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穿越找到了吗(四天鳌太穿越报告)
鳌太穿越是国内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是指纵贯鳌山-太白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驴友们根据鳌山和太白不同的上山和下山地点强度的不同将鳌太分为:标准鳌太,小鳌太和大鳌太标准鳌太指:从太白县的塘口村上鳌山,一路穿越到太白主峰拔仙台后沿着玉皇池-药王殿-南天门-铁甲树-厚畛子小鳌太指强度小于标准鳌太的另外几条线路:从23公里上鳌山正穿,或者下板寺上太白反穿鳌山,以及从塘口村上山下板寺下山的活动大鳌太指:大于标准鳌太的穿越线路,一般指从塘口村上山到鹦哥或者嵩坪寺的保护站,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鳌太穿越找到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鳌太穿越找到了吗
鳌太穿越是国内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是指纵贯鳌山-太白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驴友们根据鳌山和太白不同的上山和下山地点强度的不同将鳌太分为:标准鳌太,小鳌太和大鳌太。标准鳌太指:从太白县的塘口村上鳌山,一路穿越到太白主峰拔仙台后沿着玉皇池-药王殿-南天门-铁甲树-厚畛子。小鳌太指强度小于标准鳌太的另外几条线路:从23公里上鳌山正穿,或者下板寺上太白反穿鳌山,以及从塘口村上山下板寺下山的活动。大鳌太指:大于标准鳌太的穿越线路,一般指从塘口村上山到鹦哥或者嵩坪寺的保护站。
本人用四天时间(8月5日9:47开始从塘口村上山,夜宿西跑马梁,6日7:48出发 19:45夜宿金字塔峰下。7日6:43出发18:59登顶拔仙台夜宿大爷海营地,8日6:53大爷海出发17:23到达嵩坪寺保护区管理站)完成了从塘口到嵩坪寺这一段艰苦而难忘的穿越。
以下是我个人对鳌太穿越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仅供大家以后走鳌太的同学参考,本人能力有限写不出好的文章,很多方面写的不够全面和具体,还请各位驴友多多补充和指正。
一鳌太穿越的强度:
网上有走完鳌太的朋友说“只要能走绿野2.0的人都可以走鳌太。”我个人认为:户外活动,随便忽悠别人走上高风险线路是极不负责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鳌太隐藏着得风险绝对不是简单的绿野2.0的强度可以涵盖的。四天走下来,我觉得身体的疲劳程度虽然远低于09年自己走一日顺时针大五台环线(那次4:00从红门岩走到北台因雾太大被迫于20:00在北台挂单耗时16小时未能完成全程)和小五一日连串。但是,鳌太从飞机梁到太白梁这一段基本都沿着狭长的山脊纵走和横切,很多地段要比08年以前的小五台的北东山脊难度大很多,尤其一旦遇到暴风雨雪天气或者大雾,对所有人的体能和心理都是一种考验。
二 天气: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气候带的分界,也是整个中国最重要的分水岭,所以鳌太区域气候比一般高山地区更复杂且多变,每年4月底 夏至前后 8月上旬 九月底都会出现一周左右的好天气,适合完成穿越,其他时间则多暴风雨雪和大雾不适合穿越。盛夏时节山上出现浓雾和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是很常见的,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很重要。
4月底我曾尝试用一周时间穿越。在从眉县到塘口村的路上看到满山的冰雪,整个鳌太大梁如一座几十公里长的冰雪长城,上山后因为不会使用借来的GPS而果断下撤。多数走过鳌太的朋友都没有我这次幸运,在跟他们聊天中,很多人提到的感触最深都是恶劣的天气。在走鳌太前,我从进入8月就开始每天上网查太白县,眉县,岐山和周至等几个县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在确认8月5-9日晴天后,才果断找同事换班上山。
尽管 8月5日天气预报是多云转晴,但是塘口上山的时候满山的阴云,一路能见度不到150米,上到2100开始下小雨,药棚子向上的路段能见度不足100米,盆景园的气温6度左右,风不低于5级,不借助GPS很难确定方向和方位。直到18:50到达鳌山导航架附近的时候才看到阴云里的太阳,晚上西跑马梁扎营的时候睡袋帐篷全是湿的,感觉很冷。夜里基本一夜没睡,狂风几乎将帐篷吹塌了,帐篷里温度计显示温度4度左右。8日早晨从大爷海去文公庙的路上看到很多水坑里结了冰。所以如果装备不能满足北京冬季野外露营的需要,最好不要尝试夏秋季鳌太穿越。
