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电影能让人珍惜情感(十部经典人间第一情)
1993年杨立国执导的电影《熊猫小太阳》上映了,当时我3岁。那时的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小时候看电视还是很稀奇的事情,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是8岁,或者9岁。因为是换台的时候偶然看到的这部电影,所以没追上开头,但一直看到了结尾。时隔十多年,小时候看过的许多的影视片段都不大记得了,甚至连片名也忘记了,唯独这部影片就像雕刻般印到了脑海里。2012年大学毕业那年,回家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这部没看到开头的电影,好容易找出来之后,终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我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了,只是仍然被这部影片打动。
2002年,央视播出了《五彩戏娃》和《乘着歌声的翅膀》这两部少儿电视剧,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这两部电视剧便一直挂在心上。后来辗转搜寻查找,一直到现在,也没能看到。之后找到了《五彩戏娃》的主题曲《中国娃》,一直单曲循环听了好久。只是,《乘着歌声的翅膀》里面的主题曲一直未能找到。
2005年马俪文的《我们俩》在四合院里讲了一个孤独老人和一个外地求学的女大学生的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简单而又一波三折的故事,感情简单质朴,却意味深长。
2006年袁卫东的《浅蓝深蓝》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贺岁电影,讲述了一个孩子寻找自信和友谊的纯真故事。记不得是哪一年看的这部电影,但是心里总有一抹蓝。
2006年哈斯朝鲁的《剃头匠》,故事发生在北京什刹海的老居民区里。这些皇城根下古老的胡同里有许多的老字号和老手艺人,剃头匠敬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的老主顾们服务,眼看老主顾们一个个离开世界,敬大爷开始静静地为自己“干净、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做准备,并不愿打扰子女不给他们添麻烦。生活的本真,让这部以青灰色为基调的影片显得格外沉重也格外直击人心。
2010年薛晓路执导的电影《海洋天堂》讲述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父亲倾尽所有守护孤独症儿子的感人故事,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父子真情,李连杰看似普通却饱含细腻情感的表演轻易便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2011年,由林书宇执导的电影《星空》描述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女,认识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年,他们逃离城市,翻山越岭,来到少女的爷爷曾经住过的山中小屋,在山里的夜晚,他们看到了最美丽的星空。《星空》以一种年龄的视角,描绘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
《桃姐》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港片,导演是已经60多岁的许鞍华。恐怕大家都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获奖无数的名导演,在耳顺之年却仍然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和妈妈租住在香港的北角。她一生未婚,没有子女,老了以后怎么办恐怕也是她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许鞍华的电影语言放弃了一切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技术手段,没有任何刻意的煽情,全都是人物生活中真实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却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夜莺》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在孙女任幸三岁时在花鸟市场差点走失的那一天起,从农村来到北京工作的爷爷朱志根就与儿子崇义再也没有说过话了,儿媳倩影多年试图努力弥合家庭的裂缝而徒劳无功,而因为夫妻多年忙于工作,爱情已经变得枯萎。这个在别人眼里的幸福美满三代同堂的都市家庭,早已濒临解体。志根始终惦记着一个对去世妻子的承诺,把十八年前妻子送他的夜莺带回村子,让它在妻子的坟墓上飞走。这个在志根心里说了很久的旅行,在启程时发生了变故,因为儿子儿媳出差而没人照看的孙女加入了这场改变他们生活的奇妙旅程。从北京到阳朔,一路田园风景秀丽,但祖孙俩遭遇了迷路、崴脚、露宿山洞种种磨难,远离城市喧嚣融入大自然的孩子渴望着自由,“我就像只小鸟,关我的笼子打开了,我一下子就飞了出去。”
这部讲述亲子家庭的都市喜剧是中法两国自2010年签署《中法电影合拍协议》以来,第二部以中法合拍片立项的影片。2014年10月4日,《夜莺》意外获选,代表中国内地参与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虽然最终未获奖,但仍然不影响《夜莺》成为第一部在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投资的非商业类型的中国国产影片。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在《夜莺》的制作过程中,中法团队进行了紧密而深入的合作,从故事创作到发行都由中法两方共同参与。影片既有法国电影的细腻和幽默,但同时更具中国特色,更被法国媒体评价为“赏心悦目的表现了心灵之旅,让我们看到了诗一般中国的电影,带我们走进了中国深处”。
《夜莺》探讨的是亲情,反应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家庭问题。城市的生活方式导致祖孙三代人的关系日渐生疏,通过一段贴近大自然的旅程,爷孙、父子之间最终实现了相互理解。影片于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凭借着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竟出自一位法国导演,导演菲利普·弥勒为这部电影可谓是呕心沥血:为了拍摄本片,导演费利普·弥勒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剧本全部在北京写作完成,而且还自学了一年半的中文。他搬到中国长住、学中文,多观察,多提问。他看到很多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独生子女的娇惯、年轻人到大城市打拼、老年人的孤独;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群,公园遛鸟的老大爷,坐在胡同里的老太太……他把它们通通揉进电影中。而被问及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时,弥勒称像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设,但他喜欢这样的都市感和活力感。相比之下,巴黎更像博物馆。
菲利普·弥勒说在法国,老人对小孩好,大多是出于内心的喜爱,但是在中国他们是有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法国老人在孩子面前会有一种威严,孩子稍微一闹,老人就会阻止。而中国的小孩像小皇帝一样,老人对他们会格外有耐心,甚至整个生活就是在围绕小孩子转。我09年来到中国,住处离日坛公园不远。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看见几个老人把鸟笼挂在树上,老人们一起聊天,鸟儿一起唱歌。这种景象是法国没有的,没有人把鸟当成宠物,所以我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想出这个故事雏形,老人为了支持子女发展,跟随孩子来到大城市。等他们老了时,想带着鸟回到他们的故乡看一看。
这部电影没有特意植入商业元素,故事很接地气。从这部电影在观众里面产生的巨大反响来看,大众的欣赏水平在逐渐提高,除了看娱乐大片以外,还是有很多人能够静下心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