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

美国人类学作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研究日本人的著作《菊与刀》中讲到日本人养育孩子的方式是善于思考的西方人都想象不到的。

日本父母需要孩子,不仅是情感上的需要,也是因为他们如果未能传继家族的血脉,则是人生的失败。

所以每个日本男子都要有自己的儿子,需要他在自己死后,每日在客厅的神龛前祭拜,需要他传续家族的血脉,维护家族的荣誉和财产。

女人需要孩子也不仅是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是因为只有当了母亲,她才有地位。

尽管这是一个美国人对日本人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但挺适合解释最近热映的电影《我的姐姐》的。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

《我的姐姐》讲述了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在父母意外车祸去世后,面对初次才见面的6岁弟弟安子恒,已经规划好人生理想的安然开始了内心抉择:

是像姑妈那样放弃自己的人生来成全弟弟的人生呢?

还是狠心丢下弟弟这个包袱开始自己的人生?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结局处导演的安排很巧妙,应该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已经遗失的美好向往吧!

但显而易见,在与6岁弟弟安子恒的相处中,弟弟对爱与陪伴的表达,“不妥协”的安然与自己和解了,心里的那个结算是解开了。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

01、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安然和安子恒是亲姐弟,却有着不同的童年经历。

因为安然是女孩,不能传续家族的血脉,似乎从出生那一刻起她注定要不受待见。

“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当她被欺负的时候,她打得赢要打,她打不赢也要打”。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

这是安然受到不公平待遇后对男朋友说的真心话,也是从小这样被姑妈教育长大的。

被外人欺负了一定要打回去,那被亲人欺负了呢

安然也是要打回去的,可是却被说成冷血无情。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5)

如今的社会环境表面上虽然对女性很宽容,但隐形的“歧视”和压力也是无处不在啊

安然是姑妈带大的,但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父亲的爱啊,在葬礼结束后收拾父母遗物时,从安然只留下父亲穿过的皮衣就可以看出。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6)

在跟男朋友分手后,安然也是头顶着父亲的皮衣在楼顶独自默默疗伤。

她多么希望能有男人像父亲一样保护她、尊敬她,哪怕她从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和认可,可她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坚强啊!

她只是一只有着硬壳的蜗牛。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7)

男朋友表面上很爱护她,实则是个“妈宝男”,尽管他们谈了5年恋爱,他却不懂她,不明白她内心的需求,安然不想重蹈老辈们的覆辙。

尤其是走姑妈的路。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8)

好心却没有好下场说的就是善良孝顺的姑妈,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是随意骂她“憨”。

同样因为姑妈是姐姐,根本原因还是女孩,不能传续家族血脉

姑妈的人生因为“女孩”“姐姐”而彻底改变。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9)

理想没了,家庭一团乱麻,自己无助时也只能独自仰天哭泣

一个自己都没有得到善待过的女性,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假装很坚强啊!

尤其是大的环境是这样,个人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呀!

安然是这样,她自己的女儿也是这样,就像她砍的排骨,骨肉亲情是支离破碎啊!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0)

在安然收回学区房,要表姐搬出去时,俩姐妹几乎打起来了,尽管姑妈对她有恩,但对安然来说,姑妈的“恩”却是她一生难忘的惨痛经历!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1)

在安然的记忆中“被表哥当成沙包练拳,被姑父看洗澡”便是她的童年。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2)

多么可怕!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3)

姑妈以为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家人的幸福,最终都是“吃亏不讨好,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在医院保护安然以及和安然一起吃西瓜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安然也因为姑妈的开导和“牺牲”流下了眼泪。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4)

尽管姑妈没有功劳,但她总把最好的都献给了孩子们,在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帮着出头。

姑妈小时候,她的妈妈常常背着她跟弟弟偷偷吃西瓜,而她没有心怀愤恨,反而养成了不管吃什么好吃的,都先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们的习惯。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5)

姑妈用勺子挖西瓜球给安然的一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是习惯

但仅仅只是习惯啊!

《菊与刀》一书中这样描述了对女孩的教育:

女孩学到的是习惯,而不是规则。

不管是儿童时期正确用箸,还是正确进入房间的姿势,以及成年以后学习茶道和按摩,其动作都是在长辈手把手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直至娴熟自如形成习惯。

而姑妈因为是姐姐(实际上是女孩)而被教导要为家庭为弟弟们付出,这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啊!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6)

姑妈是这样,姑妈的姑妈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但安然不会,她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女性,从小到大自己都是很独立的,没有依靠过别人,哪怕男朋友请求她搬去他家住,她也没有,她只靠她自己。

她也是这么教育弟弟的。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7)

社会的发展不应该是更文明吗?