三 高反问题:
4月23日从鳌山下撤过程中遇到了西安户外救援队的朋友,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人(牧野)山上高反遇难,当时以为是新驴,后来网上得知,遇难的牧野是当时的领队,应该算是资深老驴,高反面前人人平等!鳌山太白山的高度尽管只有3500和3800左右,但是大强度的重装爬升和纵走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很大,其高反程度与轻装4300左右的轻装线路差不多,对身体机能是个考验。对于没有上过高山的新人来说最好是能多一点时间适应高反,或者多来几次几次大五和小五快速穿越再去走鳌太。上鳌山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感冒或者呼吸系统有问题时带病上山。
四 鳌太的水源:
冬春季的鳌太满山冰雪,不用考虑水源问题,夏季走鳌太水源是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鳌太从2800到西源之间没有稳定的水源,西源的水源在太白梁的山沟里,取水很不方便。所以上山前必须带足够扎营一天以上的水容器,我从北京出发前包里塞了一个2L的空瓶一个600ML的脉动和一个500ML的热水瓶,以及三米长的塑料水管(防止从岩缝里取不到水),到宝鸡后怕容器容量不够,又买了个1.5L的矿泉水。 从塘口上山到水洼子营地根本不用考虑水源,沿途到处都有水,只是盆景园以上的水多数都在石坑里,水质比较差,需要烧开或者消毒后饮用。本人因为初次上鳌山和太白,对水源位置和情况不清楚,所以上山前带了1.5L矿泉水和0.5L的开水。到2900营地后又用空瓶补了2L的山泉水,背着4L水上鳌山白白浪费了不少体能。
水洼子营地到2800营地距离很短,不用带太多的水,过了飞机梁到西塬营地基本都是在刀脊上切行,路时有时无,很多地方需要在石海中翻越,中间没有水源,所以2800营地水源是从飞机梁到东源之间唯一稳定且优质的水源,如何分配水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本人采取的策略是6日15:50到达2800营地后就地烧水做饭,吃饱喝足后把所有容器装满,17:00开始爬升,在金字塔大峰下面扎营。这样既为后面的路上节省水,又可以充分利用日落前的时间多走路。
金字塔岩壁上可以看到水迹,我横切金字塔的时候特意查看了所有有水迹的岩壁,那些岩壁淌下来的水很少,只在岩壁上薄薄的渗了一层,根本不可能取到水,而且上面爬满了喝水的蚊虫。西塬垭口前最后一个山包的阳面有三处岩壁上有水迹,我也特意横切过去看了一下水源情况,比金字塔岩壁上的 情况稍好,其中2处岩壁渗水量估计能达到5L每小时左右,第一处在渗水点草地上一个蹄窝里有大约200ML的清水,我趴上去喝了两口,水质很好,于是徒手挖了个10L左右的蓄水坑,在另外一处用石块和草甸在石头上拦了个小坝蓄水。可以为以后雨季穿越的朋友做应急性水源。
西塬的水源在太白梁的山沟里,我爬太白梁的时候本想横切过去查看一眼水源状况,但是横切过程中上升过高,到山沟位置时候已经在水源之上200米了,不过可以听到很明显的水声,水质情况不清。翻过太白梁后走一小时就可以到达大石河上游,从这里到拔仙台根本不用考虑水源问题,沿途到处都有水,喝足后带500ML完全可以到八仙台。
如果选择从拔仙台向鹦哥镇方向下山的话,沿途平安寺到白云寺之间只有大殿可以补水,大殿的水质很差,所以下到平安寺后一定要把水喝足,带够。
五 沿着石海爬升是效率最高的:
鳌太穿越过程中要翻越数不清的石海,开始阶段我对石海很不适应,总是从石海边上找草地绕行,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错误。太白的石海,都是亿万年前冰川作用后遗留下来的花岗岩,表面经过风化后摩擦力很大,没有冰雪的时候只要鞋底够硬,踩在上面根本不用担心出现滑倒现象的发生。相反草地和灌木丛多数都坑洼不平,很湿滑,绊脚崴脚情况很容易出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滑倒。另外走草地能量损失很大,而踩石头上升几乎没有任何能量损失,所以在上升阶段尽量多爬石海,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能量和时间。
六 鳌太的风景:
从塘口村上山到药棚子垭口,基本在山沟里找路上升,根本没什么风景可言,上到盆景园后低矮的油松有些特点,此后一直到鳌山飞机梁,基本都是平淡无奇的石海和草甸风景,飞机梁到大石河风景比较好,大梁南北的风光有明显差异,梁南由于降水比较大,山势较缓沟壑间几乎看不到岩石,全是绿油油的丛林。梁北则沟壑纵横,山险谷深,奇峰怪石随处可见,有些地段与的风景黄山的东海相似,但是和川西的壮观山水相差很远。
七 分配好体能和时间是关键
