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提纲(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023高考作文提纲(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

层进式结构又叫递进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关联紧密的几个,从不同的向度进行论述。

最常见的层进式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根据作文材料和论点的实际,灵活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议论向度即可,并不需要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般结构。但不同向度之间,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

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结尾 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

注意: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基本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层进式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议论向度出发,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从同一向度出发。

技法指导

模式指导

1、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层进式主体段(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议论向度一般2个即可,800字的文章中如果向度过多,容易使得议论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四个向度可以进行灵活组合,但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在议论时做到逻辑严密。如“解决问题”放在“分析问题”之后。

层进式的段落,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并列式结构的主体段开头句那样明显的标志,但在写作时,同样要观点鲜明,点明论点的句子一般放在段落开头或者段落结尾,且要尽量做到观点鲜明,语句通畅优美。(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润色方法,合理利用名人名句,采用对偶等修辞,做到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在进行议论向度的转变时,要注意写好衔接的语句,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贯自然,环环相扣。

3、结尾

结尾力求精简,有力地收束全文或升华主题即可。

【层进式结构技巧】

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2-3个。(一般选2个即可)

②理逻辑——选定议论向度以后,确定不同向度之间的顺序,并确定不同向度的详略,整体构思文章层次安排。

常见基本模式参考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式

这种模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分论点①:是什么(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现象、表现))

分论点②:为什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源、实质))

分论点③:怎么样(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危害、后果))

分论点④:怎么办(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分论点⑤:会怎样(说明方法的意义)

【例文】

拒绝急躁

社会上流行一种急躁病:学生学习急躁,不想通过勤奋努力得到收获;人们总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工作应付,敷衍塞责,总想走捷径,找窍门;游戏人生,放荡自我,贪图享乐,追求刺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解释什么是“急躁”)

急躁病害莫大焉!必须拒绝急躁。(提出中心论点)

有目共睹的是:由于急躁,我们在学业上一无所获;由于急躁,干事创业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我们在事业上无所建树;由于急躁,做学问、搞研究,忍受不住寂寞,只想出名,最终无所作为;由于急躁,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只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瞎指挥,搞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怨声载道。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急躁,会使我们丢掉实干和创新精神,白白丢掉难得的历史机遇……急躁实在是社会的大敌,民族的大敌,国家的大敌。(为什么要“拒绝急躁”,写急躁给人带来的危害。本段论证层次上也是层进式的,从学业上到做学问再到为官最后提升到社会、国家的层面)

急躁真要不得,我们该怎样拒绝急躁呢?(简单过渡,让结构严谨)

拒绝急躁需要摆正好心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有急躁心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讲道理很深入,唯物辩证法用上了,说理就有依据)

拒绝急躁需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创业需要拒绝急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需要我们附下身子,真抓实干。妄想不经过艰苦的奋斗而取得事业的辉煌,那是痴人说梦。一些人只想着“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看不到别人为此付出的辛劳,于是干起了偷,抢,贪,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的勾当,结果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落得深陷牢狱,悔恨终生的下场。(以上两段说怎样才能做到“拒绝急躁”,开头第一句话是中心句,这两种方法又构成层进式,让人一目了然。最后反面说急躁的人又会怎样)

拒绝急躁,我们的学业才能进步;拒绝急躁,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做到了结果会怎样)

2.“前提——途径——方法”式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解剖自己

1. 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 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变式:

①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②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③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3.“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式

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面对中性的概念,或者是待评价的现象,可用“摆现象——析本质——找原因——找办法(辩证论)”结构。

【例文】

给爱一点空间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问她的母亲:“怎样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的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的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的沙子,许多沙粒从她的指缝间滑落。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的沙粒已所剩无几了。她望着惊讶又疑惑的女儿,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过多的爱和压力会使爱窒息”。(摆)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千秋。不能否认有些爱的方式只能给你爱的人带来禁锢和伤害。(过渡)

报纸上曾经多次报道过“巨型婴儿”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异常兴奋。对孩子千娇万宠,一直让他睡在摇篮里,不管孩子实际年龄是多少,还把他像婴儿一样呵护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夫妇俩的生命,当警察走进他们的家时,被一个躺在巨型摇篮里的“巨型婴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已是青年的“婴儿”。他既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为零,不知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危害)

夫妇俩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他们如此溺爱他,却毁了他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丁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常开不败,绚丽多姿。那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呵,何不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越风雨,展翅九天?(析根源)

