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花鼓戏直播(邵东花鼓戏是怎么形成发展的)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民间曲艺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我爷爷特别爱看邵东花鼓戏,请问最早是什么艺术形式形成演变的?如何发展的?有哪些艺术特点?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湖南邵东花鼓戏直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湖南邵东花鼓戏直播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民间曲艺。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我爷爷特别爱看邵东花鼓戏,请问最早是什么艺术形式形成演变的?如何发展的?有哪些艺术特点?
邵东花鼓戏是怎么形成发展的?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和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汉族民间歌舞“打对子”、 “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早期邵阳花鼓戏的“二小戏”、“三小戏”与之十分相似。邵阳花鼓戏中仍有《打对子》一剧,与旧时的民间歌舞十分相似。
邵阳花鼓戏,湖南汉族民间小戏剧种,旧称“花鼓”或“花鼓戏”。以祁剧宝和派戏白与邵阳方言相结合为其舞台语言。该剧种发祥于旧邵阳县境,最迟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今邵阳市及周边地区。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邵阳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从“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净、丑四行俱备的三个阶段。“二小戏”是在对子花鼓基础上形成的。邵阳农村,逢年过节时,都有民间舞狮子、舞龙灯、车马灯等活动,都要演唱对子花鼓。这种对子花鼓,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很简单。在这种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情节有故事的小戏,也形成了小丑,小旦两个角色行当。到了同治年间,随着剧目内容的逐步丰富,剧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现,形成“三小”行当。民国初年,一方面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与兄弟剧种的学习、交流不断增加,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须生和花脸,形成了生、旦、净、丑四行。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邵东花鼓戏有什么艺术特点?
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歌舞性强的特点。唱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的戏,更是载歌载舞。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都是表现农村生活题材,以“三小”戏为主,因此,其最有特点的表演主要体现在小丑、小旦、小生三个行当之中。有的表演程式则是从农村的劳动生活里直接吸收和提炼出来的,如打铁、推磨犁田、踏碓、摘棉花、摸泥鳅等,生活气息浓郁,喜剧色彩突出,载歌载舞,颇具特色。旦角的手巾技法丰富多彩,小生的扇子技法也很有特色。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则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