我们改变不了所处的社会环境,但可以先改变自己,同时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使文明更发达。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8)

6岁的弟弟安子恒显然得到了父母最好最完整的爱和教育。

一首《七步诗》便说明了。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说的是当年曹操死后,其小儿子曹植成了继位者曹丕最大的威胁,身为大哥的曹丕故意设计想置曹植于死地,曹植为自保而作《七步诗》得以存活。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19)

而安子恒把诗的最后一句改成了“不要太着急”。

足见孩童的灵性和无畏

这背后也充分说明了其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多么不同!

就像安然说的“我们的父亲不是同一个人”,她非常嫉妒弟弟安子恒,嫉妒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父爱,哪怕一点点,她都没有得到过。

在安然的记忆深处,父亲的味道是那为了要二胎的一顿打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0)

安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有小儿麻痹症,爸爸妈妈却要自己伪装得了小儿麻痹症,“装瘸”,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吗?

可是女孩有什么错?

02、与自我和解便是学会与不受自己左右的事相处

影片伊始便是一场车祸。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1)

安然的父母当场双双死亡,而安然到达现场却被要求查看身份证,因为死者手机里并没有安然与父母的合照,车祸现场的汽车里挂着的是父母和弟弟的一家三口的合影。

接着是葬礼,很多电影尤其是探讨原生家庭的电影都喜欢用葬礼开始。

葬礼既意味着离世者的终结,也意味着在世者的重生

日本电影《海街日记》便是如此,电影以葬礼开始,也以葬礼结束。

《海街日记》中大姐香田幸在父母离婚后也是牺牲自己的人生来照顾2个妹妹的,大姐香田幸也因为同父异母的小妹的到来与自己和解了。《海街日记》:因为同父异母妹妹的到来,4姐妹都与自己和解了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2)

而安然呢?

因为父母的意外离世才第一次见到6岁的亲弟弟安子恒。

这是她意料之外的事。

但所有的亲戚们都对她进行了“道德绑架”:认为她必须负起带大弟弟的责任来,因为她是姐姐,房子应该过户到弟弟的名下才是对的、孝顺的

弟弟不仅是安家的香火血脉,更是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她有责任必须照顾弟弟。

可是却不提她们是一家人,弟弟的家也是她的家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3)

矛盾由此展开,电影也用一系列安然的内心挣扎及面部表情来展现,安然只是想得到父母家人们的认可而已,可这些所谓的亲戚们在乎的却是那并不重要的身外物。

影片中有2次安然进入寺庙的场景。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4)

第一次是安然跟姑妈在医院意见不同,她内心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周围的亲人没有一个靠谱的,全是指责她的,完全不把她当作家里的一份子,尽管安然表现的很坚强,但她只是一个渴求关爱的女孩啊,无助的她来到了寺庙,但只一会儿就走了。

还是靠自己吧!

于是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安然的面无表情及行为的冷酷无情。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5)

第二次是安然吃完西瓜并感谢了姑妈的开导后离开姑妈家骑单车到寺庙,这次她很虔诚地进庙烧香,还为父母及弟弟许愿祈福。

因为她已经决定了往后该怎么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到俄罗斯去曾是姑妈的人生理想,但为了弟弟,姑妈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但安然不是姑妈,俄罗斯套娃也不必一定都要套在一起的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6)

网上说:

俄罗斯套娃:指人们喜欢招选与自己类似但比自己“小”的人为自己的下属。

人类有个共同特质:大多数人都会用比自己差的人。

因为这样自己就最安全。

人类一般宁愿选择比自己差一些的人,这样可以方便他自己管理,因为他们害怕下属比自己强,从而威胁到自己的饭碗。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人们在组织中生存所选择的第三条出路。

姑妈作为那个时代牺牲自己的女性,在她所受的教育和观念中,安然应该也要牺牲自己才是正确的、孝顺的、合乎社会伦理规范的。

可实际上这种观念跟俄罗斯套娃所寓意的一样,只会使人们越来越差,管理也越来越混乱,姑妈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7)

有网友这样评论:

血缘和亲情往往带来的是枷锁,处于关切有时也会带来一生的阴影。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自身受到的不平等当作“美德”与“义务”压迫下一代。

所谓屠龙勇士终成恶龙,若代际传承只有愈演愈烈的冠以关心与团结的压迫,那不如成为彻底的反叛者,独自上路倒也自在。

所以安然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到寺庙烧香也是寻个心安。

而6岁的弟弟安子恒从头到尾想要的只是姐姐和家人的“爱和陪伴”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8)

他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见了,但是他“只有姐姐”了,他只愿意跟着姐姐。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29)

影片开头,安然不愿意带他,他无奈去到姑妈家,当他听到表哥表姐们不怀好意恶言恶语时,他开口便是“姑妈,我想回家”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0)

每当这家人为了房子或者其他身外物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安子恒只是抱着他的球,他只是想有人陪他一起踢球而已。

不论是葬礼结束后,亲戚们为了让安然把房子过户给安子恒还差点动手打起来的时候,还是安然和表姐在房子里也差点打起来的时候。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1)

导演安排得很巧妙,安子恒趴在窗台上望着外面的小朋友,他只是想要家人的陪伴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2)

孩子的世界没有大人们那么世故,当人们在谈论房子时,他想要的只是爱和陪伴

安然想要的不也是爱和陪伴吗?

