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天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作者 | 老张头书摊(孔网店铺:半亩书田)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读书偶得# 大概是十几年前吧,媒体曾经播出过一则新闻,说某校长为弘扬孝道,召集1200名师生,当众“为母跪安濯足”。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说就是屈膝下跪替老娘洗脚丫子,此事轰动一时,传为美谈。想想看,一盆清水淹着一双赤脚,1200名师生观看,又有新闻记者采访,该是多么壮观的情景啊,着实令我等凡夫俗子为之汗颜自愧不如。
洗足,并且还要跪着,真是至孝至顺,足可以上“孝子烈女传”了。又比如被尊为国学大师的季先生,收弟子时的仪式就非行跪拜礼不可,而且也有传媒跟着起哄,以至于现在随便网上一查,某家名师收徒了,或者某个名人死了,弟子都是齐齐下跪,黑压压一片,磕头如捣蒜,颇能体现国人志诚志孝的姿态。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所谓的孝,是不是就意味着跪下去呢?当你对某人某事双膝折下去的一刹那,心灵大概已经塌陷,意识是已经臣服了吧。
“有些事不需要你想,自然可以不去想,但有些事却硬是让你看,你却不能不看,否则你就非主流。再比如春节照例是要回家拜年的,按照旧俗只要是乡亲,不管远近,要去家里走一走,但晚辈在长辈面前,只能撅着屁股下跪磕头才和礼数,各地不都这样吗。如今满大街是“孝善”标语和“二十四孝图”,真是传统之下,束手就擒了。既然要“回复传统文化”,就得做“忠臣孝子”,否则不只是“家门不幸”,还有可能“国将不国”了。所幸老母亲今年八十有四,耳不聋,眼不花,牙口好,平日粗茶淡饭,性情豁达,喜欢拉呱聊天,无病无痛。儿孙不敏,既不配做“忠臣”,也无意争“孝子”,抽空陪老人看个电视聊聊天,比起那些个手持波浪鼓故作“娱亲”的“老萊子”们来,确实差距很多。
咱凡人,凡人只做平凡事。“郭巨埋儿”“卧冰求鲤”之类的事别说去效仿,想都不敢想。要做圣贤先得说大话,编大故事,不管是否经得起推敲,既然古已有之,就由不得你不信。鲁迅先生曾说,所谓的文明,不过是“有时想做奴才不成”和“有时做稳了奴才”的时代。有趣的是,明明是荒唐滑稽可笑的,一旦披了“孝道”的外衣,即便是混蛋逻辑,是非也不许分辨了,骗人玩玩而已。
现不知那个替母亲洗脚的孝子如今怎么样了,是天天如此呢,还是像红楼梦里的薛大爷进学堂似的,“偶动了龙阳之性了呢”?上有好下必甚,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