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

还记得今年4月初

“萌”上热搜的这两条古鱼吗?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1)

俊卿清水鱼(左)和刺猬安吉鱼(右)生态复原图。杨定华 绘制

专业的名字叫

“俊卿清水鱼”和“刺猬安吉鱼”

是早期真盔甲鱼类的两个新属种

距今约4.38亿年

代表了迄今最古老、最原始的

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

这个化石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

在江西武宁县澧溪镇一处

志留纪地层中首次发现

网友说,看到图片瞬间被古鱼圈粉了

“可可爱爱,奇奇怪怪”

“累了一天,突然被治愈了?!

哈哈哈哈哈……”

更有网友果断开启二创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2)

古鱼为啥天生就像表情包?

这里先卖个关子

先来看看科学家们的最新发现

在发现两类新盔甲鱼后,中科院古脊椎所专家对当地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对武宁县内的每一处志留纪地层进行了考察,并获得重要发现。近日,专家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甫田乡,又发现一处出露面积大且较为完整的4.38亿年志留纪清水组地层,这对进一步研究武宁的古鱼类化石有着重要的作用。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3)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生 山显任:这处地层不管是厚度上还是出露面积上,都是武宁其它地区所没有的。这也是一次重要的发现,这条剖面以后肯定会成为武宁地区清水组的一条标准剖面。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5)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6)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7)

江西武宁志留系下红层清水组野外剖面(上)及挖掘现场(下)(盖志琨摄)

专家认为,江西九江地区的志留纪地层序列清晰,出露良好,其中的清水组和西坑组分别代表了志留纪下红层和上红层,二者中间被富含秀山动物群的夏家桥组分隔开。

化石产出记录和盔甲鱼分类学研究进展表明,江西九江地区下红层清水组与上红层西坑组的鱼类组合面貌截然不同,分别代表了盔甲鱼类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从而为华南志留纪上、下红层的精确对比提供了参考标尺。

这一发现不仅对我国的古鱼类化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印证早在4.38亿年前我国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华南板块曾经是一片浅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8)

扬子海及古鱼化石产地的分布(红色代表浅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 盖志琨:这处红色岩层大约形成于4.38亿年前,是一片浅海的靠岸沉积,非常适合古鱼类的生存。大家看这个地层是一层一层的,说明它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形成之初它都是水平的,后来由于地壳抬升把它重新抬出地面,形成今天这个样子,非常壮观!

好了,现在我们来揭开谜底。

01密码藏在头甲骨骼里

盖志琨表示,这鱼可爱的密码就藏在其头甲骨骼结构里。“真盔甲鱼类都长这样,它们的头甲宽大扁平,两只圆圆的眼睛长在头顶上,鼻孔纵长,占比巨大......”

等等,这个呈惊恐状的“嘴巴”是鼻孔?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9)

“没错,就是鼻孔”,盖志琨说,这两条古鱼是真盔甲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处于无颌向有颌转变的关键时期,“跟我们双鼻孔动物不一样,它还是单鼻孔,而且看起来非常大”。

盖志琨坦言,在整个盔甲鱼类研究的早期,科学家也曾将鼻孔当成鱼的嘴巴,“我国的真盔甲鱼类研究可以追溯至1965年,当时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发现这种奇怪的生物,那时候并没有识别出它们真正的嘴巴”。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10)

△俊卿清水鱼化石照片与复原图(盖志琨摄、冯鸣娟绘)

后来才发现,“盔甲鱼类的嘴巴其实藏在头甲腹面,特别小,没有能够咀嚼的颌,只能靠天吃饭,以滤食海底的有机碎屑为生”。

02化石会“说话”

因为太过于可爱,个别网友们调侃称:“是不是PS过头了啊?”

盖志琨说,这两条鱼的生态复原图是严格遵循古鱼化石提供的形态信息复原的,绝非凭空想象。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11)

△刺猬安吉鱼头甲化石照片及其复原图(盖志琨摄,冯鸣娟绘)

在科学家这里,化石是会“说话”的。4.38亿年前的古鱼,头要画多大、身体该画多长、皮肤的肌理是怎样的、“五官“的相对位置,“这些问题都是能从化石上找答案的,我们找到后,画出草图,画家就知道怎么画了”。

“不过,关于古鱼的颜色,目前,我们还没办法从化石中找到相关信息”,盖志琨说,这就给画家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根据化石提供的线索,以及比照现今相似鱼类的生活习性,科学家还进一步确认了这两条古鱼彼时的生活场所,“它们主要生活在河流入海口的浅滩里”。

这一点,也如实地呈现在复原图里:阳光穿过水面,温温柔柔地映照在两条古鱼的身体上。可以说,这幅由科学家和画家合作的生态复原图,是古鱼们的“生活照”啦!

小贴士

志留纪: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志留纪可分早、中、晚三个世。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

盔甲鱼—志留纪海相红层对比的后起之秀

盔甲鱼类是我国志留纪浅水海相红层中的常见分子,其坚硬的膜质骨头甲很容易被保存成化石。中国志留纪时期的盔甲鱼类化石不仅属种繁多,个体数量丰富,分布还十分广泛,遍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新疆等省(自治区),为地层的横向对比提供条件。

古鱼类化石告诉你塔里木盆地从哪儿来

研究显示:早在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以我国长江流域为主的华南板块曾是一片广阔的海洋,被称为扬子海。该海域又被进一步分为上、下扬子海,两者通过一狭长的水道相连,而今天远在四千公里之外的塔里木盆地也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与我国的华南板块相连,被称为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因此两地的古鱼类面貌非常相似。在新疆柯坪—巴楚地区的志留纪浅海红层中有丰富的盔甲鱼类,该鱼群与同时期华南地区尤其是浙江长兴、安徽巢湖一带的鱼群面貌高度一致,这表明如今相隔四千公里的两块板块,在当时可能属于同一片海域。至于塔里木盆地后来为什么从赤道附近跑到了西部边陲? 目前尚没有统一看法。

塔里木盆地秘密(4.4亿年前的它神似表情包)(12)

九江台胡苇

武宁台蒋德先 李炳南

综合中科院古脊椎所

来源: 江西新闻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