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再铺大量的柔软的干草,以免伤到小鹰。当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是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迫使它们自己飞起来。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我们难道能说鹰妈妈不爱小鹰吗?不!她是爱孩子的。正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展翅九万里,一跃上青天。(对比)

有人曾说:“自由是爱的空气,禁锢会使爱窒息,赐予是爱的雨水,泛滥会把爱淹没。”不要用热烈的心炙烤鲜花,因为这样它会凋谢,不要强加给琴弦一个它不能承受的力道,因为这样它会断掉。给爱一点空间,让你爱的人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指方法)

评析:

本文典型地运用“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逐步深入,从而揭示爱需要空间和自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几点结构注意事项

1.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围绕中心论点分层展开论述时,层与层之间所论述的范围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从而构成了递进关系。

如论证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可从“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集体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三方面加以论证说理。“家庭”、“集体”、“国家”论述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又如在论述提高人的素质时,可从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是要提高群体素质,要提高群体素质尤其要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论述的范围由大到小,层层推进。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符合从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

2.减加所论述的内涵:减加所论述的内涵,指的是先减去中心论点的部分内涵,然后再逐层增加所减去的内涵,使之所论述对象的外延由大到小,内涵不断丰富,层与层之间构成递进关系。

如在论证“应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中心论点时,可先减去“崇高的共产主义”的内涵,用一个层次专门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理想”。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才有动力,才有追求。可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理想是追求物质财富,有的人理想是谋个好的职业,有的人理想是为改变落后边区的面貌出力流汗等等。这些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正当的,但其中有高下之分。接着就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因为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应该有精神追求,有了高尚的精神,人活得才有意义。在诸多高尚的理想之中,“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理想”、“ 崇高的理想”、“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内涵不断丰富,段意层层推进。

3.相应变换所论述的内涵:相应变换所论述的内涵是指在分层论述时,在每个分论点的句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变换其中的个别词句,使变换了的词句的语意逐步加深,层与层之间形成了递进关系。

如在论证“只有经常反思,不断总结,才能进步,才能发展”的中心论点时,就可从“经常反思,具有自知自明,这是取得进步的前提”、“ 经常反思,敢于自我批评,这是取得进步的途径”、“ 经常反思,勇于改正错误,这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经常反思,始终追求真理,这是取得进步的源泉”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理。这四个分论点句式大体一致,其中变换了的“具有自知自明”、“ 敢于自我批评”、“ 勇于改正错误”、“ 始终追求真理”四个短语,语意层层深入;“前提”“ 途径”“ 关键”“ 源泉”的语意也是逐层递进的。

4.其他常见的结构模式:

是什么 为什么

《让阅读的正能量在线上延伸》

开头:阅读所带来的正能量通过线上在不断地延伸拓展。

主体:①阅读是一种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②线上阅读,使得好书的信息往往会传递到比预想中更远的地方。

③阅读一本好书,能给予我们启迪,还能让我们获得难能可贵的理解和共鸣,

是什么 怎么做

《且卧阳春 且食烟火》

开头:当我们不得不长久待在家中时,我们却发现舒适的家中并不是桃花源,那些车水马龙的喧闹、忙忙碌碌的脚步,反而成为我们心头眷挂的那一丝人间的烟火气。

主体:①烟火气——它并不是邈不可寻的镜月水花,它真实又深切地存在于生活中。

②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坚守这份“烟火气”。

③作为学生的我们,“停课不停学”自然便是我们保持自己“烟火气”的方式。

为什么 怎么做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开头:我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主体:①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医生护士就是战士。面对病毒肆虐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闻令而动、不怕牺牲,冲锋陷阵、连续奋战。

②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挺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给病患和家属带来希望,给亿万人民带来感动。

③最好的致敬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实际行动。

是什么 何果

《顺风致远》

开头:人生在世,顺风更能致远。

主体:①顺风前行的本质是一种时代的适从与把握。

②在个人奋斗的同时,善于抓住时代的风向,能让我们取得更快更大的成功。

③时代之风像是一个放大镜,让能者的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舞台,在这样巨大风力的加持下,一个人能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优秀范文

1、儿女脸上的掌印“打”了父母的脸

看两幅漫画,触目惊心的是漫画上的两个掌印和孩子同样委屈的表情。或许有人会贬抑成绩从100分退步到98分就掌掴孩子的父母,抨击的理由是眼里只有分数;赞扬从55分进步到61分给孩子亲吻的父母,赞扬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进步。(摆现象)其实,“直不百步耳”,两位孩子的家长都采用“巴掌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棍棒教育”的方法。(说实质)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他们也许没想到: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打”的却是父母的脸。

