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

一、先秦实物货币——贝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产生「货币」的国家,「货币」是远古先民商品交易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一种交易媒介。

最初人们都是以物易物,有些商品如:「粮食、工具、盐巴、牲畜、布匹」等等,因为人们普遍需要,都认可其价值,所以,渐渐成为最早的「实物货币」。

但是,在中国先秦的实物货币中,最常见的其实没有实用价值的「贝币」,也就是「贝壳」: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

商代的贝币——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

汉字「宝貝」之「貝」的古文字像「贝壳」之形: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2)

《说文》释「貝」曰:

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貝」指的是「海贝」,古代的货币有「贝壳、龟壳」,从周代才开始有泉(钱币),秦代废除了贝壳,流通钱币。

在汉字中,以「贝」为旁取意,不断的孳乳派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贝字族」,这些汉字大部分都与「货币、钱财、贸易」等古代的经济问题相关。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3)

所以,下面我们追本溯源这些汉字古文字源流和演变,并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探究先秦货币史。


二、贝壳何以能当货币?

我想可能读者首先的一个疑问就是:

「贝壳」与其他的「布匹、粮食、牲畜、工具」等实物货币不同的地方在于——

贝壳不能吃,也不是工具,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为什么可以当做货币呢?

有种很常见的说法认为「物依稀为贵」:古代中原文明远离大海,贝壳不易获得,故其稀有可作为货币。

但是,这种说法的问题是:「以贝为币」是人类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的现象。

古代不同地域的人类,不管是远海还是近海,海贝易得还是不易得,都将「海贝」当做「货币」。

在亚洲,除了中国,还有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婆罗洲、印度尼西亚,以及北美地区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非洲沿海和大洋洲的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的土著人,都曾把海贝当做货币来使用。【注1】

如:北美印第安部落和亚洲巴布亚新几内部落「贝币」:【注2】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4)

易洛魁联盟和阿尔冈昆部落贝币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5)

巴布亚新几内亚贝币

所以,「中原稀有说」是解释不通的。

《中国货币发展史》一书认为古代先民将海贝当做货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 海贝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
  2. 海贝便于携带
  3. 海贝便于计量
  4. 海贝便于分割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6)

书影引自【注3】

我将其扼要的归纳为两点:

  1. 海贝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
  2. 海贝物理特性适宜当做货币。

下面基于这两点,引证一些文物、文献详细谈论一下。


三、海贝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 贝饰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海贝壳光滑坚硬,颜色艳丽,将其当做装饰品是人类文化中的常见现象。

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不管是内陆还是沿海,都喜爱佩戴贝饰。

比如:

远处亚洲内陆的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海贝项链」: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7)

甘肃定西市博物馆藏品

中国沿海山东东营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海贝项链」: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8)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品

今天,不管是海岛还是内陆的一些原始土著,依然有佩戴贝饰的习惯: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9)

北美印第安人

汉字中有个「賏、嬰」字,分别表示「颈饰」和「女戴颈饰」:

《說文》:賏,颈饰也。从二贝《說文》:嬰,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0)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1)

在先秦典籍文献记载的「贝胄、贝饰」:

《穆天子传》卷二:黄金之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诗·鲁颂·閟宫》:贝胄朱綅” 毛 传:“贝胄,贝饰也。
  • 海贝与生殖崇拜、厌胜物

「生殖崇拜」是人类文化中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所有海贝都能当做货币,而是外形像「女阴」,且外形光滑色彩艳丽几种海贝:

货贝(Monetaria moneta)——太平洋、印度洋水域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2)

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西太平洋水域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3)

拟枣贝(Erronea errones)——印度洋-西太平洋区水域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4)

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太平洋水域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5)

虎斑宝贝(Cypraea tigris)——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区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6)

以上资料来自【注4】

因为这几种海贝形似女阴,古代先民认为能够避鬼驱邪,所以贝壳也是一种佩戴吉祥物。

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到今天还保留的这种习俗。

比如:鲁迅文章《故乡》中提到的「 鬼见怕」,就是江浙一带将贝壳戴在儿童手上当做护身符。

这是一种原始禁忌观,叫做「厌胜术」,跟女性有关的也即所谓的「裙钗之厌」。

另外,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很多宗教之物都是用贝壳制成。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龙虎贝壳陪葬坑】: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7)

仰韶文化——龙虎贝壳陪葬坑


四、海贝适合当做货币

用常识来想,假如用「布匹、牲畜、盐巴、工具」当做货币的问题是:「布匹、盐巴」不耐保存,「工具、牲畜」无法分割,也不容易携带。

而海贝完全没有上述弊端,质量轻,容易携带,也耐储存,最重要的是「能零能整」,起到跟今天货币中的「元、角、分」不同单位辅助支付一样的效果。

在殷周时代,「贝币」的单位叫做「朋」。

「十个贝币」为「一朋」,「朋」字为象形字,像「绳子穿一串贝币」之形: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8)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19)

「一朋」相当于「百元大钞」,拆开就是「小额钞票」。

先秦、秦汉文献中用「朋」表示货币单位:

《詩.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淮南子.道應》:於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雞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貝百朋......。

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非常吻合。

以朋为单位的贝币,是殷周金文铭文中十分常见的赏赐之物:王侯赏赐给下属官员。

比如:

商代晚期的《戍嗣子鼎》中记载:商王赏给了【戍嗣子(人名)】二十朋贝币,【戍嗣子】用二十朋贝币买铜,造了一个鼎,纪念父亲癸。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20)

戍嗣子鼎铭文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21)

释文

二十朋贝币造了这么一个大鼎,说明在晚商时代一个贝币最少可能相当于十个铜钱,购买力还是挺强的:

探究货币演变的历史(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22)


五、结论

本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是:

今天看起来像垃圾一样的「贝壳」,在先秦为何能当做货币使用?

通过以上的考据和论证,我们可以下结论:

  • 海贝五彩斑斓,光滑艳丽,所以,古代先民以贝为饰,装点美化生活。
  • 海贝形似女阴,象征生命的源泉,是古代先民「生殖崇拜」的体现。
  • 海贝这种「生殖崇拜」之物,也可以产生一种「厌胜心理」,使得古人认为海贝是一种能驱邪的吉祥之物。

所以,古代先民的审美和价值偏好,赋予海贝一定的文化价值。

海贝就跟今天的名人字画或者黄梨木盘串一样,全社会都认可的这种文化价值。

海贝质量轻,容易携带和储存,最关键的是「能零能整」,这是「布匹、牲口、盐巴」等实物货币无法比拟的。

所以,殷周时代全社会都认可海贝的价值,成为一种十分通行实物货币。

何以见得殷周时代贝币十分通行呢?

上文说了,「贝字族」汉字大多数与「钱财、货币、贸易」有关,这些文字大部分都能追溯殷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这说明了贝币的使用与文字形成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

这也就反应当时「贝币」是主要的货币。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继续在殷周古文字的基础上讨论这个问题。

——————————————

参考文献:
  1. 冯晓明. (2011). 夏商周时期货币起源与发展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哈尔滨师范大学).页13
  2. 维基词条:贝币,from:http://zh.wikipedia.org/zh-hans/贝币
  3. 宋杰. (1999). 中国货币发展史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页26-27
  4.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1995). 中国钱币大辞典. 先秦编. 中华书局.页14-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