如果安然小时候能像安子恒这么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话,那么安然的人生或许不一样吧。

尽管安然跟弟弟相处时,安然好几次都想丢掉弟弟,尤其是在地铁的那一幕。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3)

可是弟弟哭着找姐姐的场景又让安然放弃了。

因为她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游泳时,害怕被父母丢掉的情景,她却没有像弟弟这么直接了当地大哭大喊地表现出自己的害怕,而是畏畏缩缩地假装坚强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4)

因为没有人像弟弟这样跟她讲心事,戳穿她的面具

弟弟仿佛才是真实的自己,因为有着父母满满的爱,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以大声哭闹。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5)

在安然几次与弟弟的亲密相处中,她向年幼的弟弟讲述了自己的心事,而这些心事从来都是她自己消化的。

她知道弟弟听不懂,但似乎她只能对弟弟说,因为只有弟弟表达过对她的依赖,表达过对她的爱、需要她的陪伴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6)

在她考研后,去舅舅那看弟弟时,之前答应好好照顾弟弟的舅舅并不靠谱,而她也只能大吵一番而已,能有什么办法呢?

而弟弟呢,在听到她的呼唤后,马上屁颠屁颠跟着她回家,他明白只有姐姐才是真心照顾他的亲人。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7)

安然其实并不讨厌弟弟,小孩能有什么错呢?

错的是观念、是人们的传统认知而已!

弟弟才6岁,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当他知道姐姐只有去北京才高兴时,他用他6岁小男子汉的认知成全了姐姐。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8)

因为他说“我不想你变成灰”,那是他一个6岁孩子所理解的爱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39)

就像网上说的那句:

在所有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亲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都说童言无忌,却不知,儿童的话却最真诚。

安然因为弟弟的成全顺利地考研、卖房,临去北京前,她来到父母的墓碑前说出了自己最真心的话:

其实要说声谢谢啊,是你们要我从小学会了独立,现在我哪都敢去,什么都不怕。

只是偶尔晚上,我还会梦到小时候吃过的肉包子。

我那么努力地生活,

是希望有一天,站在爸爸妈妈面前的时候,

你们能说一句“我女儿还是不错的”!

你们在那边会不会想起我呢?

我好想你们!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0)

积郁多年的压抑和委屈,那向命运抗争、向传统抗争、向世俗抗争的“不妥协”以及心里的结,突然一下子全爆发出来了,是旧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

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可能就消失了。

安然没有得到父亲的爱,但弟弟却给了她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1)

安然在父母墓碑前撕掉了那一纸二胎证明,表明安然真的释然了。

03、男孩是血脉继承,舅舅是这么做的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2)

肖央饰演的舅舅可以说是电影的亮点,是对传统和世俗赤裸裸的反抗

他作为传续家族的血脉,在离婚后没有再婚,更没有为了要儿子不择手段。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靠谱,人终会有一死,怎么活也是自己的事。

不管外人怎么看他,他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好了。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3)

我们不知道他年轻时到底怎么个混蛋样,但电影呈现出来的作为舅舅、爸爸和前夫的他,还是合格的。

至少在电影开头葬礼结束后,安然父亲家的亲戚们为了安然的房子要打安然,这个舅舅可是会为了保护安然而拼命的呢!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4)

舅舅也一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守护和陪伴着前妻和女儿以及外甥们,每个月也去墓地陪伴过世的姐姐姐夫,这些都让安然很感动,所以安然才会说出:

有时候我觉得吧,舅舅更像爸爸,也不是觉得,是希望。

表面上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终日依靠麻将来度日的舅舅实则最重情义,也对生活看得很透,不管现实怎么无情地打击着他,他都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一切都是浮云,不过过眼云烟,而爱和陪伴才是永恒的啊!

安然也经常和他吃饭聊天,也调侃他的不靠谱,但安然跟舅舅在一起的时候却是那么快乐和敞开心扉。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5)

而舅舅也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教育和帮助着安然,尽管方式也不太靠谱。

但这些才是真实的生活啊!

结语:

这部电影就像人生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漫漫人生路,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际遇,但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一条路,为了自己心安,或者为了他人幸福......

怎样的选择都在于我们自己。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6)

就像名著《百年孤独》中写道:

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再大地上出现。

《乌合之众》中写道:

为了追求理想,从野蛮走向文明;当理想失去了价值,从文明走向衰落和灭亡。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我的姐姐是个暖心的人(我的姐姐我们终将逝去)(47)

(本文图片均来自电影《我的姐姐》,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