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

一场疫情,恍若半年的时间都消失了。

一转眼,就来到了农历七月份,再过几天就要到中国情人节了——七夕。这真是一个男士绞尽脑汁应对的大考,一不小心可能就做错送命题情侣变单身已婚变寡居;而女士验证到底爱不爱我懂不懂我对方到底是不是钢铁直男的好机会,结果肯定是喜忧参半的;同样也是广大单身青年的最狠光棍节,看着别人出双入对,只能狠狠的抱紧自己,感受微凉的夏末秋初。

其实,只要感情深,天天都是情人节。物质不重要,感情才是本质。

现代生活,高节奏、物欲横流,让一个好好的情人节变成了全民秀恩爱,大众炫礼物,有点物质过头了。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1)

情人节

不禁让人怀想,古人有没有情人节呢?古人情人节怎么过呢?

其实,古人不仅有情人节,情人节还挺多,而且都还挺浪漫呢!

最早的情人节,上巳节。

上巳节是中国最早的情人节了,可以追溯到夏朝,比外国的“情人节”起源可是早了上千年。《诗经》、《周礼》、《论语》、《后汉书》和《夏仲御别传》都有相关记载,杜牧、白居易和杜甫等诗人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相关描述。

上巳节最早的意义在于祓禊,即祭祀清洗扫除不祥。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含义不断扩充,除了一开始的意义外,又加入了结伴河边沐浴的内容。到了周朝,大概是人口生育率过低,才慢慢有了“情人节”的味道,甚至是国家层面“要求”所有未婚和未约定婚配的适龄(十四岁以上)男女都要出来郊游。三月正是草长莺飞、万物生发、春回大地、人心思动的季节,一众青年男女出来郊游,活脱脱一幅群体相亲的场面啊!想必是特别有活力,天地间都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不禁让人感叹年轻真好!而且,这一天一些过激的举动,如“野合”、“私奔”等都是不会被惩罚的。看起来古人不仅开明,而且浪漫的很呐。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2)

起初的上巳节

就这样,原先只是为了祛除不祥的节日就变成了最早的情人节。

这一浪漫的节日,当然少不了有趣的故事。

汉武帝一开始一直没有子嗣,他的姐姐平阳公主着急呀。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安排了十几个年轻女子也在汉武帝即将进行祓禊的灞上沐浴。本意是想让汉武帝多娶几房妻妾,早生贵子,奈何汉武帝只爱卫子夫(这是个女子,大家不要被名字误导,汉武帝很正常的)一人,请退了这些年轻女子,一时间传为佳话~

而另一个故事,则是来自于《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曲水流觞”,这个也是来源于上巳节。脱胎于上巳节的传统节目——曲水浮枣(或卵),都是寓意着早生贵子之意呢。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3)

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

挺好一节日,直到宋朝程朱理学兴起,让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子地位大幅下降同时男女之防特别严重,这一传承千年的节日就此没落消亡。

最喜庆的情人节,上元节。

上元节其实最早见于西汉,也就是我们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史记》、《隋书》,甚至不少佛经诸如《无量寿经》、《菩萨藏经》等都有不少记载,关于上元节的诗词歌赋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上元节的起源其实众说纷纭,又说是汉早期为了纪念先祖的;也有说是为了崇佛,烧香的日子;也有说是道教“三元”纳吉祈福的好日子……众说纷纭,但发展到隋唐和宋朝之后,便在大众间兴盛了。

到唐朝时候,上元节已经变成三天了,宋朝更是到了七天。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4)

上元节盛景

而风俗习惯更是从一开始的寓意延展程了一整套庆祝活动和习俗,逛灯会、猜灯谜、放莲灯、吃汤圆、耍社火等等。隋唐是有一些外族血统,热情奔放;而宋朝则是经济空前繁荣,市井生活那是相当精彩,自然而然上元节就特别热闹。才子佳人也是这些天倾巢而出,展现自己的魅力,由此上元节便成了另一个“情人节”。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5)

上元节盛景

上元节的故事就更多了。

“破镜重圆”的故事。南陈后主陈叔宝有个妹妹,号乐昌公主,有才有颜,嫁给了徐德言。但乱世,都担心国破家亡,出征前的徐德言所以拿起一面镜子,一分为二,相约每年的中元节见面。但后来,杨素征战有功,陈叔宝又将乐昌公主嫁给了杨素……直到后来徐德言征战历经艰险回到首都,终日打听乐昌公主,并于上元节当天在市井中看到了半面破镜,才知乐昌公主音讯。经一位老者相互传信,最终乐昌公主又和徐德言在了一起,圆了这面破镜,也传出了一段爱情佳话。

意犹未尽的朋友,不妨再去看看东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也是一段有意思的小故事呢。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6)

上元节灯会

上元节远比上巳节幸运,传承至今,也一直都是青年男女重要的“情人节”之一。

旧酒新酒,凄婉化物质的七夕节。

七夕节起源已经不可考,但也是由来已久。《春秋命历序》、《汉书》和《易传》等都有记载,当然描述七夕的诗词歌赋就更多了,甚至元曲戏剧亦不在少数,略去不表了。

其实,七夕节原本跟男士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个女士的节日。最早也叫七巧节或者女儿节,本是女士们共同研讨针线技术的节日。然而,提到针线技术就联系到了织女,一有织女就少不了牛郎,再加上那凄婉的传说故事,男士也就跟着掺合进来了。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也就“舍本逐末”,本意渐渐被忽略,牛郎织女反而成了主角,不禁令人莞尔。

牛郎织女的故事珠玉在前,关于七夕的其他故事就黯然了,不再赘述。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7)

七夕节

也源于这份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节日历久弥新,成了现代中国人对于古代情人节最忠实的拥泵。

国外情人节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也就是国外情人节,即我们通常庆祝的洋气的2月14日。

其实节日名字中的Valentine是一个人名。

这个节日来源于一个故事,而故事有浓重的基督教特色。

瓦伦丁是基督教的早期信徒,在基督教还未像现在这么普及的年代,这种信仰也是危险的,一旦被发现很有可能被当做异教徒处死。在掩护其他教徒时候,瓦伦丁不幸暴露,被抓进监狱。对于瓦伦丁的职业已不可知,但在监狱里他居然还能接触到典狱长的女儿,甚至以未知的力量治好了典狱长女儿失明已久的眼睛。在古老的年代里,外国人也相信怪力乱神甚至深信不疑,当时的君王担心群众被“蛊惑”,所以下令要砍瓦伦丁的头。

浪漫的瓦伦丁,居然还爱上了典狱长的女儿,临行前给她一封信,含情脉脉,落款From your Valentine——你的瓦伦丁。典狱长的女儿自然无法抗拒君王的命令,却也深爱着瓦伦丁,便在行刑当日种下了一棵红花杏树,睹物思人寄托自己对于瓦伦丁的情愫和哀思。

关于情人节的古人(盘点中外历史上的情人节)(8)

盲女与临刑前的瓦伦丁

这天,2月14日,基督教为纪念这段爱情,便确定当天为情人节。

回顾古今中外的情人节,各种各样的故事真是令人陶醉。

反观现代的情人节,也些许让人伤感。

真希望现代人能学古仿古,回归传统,让情人多一分情真意切,少一分物质崇拜,重新回归到节日的本质。

最后,预祝看文的新老朋友情人节快乐。

欢迎点赞、留言或私信交流。

觉得好,您捧场转发一下。

更多精彩,请关注@史海逸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