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
新华社福州8月23日电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高校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校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
新华社福州8月23日电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潘祺、沈汝发
记者采访了解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慢就业”、自主创业、有就业事实无就业协议等新动向,传统就业统计方式难以准确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真实情况,这容易导致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形成误判。有关人士建议,改革传统的就业统计方式,引入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等新的评价因素,建立科学、真实的高校学生就业评价体系。
就业率“失真”
据一些负责就业工作的高校老师反映,有些高校存在将就业与毕业证、报到证硬性挂钩的现象,导致签假协议、盖假章等就业率“注水”问题。“有的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引导不就业的学生赶快签,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毕业证随便找个单位写个函。”甘肃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说。
专家认为,就业率“注水”,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影响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与信任,同时,影响考生对报考学校真实情况的了解,还对教育主管部门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有误导,影响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等。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高校之所以追求高就业率,主要是因为政府主管部门统计通报就业率,直接影响社会评价,对招生生源质量影响大。
“就业率是体现招生计划调整和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学生报考很看重就业率指标,没有生源,学校就死掉了。”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王琦说,就业率对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有直接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新动向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单一就业评价指标已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状况。
一是高校中出现“慢就业群体”。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业愿望不强烈,不愿意主动就业的情况。专家坦言,一些应届毕业生思想意识超前,生活压力较小,即使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但就业意愿不强,推迟就业,直接影响学校初次就业率。因此学校会要求其出具相关就业证明,但不追究就业事实。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多元化。王琦说,学艺术的学生自己开个画室,他就没办法拿就业协议书来;自主创业但还不是股东的学生,也没办法拿到含股东认定书的证明文件;学生毕业先待半年,然后找项目创业,算不算就业?“现在就业方式愈发多元化,比如微商、电商等职业,没法用传统的方式去定义是就业还是没就业。”
三是无就业协议但有就业事实。有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反映,部分中小微企业为降低用人风险和成本,不愿意与在校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等毕业后试用合格才办理录用手续。这种越来越普遍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初次就业率的统计。
记者采访还发现,有的单位在招考条件中规定,要求未就业毕业生才可按应届毕业生报考,造成很多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签约又毁约,换取“未就业”身份以方便考试。
专家表示,教育部门公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初衷是促进高校改革与就业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评价指标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指标,只能粗略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体现不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建立科学、真实的就业评价体系
有关人士认为,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毕业生各方需反思涉及大学生就业系统中的各因素利弊,改变以就业率为单一准则的就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真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
一是将大学生的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引入就业评价体系。除了统计就业率,教育部门还应该通过这些指标来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情况。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建立毕业生几年内的就业跟踪制度,完善跳槽频率、专业吻合度、就业层次等量化数据,增强就业率数据的参考性和指导性。
二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状况分别进行评价。部分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建议改变目前就业率的统计对象,对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
三是挤出就业率“水分”。为了避免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统计就业率,并对就业质量做出详细分析和反馈,为学校改进就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采取电话核实、学生样本抽查等方式,建立核查制度和标准,提高就业率的真实性。(新华社专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