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死前最后一句话(潘金莲的哀和悲)

《金瓶梅》中潘金莲始终是一个弃妇的角色,她婚姻生活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一个是熬,一个是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潘金莲死前最后一句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潘金莲死前最后一句话(潘金莲的哀和悲)

潘金莲死前最后一句话

《金瓶梅》中潘金莲始终是一个弃妇的角色,她婚姻生活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一个是熬,一个是等。

潘金莲最初被卖到招宣府,也就是后来出场的林太太及其儿子王三官家。当时王招宣没有死,府内生活还过得去。后来王招宣死了,林太太、王三官倒驴不倒架,名声还在,府内已经过不下去了,潘金莲等丫鬟也被发卖出来。潘金莲的母亲看到有机可乘,找到林太太闹,也就是花几个小钱就把潘金莲给领了出来。潘金莲母亲一倒手,又把女儿卖到张大户家。

从潘金莲的成长轨迹看,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招宣府形成的。书中说: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

一个小女孩长成这样,说明其生活的环境风气不正。这个可以理解吧,看《红楼梦》,贾府千金,下面的丫鬟,哪有这样子的?一个晴雯稍微长得好看些,行事伶俐些,说话爽快些,就被赶出了贾府。而从潘金莲行事作风看,招宣府这是刻意培养的。

后面,林太太出场,因为生活所迫,林太太和西门庆之流有了交集,等于公开的往家招男人挣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此意也。

潘金莲再次被卖,张大户潜规则了她,难说潘金莲没有主动寻求的意愿。潘金莲由此开蒙,对婚姻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来,因为主母不容,被迫嫁给了武大郎。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悲剧的开始,俗话讲,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更大的悲剧在于,潘金莲根本没有办法主导自己的婚姻大事,她只是一件商品,一个别人买断所有权力的物事,一切只能听从别人的安排。张大户为了便宜行事,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天下掉馅饼幸福了武大郎,摔碎了潘金莲生活的希望。

武大郎这样的人,如果放在今天的环境,恐怕很难找到女人愿意嫁给他。书中说武大郎娶潘金莲前还娶了一房妻子,有些匪夷所思。

一个正常的女人嫁给武大郎这样的人,痛苦可想而知。一个如潘金莲成长背景的女人嫁给武大郎,等于白玉入泥尘,可以想象的绝望。如此情况下,婚姻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情。可惜的是,潘金莲遇人不淑,被王婆利用。潘金莲向往幸福的心歧路狂奔,西门庆的欲望不可阻挡,王婆为了钱财邪心邪意,最后铸成大错。

潘金莲一直在婚姻中寻求突破,想着走出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她不遇见王婆,也不会和武大郎走到头。早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从那个家庭里走出来。而害武大郎,只不过是被王婆利用后,不可控因素造成的。

潘金莲的婚姻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熬,一个是等。嫁给武大郎,她度日如年,苦熬过活,物质、精神双绝望。这个家庭就是潘金莲的地狱,这不是潘金莲的错,也不是武大郎的错,而是命运的错。不甘于被命运摆布,那么就得去和生活的严酷对抗。自古如此而行,难言善果,都是悲剧性的。但,飞蛾扑火者多多。

潘金莲嫁给西门庆后,是熬和等。西门庆根本不爱潘金莲,他要的是色。潘金莲在西门庆眼里,甚至连青楼女子李桂姐等都不如。摧残、虐待加精神折磨,潘金莲就是西门庆发泄欲望的一个工具。所以,潘金莲在西门庆那里根本得不到慰藉,也都是物欲的索取。她大部分的时光,是在熬和等西门庆的过程中度过的。

道德语境下,潘金莲被钉上了耻辱柱,留下了千古骂名。这个是多快好省的思维,毕竟潘金莲是弱势者,也是社会环境之下最容易被牺牲者。她的反抗行为才是卫道士最害怕的,不然都如此,社会利益不等于要重新划定吗,谁见过狼嘴里能放过的肉?禁锢潘金莲,禁锢女人,和动物性的占有一脉相承,利益最难打破,谁打破,谁抗争,谁是罪人,从来如此,概莫能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