如果认为棍棒教育是一种严格教育的表现,那么我们可能一叶障目,不见中国家庭教育弊端的“泰山”。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首先暴露的是父母在教育中的无能,落的是父母的面子。那些信奉“巴掌教育”的父母,他们的人生多数不成功,却企图用自己的巴掌“打造”成功的孩子。成绩差,父母脸上无光,可红红的“巴掌印”更会让父母脸面无存。第二,影响了孩子性格形成,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当然没错,但过于严格就可能物极必反。棍棒下出孝子,更多出的是逆子。“虎妈狼爸”的成功只是个案,最让人担忧的是棍棒和掌印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痕,而且学业上的成功就等同于人生的圆满吗?

(论危害:一、暴露的是父母在教育中的无能,二、影响了孩子性格形成,棍棒下也出逆子。)

当然,“棍棒教育”盛行不衰,也是有其根源的。一是家长们颠倒了教育的主体。鲁迅先生曾在1919年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文中先生说家庭教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但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就这样“本末倒置”了。父母把自己未竟的理想或对子女的期望施加给孩子,忘了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独立个体了,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是本位,父母可以给孩子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代替甚至强迫他们生长。二是家长们急功近利。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常陷入教育焦虑之中。除了给孩子不断加码课业负担,就是亮出“棍棒”。孩子若是牛马,或许还能扬鞭奋蹄,但他们不是。他们是人,大写的人。

(挖根源:一是家长们颠倒了教育的主体。二是家长们急功近利。)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鲁迅说中国父母做了自己父母的“牺牲品”,反过来苛责孩子“又来专做他的牺牲”,这样的谬种流传,难道不值得现在的父母深刻反省吗?

鲁迅在那篇文章的最后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亲子关系健全,才是家教的基础。父母尽力教育子女,但应该先让孩子从巴掌的阴影中走出,才能“完全解放”,还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唯有这样,孩子脸上的掌印才会消失,吻痕才会深刻、暖入孩子心扉。

(提办法:亲子关系要健全,才能尽力的教育。)

2、别太羡慕偶像 想要的生活自己去争取

少年成长的过程之中,难免需要一个偶像。当下,也有不少偶像活跃在社会之中,他们受到媒体和年轻粉丝的特别关注,动辄就能赢得百万千万的粉丝,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不同的年轻人喜欢不同的偶像,当然各有各的理由。有些人在偶像的激励下奋勇前行,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或过度痴迷偶像们的漂亮容颜,或过于羡慕他们的浮华生活,又或者总是幻想着名流环绕的“上流”生活。在错误偶像观的影响下,又产生了嫌贫爱富,责怪父母贫贱无能的错误价值观,把追逐“偶像”变成了腐蚀心灵的“毒药”。(从分析社会不良追星现象入手,为下文的议论蓄势。)

面对这种种乱象和歧途,我想大声疾呼:要用正确的姿势追星、“粉”偶像;在羡慕和模仿偶像之余,我们更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中心论点。)

在偶像级人物的背后,往往有追逐经济利益的资本力量的操控,它们利用舆论制造全民的娱乐狂欢,以此牟利。因此,对于追星现象,我们也要保持一分清醒,在狂热追星之前,看一些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文章,多一些思考和冷静,就不会盲从。一旦看清偶像背后的真相,就不会轻易陷入狂热与沉迷。(探究追逐偶像要冷静的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偶像们人前风光不假,但他们背后的付出,我们并不能完全看到。王思聪是“富二代”不假,但他更是一个精明的年轻商人。他以首富的家庭背景引来网民和媒体围观和热议,再以犀利风格和率性行为迎合普通年轻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立独行的非传统“富二代”,吸引年轻人消费自己公司旗下的文化产品。而一些明星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魅力,也绝不只是靠颜值,更要靠实力。我们要把对偶像的“羡慕力”转化成内在的驱动力,要“粉”,就该“粉”他们用心做事、默默努力的拼劲,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探究方法,怎样正确追逐偶像——认知角度。)

韶华易逝,青春易老,做好自己才是王道。偶像们的浮华做派和不老容颜只是一种商业炒作,普通人是学不来的。明星可以作为一道养眼的风景让我们欣赏,但他们的生活其实与我们并没有太多关系。对我们来说,收回虚无缥缈的幻想和偶像投射,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中,扎扎实实策划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正确追逐偶像的方法二——行动角度。)

未来的人生需要我们靠着自身的努力拼搏,靠对社会的贡献去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我们在追逐“偶像”的同时,必须认清的道理。(结尾总结全文,呼应标题。)

3、“不可能打工”!流量追捧下的“网红文化病”咋治?

