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元一斤的虾叫什么虾(青岛38元一只的虾)

文/黑猫

80多元一斤的虾叫什么虾(青岛38元一只的虾)(1)

相信,国庆长假临近结束的这两天,微博、朋友圈被“青岛38元的虾”给刷了屏,与此同时,餐店老板和青岛旅游成了这几天的头条。

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抹黑了山东作为一个旅游省的友好,也有人说抹黑了青岛这个美好的城市。

那么,这38元一只的虾到底说明了什么呢?黑猫我闲来无事,来扯扯淡。

首先,我给青岛说两句好话,我不是青岛人,但去过两三次,青岛也有好几个朋友,我相信在青岛的旅游景点附近做生意的大部分不是青岛本地人,难道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购买东西被店主坑了一下,就说这个城市的坏话?这也太有点强词夺理了。

但话说回来,各个城市的旅游景点都存在着各种宰客的现象,38元一只的虾,只是这个国家所有旅游项目中发一个缩影罢了,要想彻底根治,或许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并不是物价局能够左右的。

今天看新闻说罚款了,这是一个多么草草了事的行为。

纵观全国这么几年,凡是出现如类事件,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罚款,而不会总源头上寻找滋生此问题的根源,也不会追求某些部门的责任。而现在更可笑的是,据说店主“失联”了,是不是预示着这个罚款也就不了了之了。

相关管理部门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需要出来走两步?店面所在的片警也是不是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当然也有人说定价属于物价部门管,与交警没关系?

亲,我也开过店,这句话你拿出去哄三岁小孩吧,谁还不知道那里面的事情?只要是个部门,该打理的都得打理,都是官官相护。

再说这件事,青岛的警察当的,吃客报案称管不了,没执法权,那你凭什么帮卑劣店家跟吃客要钱啊?太护自家人了吧。

政相关部门不作为才是问题的关键,物价局就没有国庆节的应急处理机制吗?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啊?

当然,38元一只的虾所引发的网民对青岛这个城市的印象,并不是毁在在一盘虾上,而是这座城市的执法部门和服务效率上,如果以后大家去了青岛碰到了困难该怎么办?这是网民对此事发言的根源,也是网名憎恨的本质所在。

信用与信任永远是最宝贵的商业法则。信息即时共享的时代,一项缺陷可以杀死一个品牌;一件小事也可以毁掉一个城市。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具有传播的力量,相关人员应该站在服务旅客和为旅客负责任的角度来审视这件事情,不应该罚个款就结束了这么简单。

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该如何提升?旅游项目该如何拉升经济效益?如果一个城市缺乏严肃的问责制度,放权就会变成相关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推动力,不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就38元一只的虾事件而言,无良商家与相关部门之间有没有暗箱交易,我们不去做揣测,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渎职,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一点都不去追求,那这件事情我相信只是“天价”的一个开端而已。

当然,在中国,商人有趋利和侥幸的心理,但需要用法规和道德去约束,规范经营。其实一只虾卖38元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要紧,市场经济,买卖自愿,但是不能行骗,更不能用暴力解决,这是人的道德根本。

但得到旅客的报警,相关部门应该马上快速的严肃处理,给旅客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意愿,我想此事是不会发酵到现在的。

希望,良好祝愿,青岛市政府方面能够真正建立起管理机制,给游客也给本地市民一个放心,不必进了餐馆像探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