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位置有多好(巴西只是为了凉快)
众所周知,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越是在人类发展水平越低的时候,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越大,例如炎热、干旱、湿热以及寒冷的地方往往人口分布就非常稀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青藏高原、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及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等等。
巴西地图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有所降低。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用水加剧以及浪费、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是我国缺水相对最严重的地区,而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咱们国家实施了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梯级调水加自流的方式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北方。
在南美洲就有这样一个国家,为了“凉快”竟然向西迁都,成为世界上人口较为密集的高原。
巴西·里约热内卢
我们都知道,在南美洲东部巴西境内有一个面积广阔的巴西高原,平均海拔大约在300~1500米之间。这座高原东临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麓、南邻拉普拉塔平原、北与亚马逊平原相连,总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的2倍,是除了南极冰雪高原外世界最大的高原。
但是巴西高原面积虽大,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直到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到位于巴西高原之上的巴西利亚,才加快了巴西内陆的开发进程,并且巴西利亚从最开始的大约10万人扩大到了现在的近280万人。
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
实际上在巴西历史上产生过另外两个首都,第一个首都是位于东北沿海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但因为其体量较小,不能很好地撑起像巴西这样面积较大的国家,因此到了1763年萨尔瓦多的首都地位逐渐被东南沿海综合实力较强的里约热内卢市取而代之。
按理说里约热内卢背山面水、港湾优良,作为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是完全有资格充当巴西的首都,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随着里约热内卢的不断发展,大城市病也日益突出,人口膨胀、住房困难、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恶化等现象非常突出,于是选定一个地方来分解纯首都功能的想法就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巴西利亚大教堂
并且早在1822年9月7日巴西脱离葡萄牙而获得独立的时候,其独立的元勋安德拉达-席尔瓦提出这个问题:“里约热内卢太热闹了,能不能换个首都?”,而且里约热内卢濒临大西洋,非常不利于海防,一旦受到外敌入侵特别危险,因此将首都设定在内陆比较安全,最后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将首都定在巴西高原比较合适,毕竟这种高原地形进可攻退可守,而外敌入侵就只有爬坡受累的份,正如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巴西地形图
不仅如此,巴西高原面积广阔,占到了巴西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的58.72%,但是未正式迁都之前巴西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东西差距非常明显。再者,里约热内卢大致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区域,纬度和海拔均较低,气候相对湿热,而巴西高原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气温比较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大约为22度,说白了就是要比东南沿海湿热的气候要凉爽很多。
巴西利亚夜景
尽管巴西高原无论是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人口密度等均适合巴西迁都于此,但其面积如此广阔,在哪里定都又不是儿戏,可又不得不迁都,需要统筹兼顾,需要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于是到了1891年的时候,巴西才正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新首都必须建在巴西高原上。
俯瞰巴西利亚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巴西经济发展迅猛,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巴西的GDP总量很快跃居南美洲第一,但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东南沿海要比其他区域富裕、东西差距非常明显,如此一来迁都就势在必行。
三权广场
终于在1955年巴西选定“巴西利亚”作为新首都所在地,并且经过不到4年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便在巴西高原上崛起,1960年4月21日巴西利亚正式取代里约热内卢成为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也成为全球最大的20世纪以后建成的城市。并且巴西利亚以其大胆设计的建筑物而著名,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