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主唱(你知道吗国歌)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可是,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出处吗?
围绕这首歌曲,还有多少不为众人所知的人和故事?
这些人和故事或感人,或振奋人心,或伤感,或有趣、惹人发笑……
电影《风云儿女》海报
首先说一下《义勇军进行曲》的出处。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在影片片头、片尾播放。
这首电影的编剧是田汉和夏衍,主题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电影于1936年5月24日上映。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记
1934年秋,电影《风云儿女》的编剧田汉为电影写了一首电影主题歌歌词。
可是,歌词还没有交稿,田汉就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入狱。
1935年2月,《风云儿女》开拍在即,主题歌却还没有着落。
就在导演许幸之犯愁时,去监狱探望田汉的同志带回了一份主题歌手稿。
田汉在香烟纸背面写就歌词,并想方设法让探监的同志带了出来。
有了歌词,谁来谱曲?
聂耳自告奋勇,不由分说地揽下了为歌词谱曲的任务。
为了谱好曲子,聂耳可谓全身心投入,创作期间,还闹了几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聂耳(左) 田汉(右)
聂耳当时住在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一个出租屋里。
创作期间,聂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他一边哼唱着歌词,一边击打桌子,权当“打拍子”。
一旦有了些感觉,他会马上坐到钢琴边,一边弹奏,一边吟唱歌词。
因为不分昼夜,又弹琴又唱歌,楼下的房东太太不答应了。
她气呼呼地拍开聂耳的房门,劈头盖脸大骂一顿,然后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再这么闹,我就收回房子,不租给你住了!”
末了,聂耳只有向她道歉了事。
自己家里呆不了了,聂耳只好另想办法。这时,录音师欧阳慧敏帮了一个大忙。
欧阳慧敏让聂耳每天去自己家里“上班”,他还请自己的老母亲包下了他的“一日三餐”。
那些日子里,欧阳慧敏家热闹非凡。
每天清晨,聂耳一大早就来“上班”。
聂耳前脚刚进院门,老太太就招呼欧阳慧敏:“一起过来吃早点心吧,‘起来’来了!”
一开始,欧阳慧敏不知道母亲口中的“起来”是什么意思,等搞清楚了,欧阳慧敏忍不住笑出声来。
《义勇军进行曲》曲谱
原来,创作歌曲时,聂耳总是一边写一边唱,手舞足蹈。
即便是吃饭的时候,如果突然来了灵感,聂耳也会拿着筷子,又打节拍又唱歌。
在老太太印象中,聂耳唱得最多的歌词莫过于“起来”这两个字。
老太太记忆力不太好,记不清聂耳的名字,倒是记住了聂耳老是哼唱的歌词。
于是,老太太便将聂耳唤做“起来”。
在欧阳慧敏家,聂耳完成了第一稿创作,一直陪伴他的就是欧阳慧敏的老母亲。
因此,欧阳慧敏后来说:“我母亲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个听众。”
根据夏衍回忆,为了躲避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完成了歌曲第二稿后,聂耳就匆匆去了日本。
不过,半个月后,聂耳就在东京完成了最终稿,曲谱很快邮寄回了“电通公司”。
接下来,就得为这首歌曲命名了。
聂耳给这首歌曲起过一个名字-“进行曲”,大家都觉得过于简单,似乎少了一些内涵。
这时,电影《风云儿女》的投资人朱庆澜将军建议:可以在“进行曲”前面加上“义勇军”三个字。
电影《国歌》海报
朱庆澜将军是个爱国人士,他当过袁世凯的军事顾问,还当过张作霖的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朱将军是个坚定的抗日者。
“九·一八”事变后,朱将军积极募款支持东北义勇军,日军进攻上海时,朱将军又全力支持十九路军抗日。
朱将军一言既出,满座叫好,于是,歌曲名称确定为《义勇军进行曲》。
临时“拼凑”的合唱队
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电影无法进行同期录音,电影插曲、配乐只能通过唱片转录。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如果合唱的人数太多,如果不经过较长时间的合练,很难把《义勇军进行曲》唱好。
但是,此时已经临近预定的公映时间,电通公司最终只能临时拼凑一个七人合唱队。
他们分别是:盛家伦、司徒慧敏、袁牧之、郑君里、金山、顾梦鹤、施超。
经过简单的合练,1936年5月9日,在百代唱片公司的录音棚,小合唱队第一次录下了《义勇军进行曲》。
现在再听当年的录音,虽然歌声不是那么华丽,演唱者还带有明显的方言口音,但是仍然不乏慷慨激昂!
5月24日,《风云儿女》正式上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遗憾的是,这首歌曲的词作者田汉还关在国民党的大牢里。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在拍摄电影《国歌》时,著名导演吴子牛特意在剧中虚构了这样的一个情节。
电影《国歌》剧照
在离监狱不远的小河里,一条小船漂在水面,几个进步青年在船上安上大喇叭,面向监狱的方向,用留声机里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高墙内,“田汉”激动万分:“我写的歌,为中国人写的,为不愿意做奴隶的中国人写的!”……
顺便提一下,在电影《国歌》中扮演田汉的演员叫何政军。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何政军是谁,却一定认识八路军独立团的赵刚政委。
在电视剧《亮剑》中,何政军饰演了李云龙的生死搭档赵刚。
《亮剑》何政军饰演赵刚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者们
抗战期间,《义勇军进行曲》不但在民间广为传唱,广播电台也定期播放这首歌曲;
国民党有几所军校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队列歌曲之必唱曲目;
戴安澜将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00师曾将该曲定为军歌;
张学良要求所部官兵必须学会这首歌,还几次三番强调官兵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意义;
淞沪会战,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曾经数次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以此振奋精神、鼓舞士气;
被国民党无理关押的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人获释时,“七君子”与前来迎接的数百群众同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台儿庄战役中,美国驻华海军武官卡尔逊与中国官兵一起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曲,他给这首歌曲起了个新名字-“起来”。
保罗也许不知道,这首歌曲的作曲者聂耳就被一位中国上海的老太太唤做“起来”。
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一种神奇的感应,上海的老太太和美国的保罗都领悟到了歌曲的精髓-“起来!”
国庆盛典-解放军军乐团奏响国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义勇军进行曲》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唱;
1944年,这首歌被马来西亚一支抗日队伍当作了军歌,不过,他们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的“中华”二字改为“马来亚”;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该曲被选为演奏曲目之一;
抗战胜利时,该曲与《美丽的美利坚》、《马赛曲》等歌曲一起,被定为同盟国胜利之日的广播歌曲;
台湾光复初期,《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台湾学生必唱的歌曲,基隆中学师生示威游行时也曾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可替代的国歌
更有意义的是,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全国政协决定,在新中国的国歌尚未正式确定之前,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9月2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这个提议得到了梁思成等众多与会代表的赞同,也遭到了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合时宜,应当修改。
在讨论会上,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态度非常明确-支持“居安思危”的观点。
最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首歌曲也曾几经波折,甚至差一点被新的国歌所取代。
但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极具政治意义,它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自有其不可抵挡的魅力。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仍然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2004年,全国人大更是在宪法中增加了这么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