(标题一叹一问,抢眼)

人民日报评论:梁言品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对周某来说,他的成名就在2012年因偷电动车被抓获时,说出“这辈子不可能打工”这句话的一瞬间。然而,如此出名的荒诞剧,数年后竟仍在上演。(摆出“出名荒诞剧”现象)

这几天,周某刑满释放,接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不少网络直播公司。据统计,有30多家网红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公司与周某家属接触,甚至有人提出过二三百万的签约价。虽然周某目前并未“签约出道”,并表示已有生活规划,但是“被追捧”的狂欢真乃咄咄怪事,令人大跌眼镜 。(概括周某“被追捧”的狂欢事件,指出这是一种“咄咄怪事”,是一种“网络文化病”,属于议论性的“是什么”部分。)

热度是流量,流量是价值,这是网红世界、网红经济里的一层逻辑。无论周某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在服刑期间如何改过自新、未来将如何发展,作为被追捧的“网红”,他都显得有些“被动”。即便有“流量潜质”,也不应被恶意消费。正如人们所担心的,一些直播平台倘若借“不打工”的梗来营销炒作,传播“坐享其成”的扭曲观念,岂不贻害无穷。这样的“网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热度,更应该凉一凉。(分析为什么是“咄咄怪事”:这种恶意消费传播了“坐享其成”的扭曲观念,属于议论文的“为什么”部分。)

不是什么热点都能蹭,不是什么流量都能追。疫情期间,就有人推出“新型冠状病毒仿妆”,甚至 “肺炎&医生”,把伤害当娱乐,引发很多人的“不适感”。诸如此类,将灾难娱乐化、将行为低俗化、将价值扭曲化(精简的整句)的言行,纵然能抓住“眼球”,也不可能换来“回眸”。(采用了类比引申论证法,且“眼球”与“回眸”的借代手法好!) 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网红兴起、流量汹涌并没有必然的“原罪”,而为了红、为了火、为了利却突破底线、毁坏三观,则是在“纵恶”。对此,人们应该警醒、警惕并给予警示。(消除“网红文化病”的方法一:不可突破底线,不可毁三观。开启议论文的“怎么办”部分)

“网红”需要流量,更要有文化。其实,“网红”这一庞大群体,纷繁芜杂、参差不齐,有的夸张怪异,有的哗众取宠,有的则有真才实学。近年来,不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识人”“文化人”被追捧为“网红”,传递知识、见识与才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品位、有格调、有价值的典范。在铁打的网络、流水的网红之间,在流量与变现之间, 那些得以存留下来的、被记住的并非是什么商业能力而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魅力 。(并非是……而是……正反分析法)只有守正且创新、身正且行直、怀珠且抱玉的人,(这一组整句特别好)以文化“赋能”,“网红”才会变“常红”。(消除“网红文化病”的进一步方法是:在不突破底线不毁三观的基础上,以文化赋能。)

我们不仅需要有文化力的“网红”,而且呼唤营造有生命力的“网红文化”。这既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良性氛围,也是“网红经济”“互联网经济”赖以生存的肌体生态。这就要警惕互联网之下的大众狂欢沦为突破底线的盲目疯狂,也要避免商业逐利的需求对网络发展趋势形成裹挟。人们想看到的肯定不是审丑、窥探、炒作、冲击公序良俗的种种不堪,而是分享、协作、鼓励、创新、超越的可能性与可塑性。(“不是……而是……”正反分析说理法)即便是流量,也请“为湖北拼一单”“给白衣天使加油”“借美食给传统文化打个‘call’”的正能量更多一些。抵制网红世界里的“文化癌变”、涵养健康发展的精神气质,需要从每一个作品、每一份创意、每一点责任做起,更需要每个互联网平台不作助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消除“网红文化病”的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营造有生命力的网红文化,涵养健康发展的正能量。这段的遣词造句以及事例的列举特别精简!)

出狱后的周某对过往所为直言“后悔”,以后想在家种地。希望他不会在短暂的“被追捧”中迷失,而是能用劳动为自己赢得精彩,走好接下来的人生之路。(照应开头,并提出希望:能用劳动为自己赢得精彩。首尾圆合,收束干净利落!)

