服饰的实用功能。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先从服饰着手开始改革。这一举动在无形中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02改革的突破口

实行改革,往往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产生阻力是必然的。改革的过程中总会触碰到上层阶级的利益和人们固有思想的方式。服饰也代表着传统文化,体现出一种固有的制度。改变传统服饰,意味着放弃传统,放弃既有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普通人根本不能穿华贵的服饰,贵族阶层才是资格穿着,从服饰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地位差距。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3)

当赵武灵王提出赵国臣民皆要穿着胡人的服装时,众多臣子惊呼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尽管朝臣反对,但赵武灵王的改革之心不会动摇,这意味着改革势必会影响到赵国的政治阶层。为了能够顺利实施改革,赵武灵王必须要争得己方力量的最大支持,朝廷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肥义和将军楼缓。

在赵武灵王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事务终究是要被淘汰的,“优胜劣汰”的思想也是他最早提出的。无论改革遭受多大的阻力,赵武灵王全都用强权将反对声压下来。赵国的改革从细小点入手,从而使得改革的阻力变得小起来,赵武灵王从胡人的服饰为改革的切入点,顺利开展起这一次改变历史的改革。

03胡服骑射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汉人因为胡人服饰穿起来劳作方便而接受它的存在,“胡服骑射”导致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的服饰融合,进而推动民族的大融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

赵武灵王起初只在官吏与军队中强制推行穿着胡服,后来上行下效,加上胡服的便利性,赵国的老百姓都开始效仿,此法也延续至其他中原国家。自此以后,“习胡服,求便利”逐渐成为中原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人们不再以服饰来分高低贵贱,而更愿意接纳便捷实用的服装。

在春秋战国时期,服饰不仅是用于遮羞、防寒保暖,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也就是显现个人身份地位高低的标志,划分贵族阶层与平民的界限。随着胡服的推广,服饰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间接打破这一层不存在的等级界限,人们对于服饰的看法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赵武灵王向胡人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过去一昧遵循古制,使得国家寸步难行,甚至走向灭亡。赵武灵王打破了传统,同时也拓宽了中原民族的学习方向,人们不再只局限于学习本民族的文化,也更愿意接纳外来文化,并使之与中原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5)

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的同时,还鼓励胡人也学习汉人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动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自此之后,无论是中原民族还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都将交流融合刻在了骨子里。古代各王朝都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有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似乎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

04小结

“胡服骑射”通过推动服饰等文化的改变,从而促进中原地区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融合,加速了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相较于清朝思想家魏源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赵武灵王要比他早出两千多年,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发展自身,赵武灵王的改革观念影响了战国时期乃至以后的中国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告诉了我们什么(浅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6)

“胡服骑射”在表面上是一次服饰和军事上的变革,实际上是一次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文化方面的大变革,它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这种思想也融入到中原人的思维方式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