我个人认为,本次穿越能够顺利完成最关键的因素是天气晴好和有GPS作为重要的参照。看到有些同学初次走鳌太就采取无向导无GPS的方式,并引以为荣,我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笑,户外活动不是呈英雄的地方,英雄是供后人们瞻仰的!户外让别人记住名字的往往都是那些因事故丧生而被写进事故报告的人!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比强健身体更重要。
走鳌太前我仔细研究了网上很多攻略和地图,计划好每天的具体行程。但是因天气和特殊原因实际行程往往与计划会有出入。但是不论出现任何情况,我每天必须遵守的原则:”天亮以后再动身,日落前必须找好营地,天黑前睡觉,绝不走一分钟的夜路。”这样既保证了一个人全程的安全,又能每天充分休息,不盲行,不冒进,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由于第一天上山遇到了雨,装备完全湿了。保持装备的干燥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不少同学选择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停下来休整晒上一天的装备。高山上天气瞬息万变,晴好的天气是走路的最佳时机,能走路的时候尽量走路。6日我背着一包湿装备7:55从西跑马梁出发后,一直走到中午13:30趁着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午餐同时拆包晒装备,山脊上风很大,且日光充足,半小时的午饭时间足以将帐篷和薄衣服完全晒干。16:50到达2800垭口做饭吃饭期间。又晒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将睡袋和其他装备基本完全晒干。这样做尽管琐碎了一些,但是却充分利用了晴好的天气多走路且完全将装备晒干。
此外,我看很多驴友走鳌太的时候都背了不少腐败物资,开始上山的几天大吃大喝,最后阶段往往饿着肚子行走,一路走下来往往掉了好几斤肉。我走长线基本上体重没什么变化,我个人认为户外长线活动只要能量和营养够用,吃的越简单越好,所以每天除了保证吃好晚饭外,早点一般很简单,多吃富含淀粉的面包或面饼和热饮,中午简单吃几口就可以,沿途边走边吃高能量的食品,一般走比较艰苦的线路的时候我都会买一些葡萄干和核桃仁,途中喝水的时候就吃几口。既保证了能量的供应,又保持胃里始终有消化物质,既不因饥肠辘辘的感觉而影响行动,有不会使胃负担过重而影响走路。
另附:8月5日从塘口上山途中丢失黑色LP788CA护膝一副8月7日晚上在大爷海住宿时不慎将冲锋衣落在了住宿的床上,如有见到的跟我联系 QQ149705529
谢谢夸奖 我觉得自己体能一般,脑子好才是关键。我认识的朋友中有几个完全有能力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标准的鳌太穿越!
我并无嘲笑的意思,其实初次无向导无GPS的人有不少,对于鳌太这样的线路,无GPS无向导而且初次走,我认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所谓的无知者无谓的行为。一旦遇到连续多日大雾和恶劣天气,确定前进方向和自己的位置就只能靠运气了。你们能走下来完全是运气好,而我有GPS帮助,走下来就是必然的结果。 户外不是比谁的胆量更大,装备不是万能的,但是在高风险的线路上我们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GPS是必备的关键设备之一。我第四月一个人走鳌太因为GPS没有坐标点,连鳌山都没上就直接回家了,因为鳌太仅仅是生命中要走一小段路程,而远不是终极目标,为了它根本不值得冒任何的危险!
经常穿越鳌太的人不多,除非是向导。 走过之后感觉鳌太远没有想象的艰难,但是初走不请向导的话还是有GPS作为参照更安全。有时间的话我想尝试一下48小时极限轻装鳌太(需要中途补给和支援队)或者24小时老县城到鹦哥。
一看老兄就是高手对鳌太很熟悉, 我这次上山背包重量超过26K 上山时候赶上小雨了 慢了一些加上天短等因素19点半左右距药王庙1.6公里处扎营,如果背包重量控制在10KG以下或者有支援队把背包减到5KG,0点开始上山的话 天黑(6月底左右)可以到2800营地吃完后摸黑上到金字塔下面休整,第二天下午5点半前完全可以上到拔仙台,从下板寺下的话 也就是四个半小时左右,下铁甲树有一定难度。我这次是第一次上太白,南北穿越的线路比较模糊,09年五一, 12个跟我经常一起走的朋友用11个半小时完成厚畛子倒下板寺,那次因为崴脚我没去成,所以一直想有机会尝试一下 都督门到鹦哥的线路。回复云横秦岭家何在 的帖子
今年准备抽空两天走下来,鳌太没想象的那么难,关键看天气。但是也绝对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走下来的回复 1151557021 的帖子
?跟年纪有什么关系吗?我去年穿越的 36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