写作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进行构思。

2023高考作文提纲(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

《孤岛》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标题:

中心论点:

(1)分论点一:

(2)分论点二:

(3)分论点三:

附:答案

走出手机的“孤岛”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但捧着手机,拿得起放不下的我们,不就是陷身于一座座无根的“孤岛”,漂无定所?

漫画《孤岛》,可谓令人警醒。每个人都蜷缩在手机屏幕上,网络和虚拟世界就是那深不见底的海洋。也不知道,哪天风急浪高,就可以掀翻孤岛。【思路梳理:一二段,扣住材料关键词,引出作文话题,简述作文材料(漫画)内容。也可视为提出“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沉迷于手机的“孤岛”中,乐不思蜀。因为手机的魔力实在太强,我们通过方寸屏幕,获取丰富的资讯,似乎世界尽收眼底。我们也面临五色斑驳的诱惑,它们像妖艳的精灵,攥住我们的内心。慢慢地,我们发现,手机正在一点点吞噬我们的健康,消磨我们的意志,疏离现实的联络,淡漠我们的情感。只是,我们并不知觉,反倒自我安慰:手机握在手,一切全都有。

我们也想努力走出手机“孤岛”,但这谈何容易。因为手机信息的不断抓挠,我们的心已不再沉静,也不再专注,我们逐渐习惯了那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我们可能也在竭力控制“日均使用屏幕时间”和“拿起手机次数”,但往往事与愿违,相关的数字总是居高不下,乃至不断攀升。我们才猛然惊觉,自己已人在孤岛,抽身已难。

【思路梳理:三四段设置了两个分论点,从两个角度描述人们沉迷于“孤岛”的现实和希望走出孤岛的愿望。也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你实在不该被囚禁在“孤岛”,你实在也可以走出“孤岛”。趁着你与现实世界的缕缕情丝,被彻底斩断之前,你还可以有所行动,毅然转身下“岛”。

【思路梳理:过渡段,引出下文内容,并照应标题。】

赶紧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中说:“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走进好书的世界,以文字为伴,与哲人贤者对晤。相比手机里的繁华和喧嚣,书中相对简单纯粹。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那不叫孤独,那是静谧,也是充实美好。

也可以陪伴亲友,归依自然。扪心自问,你在手机的虚拟世界刷屏、灌水、种草、游戏,你多久没和家人围炉夜话拉家常了?你多久没到大自然去亲近绿水青山了?你应该知道,家人给予你的,是“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的温暖,而自然在慷慨地,给你“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馈赠。

【思路梳理:以上两段再设分论点,从“怎么做”的角度,写如何走出“孤岛”。】

诚然,手机本不是原罪。手机不该是一片隔绝现实生活的孤岛,而可以成为一座联通虚拟和现实的桥梁。

只要你不成为手机的“奴隶”,只要你执意做手机的主宰,只要你愿意多留点时间,给书本、亲友和春天。

【小结】

本文结构整体上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进式结构,但中间又在多处设置分论点,使行文思路相对清晰而又不呆板。

先引出话题,简述漫画,确保扣住材料核心。再从两个角度,指出人们陷于孤岛的现状、希望走出孤岛的愿望。再从两个层面——“放下手机,捧起书本”“陪伴亲友,归依自然”,写如何走出孤岛。最后总结全文,回扣材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进行构思。

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哥哥,在与桓公争夺国君中,被桓公杀死。召忽和管仲原先都是公子纠的师傅,当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为主殉身自杀,而管仲却归服了齐桓公,做了桓公的相辅。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从而纠正了混乱的局势,使天下安定了下来,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予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开在左边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要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以上孔子和子贡对管仲的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评价的具体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

中心论点:

(1)分论点一:

(2)分论点二:

(3)分论点三:

附:答案

适时舍小节,凛然成大义

春秋争霸,战事纷纭。公子纠在与弟弟齐桓公争夺国君之时被桓公所杀,身为公子纠师傅的召忽为主殉身,而同为其师的管仲却又辅佐桓公安定天下、成就霸业。于情,此行确如子贡所言之有所不仁;而于理,却又高度契合了孔子舍小节、成大义的高尚格局。

时代的浪潮波涛汹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世殊世异,不因谁恪守小节而停滞;海晏河清,却因你的凛然大义而汇聚涓滴。因此,我们应适时舍弃不必要的小节,凛然成就家与国的大义!

