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的历史解析(墨经太烧脑非而谒楹)

01

墨客的历史解析(墨经太烧脑非而谒楹)(1)

荀子在《正名篇》中提出三种谬误的情况,即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和混淆概念来代替现实。针对第三种情况,荀子以《墨子》一书中的观点作为例子,加以批驳。他说:“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都出自于《墨经》,后人把《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合称为《墨经》。

《墨经》很像是一本教授辩论的教科书,有人把它比作百科全书。由于书中的表述非常简练,并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述,所以对后人来说,阅读难度很大,可以说至今没有权威的解读。

02

墨客的历史解析(墨经太烧脑非而谒楹)(2)

荀子在书中引用的“非而谒楹”四字,《墨经》中并没有一模一样的原文。所以有的学者,干脆就说“不详其说”,有的则认为应该是“飞矢过楹”,有的认为是“飞而谓楹”。

《墨子·经说上》:“桐,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很多学者都认为“桐”应为“同”。我的理解是这样:两个人看见一颗桐木,都名之曰“楹”,那么桐木就成了楹柱了,就像大家共同侍奉同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君主了。

我认为,荀子“非而谒楹”之谓的出处应该在此。“谒”在这里就是它的本义“告”、“白”,意思是说,桐木和楹柱本来不是一个事物,但制成柱子以后,大家都名曰“楹”,但不能由此推论“桐”就是“楹”,即不能通过混淆概念来歪曲事实。

《墨子·经说上》还有一段:“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没有永远不停止的事物,这个道理就像牛不是马一样显而易见,举例来说,飞箭穿过楹柱,一定会停下来。如果一定要说有永远不停止的事物,那就像说马不是马一样强词夺理,不过你可以说,人要过河,走在桥上,他一定不会停下来。

有的学者把“非而谒楹”与上面这段话勾连起来,我觉得实在勉强,最关键一点,它无法与荀子试图阐释的“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在语意逻辑上实现自洽。

03

墨客的历史解析(墨经太烧脑非而谒楹)(3)

牛狂与马惟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曰之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

犹牛有齿、马有尾, 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可;则或非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墨子·经说下》

这一段话相当的拗口,特别是第二部分简直就是绕口令,能把人弄得晕头转向,心浮气躁。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多次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终于自觉抓到了一点头绪,此时倒有一些窃喜。

“ 牛狂与马惟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曰之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

先说这个“狂”字,俞樾认为当作“性”。我查了一下这两字的字源字形,确实非常相近,故觉得可信。参下文“狂举”字义,也能贯通。

说牛和马的特性不同,因为牛有牙齿,马有尾巴,所以说牛马不同,这样论证是不可以的。因为牛马都有牙齿和尾巴,并不是牛有牙齿而马没有牙齿,也不是马有尾巴而牛没有尾巴。

你或者说,牛马不同类,因为牛有角,而马无角,所以牛马不同类,把有角还是无角作为牛马不同类的依据,这就抓住了它们不同的特性。

“犹牛有齿、马有尾, 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可;则或非牛而牛也,可。”

只是说牛有齿、马有尾,是不对的。马有牙齿,牛也有牙齿(牛和马都有牙齿),但牛没有马的牙齿,这样说可以的。牛的尾巴和马的尾巴不同(牛没有马尾巴),但牛有尾巴,这么说也是可以的。牛有牙齿但没有马齿,因为牛之所以为牛,无需同时具备牛齿和马齿;牛有尾巴但没有马尾,因为牛不可能同时具备牛尾和马尾。

“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

所以,说“牛马”不是牛,这是不可以的;说“牛马”就是牛,也是不可以的。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于是就说“认为“牛马”是牛的说法是不可以的”,这样说还是不可以。

“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牛就是牛不可能同时是马,马就说马不可能同时是牛,而“牛马”兼有牛和马两个概念。所以,牛不可能不是牛,马不可能不是马,”牛马“既不是牛也不是马,这其实不难理解。

墨子为什么要提出“牛马”的概念,没有学者深究,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墨子虚构的概念,根本不存在“牛马”这种动物。我这里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墨子所谓的“牛马”其实就是“角马”,当时的人们发现这种奇怪的动物时,为了确定它到底是牛还是马争论不休,就像英国人搞不清楚麋鹿是什么动物而称之为”四不像“,而墨子提出“牛马”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既不是牛,也不是马。

《墨经》一书实在难懂,因为荀老夫子总是针对墨子,迫使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啃《墨经》,实在是勉为其难。本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我的一己之见,说得好听一点,是“创见”,说得不好听呢,就是本人的“臆测”,还望墨子方面的高手大家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