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二战电影赏析感悟(品读经典2最经典法国二战电影再见)
《再见,孩子们》 ( Goodbye Children ,法国,1987),加斯帕·曼尼斯演出,路易
路易·马勒是法国新浪潮的一员,研究新浪潮电影总绕不开他,但他又似乎和新浪潮的圈子颇为疏离:他没有像特吕弗、戈达尔等人那样撰写过影评,也就是说,他不是所谓“作者论”的创始者。虽然如此,他显然是“作者论”的诠释着,纵观他的创作生涯,从最初《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到最后的《烈火情人》,他都是最有创作自觉的导演。
路易·马勒
《再见,孩子们》的拍摄已是导演创作晚期,此时他刚从美国回到法国,感到有创作一部回忆童年的电影的必要,虽然这一主题他本来能够(或应该)在开始创作生涯时就予以表现(如同特吕弗创作《四百击》)。《再见,孩子们》故事动人,剧本完成之时,导演将其读给妻儿听,据说他们很感动,认为一定能打动人心。电影上映后,果然获得一致好评,为其赢得一座金狮奖。
或许是因为有拍纪录片的经历(出道时,当过纪录片《沉默的世界》的摄影师,后又远赴印度拍摄纪录片《印度映象》等),路易·马勒的影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虚构的故事背后有着记录性的观察;换言之,他的电影常常有现实真实存在的、具体而微的细节,这些细节非敏于观察、博闻强识的艺术家不能捕捉。《再见,孩子们》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节而丰富、动人。
影片的背景是二战时期的法国,时间是1944年,在靠近枫丹白露的一所教会学校里,一些有钱人为了在战争环境下把他们的孩子保护好,就把他们关进了这所修道院学校。影片是以这些孩子中的一个,朱利安的视角展开的。有一天,学校的神父(也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领来一个叫波奈的腼腆男孩,于是和朱利安成了同学兼室友。渐渐地,两人变得熟悉,虽然开始磕磕绊绊,打架胡闹也是家常便饭,但终于产生了友谊。然而,随着纳粹到学校搜捕犹太人,波奈被带走了,电影最后的旁白告诉我们,他是最终被害死了。
影片不是通过赤裸裸的暴力表现战争的残酷、盖世太保的无情,而是通过侧面来提示我们这一点。为防止泄露真实身份,犹太人波奈的真名让·基博斯坦反着写在书本上,需要用镜子才能照出来。在有可能被捕入狱的恐惧中,修女将犹太人的藏身之处指给盖世太保。波奈在教室中被盖世太保发现了,他镇定地收拾起他的课堂用具,仿佛对这一天的来临早有预想。影片结尾,波奈对朱利安说到:“别难过,他们总会抓住我的”,朱利安望着朋友离去,渐渐,眼里涌出泪水。这些现实主义细节,加上耐心地运用昏暗的光线,将那个时代阴沉的氛围变现出来。
倒写的名字
《再见,孩子们》的基调虽阴郁,但那是大背景,电影的大部分时间,我们跟随朱利安的视角看到的反而更多是快乐;而路易·马勒现实主义的笔触则能够直将我们带回童年。电影中孩子们课余时间爱玩的高跷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有共同经验的朋友应该不在少数。孩子们仿佛有无限精力,动不动就嬉戏打闹,常常是一方故意挑衅,一方顺势应战,打过之后,两人没心没肺地笑了,于是和好如初。稍大的孩子喜欢抽烟装酷,并且开始有了喜欢的女孩。这些经验的共通,是观赏这部电影最大的乐趣之一。
玩高跷
《再见,孩子们》因其细腻、克制的影像风格而有力,而充满人文主义关怀。这样的风格,秉承自新浪潮电影的优良传统,路易·马勒运用得很成功,真是宝刀未老。
作为一个观影数千部的电影爱好者,写电影评论是基于分享精神,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些简陋但真诚的文字找到好电影。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