何为“大义”?是将家国情怀、集体利益置于个人道德品质之上的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甚至生命为大义落下完美的注脚。稽之往史,夏完淳在孝道与国家存亡面前选择了为国远征,李大钊在亲情与唤醒国民的大任中选择了铁肩担道义;揆诸当下,“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国家的富强大业深藏功与名,三十年不与家人联系。“两弹元勋”邓稼先甘于忍受大漠的寂寞与艰苦,终让蘑菇云在祖国大地上升起。“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舍小节而取大义,方能以博大胸襟创家国未来!

舍小节而成大义,在于能够放下不必要的羁绊,全心全意投入为国为民的功业之中。个人荣辱只是过眼云烟,而时代大义却永垂不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斯言不谬。忆往昔,司马迁曾忍宮刑之痛辱,负流言蜚语之深重,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看今朝,敦煌女儿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的莫高窟,只为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面对个人小节与民族大义的关键抉择,只有大义之举能够承受历史之浪淘,回答时代之问,成就凛然之举!

成凛然大义,需要舍小节的勇气、博学识的底气、铸伟业的志气。眼前的生活或许充满了苟且:学业的压力、生活的不如意……无不引人困苦的共鸣。但我们不能深陷其中,而是应突破桎梏、调整心态、不辍行动。赓续先辈精神血脉,以家国大业为己任。若没有这种格局,何来滕宗谅谪守巴陵、百废俱兴?又何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隐姓埋名、为民族复兴前赴后继?因此,生在可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恪守大义,有所大为!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欣逢盛世,定当不负盛世。舍适时小节,不为寸光蔽双眸;成凛然大义,英勇奋楫立潮头!

【点评】

这篇作文采用层进式的结构模式,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论据丰富,内容详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尤其是语言功底非常好,词汇丰富,句式灵活,腾挪使转,落笔如神。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进行构思。

王国维曾说,古今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

其实,做学问如此,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也是如此。无论个人的成长,还是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就,甚至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百年奋斗历程,无不是从这三种境界一歩步走过来的。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

中心论点:

(1)分论点一:

(2)分论点二:

(3)分论点三:

附:答案

循三境以知途,笃实志而前行

王国维言,做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做学问如此,国家发展也是如此。道阻且长,循三境以知途,笃实志而前行。

“独上高楼”,所需的是眼界,所守的是志向。“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遥望历史之河,红色的足迹愈加清晰。1921年夏,上海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了一个希望,树立了一种理想,也激发了一种壮志,中国大地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这其中不乏“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青年毛泽东,也不乏之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这其中,仅十几名青年,却孕育着初升太阳般的光芒!他们,不同的是年龄、相貌,相同的却是开阔的眼界、远大的志向。而也正因此,革命的红船得以在他们的带领下,扬帆起航。

“衣带渐宽”,消瘦的是身影,不息的是奋斗。

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毛泽东如是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中,不断闪烁的也便是“奋斗”这一条。诚可见,“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的杨倩一举夺冠的喜悦,却不见,背后汗湿的赛服以及夏三伏冬九寒的艰苦付出;诚可见,“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的袁老杂交水稻亩产增收的欣慰,却不见,日日夜夜的反复实验以及成功背后的一次次失败;诚可见,“声震寰宇通九州,年过古稀未伏枥”的孙家栋于轰鸣中的滚动,却不见,技术难题接踵而至,岁月在他鬓角刻下痕迹……平平而大者,皆为奋斗而属于生命之高地者。

“蓦然回首”,不忘的是初心,展望的是未来。

东海扬尘,渊渟泽汇。看时代风云变幻,于时代前进浪潮中寻根立本。“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一语道破中华民族之根本——不忘初心,于出处寻结果。樊锦诗以白发换青丝,辉煌敦煌;王佩瑜用青灯烛艺术,燃京剧之火;单霁翔让故宫走下神坛,亲近百姓……以初心为基,于兹展望未来。

于眼界与鸿鹄之志中寻觅出处,于奋斗中踏上征途,于不忘初心中成就未来,此诚为三境之实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当循三境以知途,笃实志而前行。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标题就是全文中心论点。正文开篇首先明确材料主题、点明文章中心观点。主体部分则分为三个层次并进而形成三个整齐的分论点:“‘独上高楼’,所需的是眼界,所守的是志向”“‘衣带渐宽’,消瘦的是身影,不息的是奋斗”“‘蓦然回首’,不忘的是初心,展望的是未来”,三个分论点既逐一照应了作文材料内容,又构成了层进式论证结构。结尾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整篇作文条理清楚,结构分明;既有事实,又不乏说理;加上对偶、排比等整散句的综合运用,增强了语言美,最终使文章脱颖而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